凌家炜;柯佩琪;沈宏伟;杨国奋;牛刚
患者,男,13岁.主诉,颈部疼痛1天余,否认外伤.查体:甲状腺右叶Ⅱ度肿大,压痛.超声所见:甲状腺右叶下极有一2.3 cm×3.5 cm×4.3 cm混合性肿块.99mTcO5甲状腺功能显像:甲状腺右叶下极见一约3.O cm×2.3 cm的放射性分布减低区,甲状腺摄锝功能正常.次日行99mTc-MIBI肿瘤阳性显像:甲功显像所示的减低区没有明显填充.
作者:赵燕霞;常爱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52岁,因甲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ASAⅡ级,心功能Ⅰ级,发音正常.术前肌注东莨菪碱和吗啡,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2 mg/kg、芬太尼8μg/mg、琥珀胆碱100 mg.因患者预部过短,插管困难,反复多次试插后成功.成功后患者出现轻度呛咳.
作者:宋文琴;林治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中间病理过程.产科DIC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能及时、有效治疗产科DIC,就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苏春宏;陈敦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HPV16、18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阴道镜门诊,病人均已在普通门诊做巴氏涂片,采用TBS细胞分类法,复诊时做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HPV16、18-DNA检测.结果:巴氏涂片以≥LSIL为阳性,宫颈活检病理作为金标准,以≥CIN2为阳性,HPV16、18-DNA定性检测的敏感性为69.4%,特异性为86.0%,巴氏涂片的敏感性为71.0%,特异性为83.6%,两者合用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68.5%.结论:HPV16、18-DNA的检测与巴氏涂片合用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凌家炜;柯佩琪;沈宏伟;杨国奋;牛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长期、可逆的避孕方法,传统放置IUD,一直把子宫肌瘤患者列为禁忌证,部分希望采用IUD为长期避孕措施的育龄子宫肌瘤患者得不到相应的服务,而吉妮环则为扩大IUD的适用范围提供了可能.本中心通过在B超下给子宫肌瘤患者置入吉妮环避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定炎;彭文湃;姜碧卿;周立晓;曾亮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提高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适时选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246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124例,手术治疗122例,治愈221例,死亡25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体征以及腹透或X线平片.32例病人作CT、B超,钡灌肠检查.结论: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邓玉军;杨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超声诊断及其对该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内32例小儿重复肾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结果:32例均经超声检查诊断该病,并经IVU(静脉尿路造影)或手术证实.16例左侧重复肾,14例右侧重复肾,2例双侧重复肾.22例合并尿路畸形或尿路异常,其中14例输尿管异位开口,5例输尿管囊肿,1例对侧肾发育不良,1例对侧肾囊性变,1例患肾结石.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小儿重复肾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梁燕;符柳江;魏青;李汉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发作性症状的特点和意义.方法:对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名多发性硬化病人中,以发作性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1例(6.6%),其中感觉性症状的8例,运动性症状的2例,自主神经性症状的1例.结论:发作性症状是多发性硬化的特征性表现.
作者:王康;肖波;袁学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消化道结核临床及内镜下所见均无特异性,与其它疾病有类似表现,且与病程长短、有无并发症及肠外结核密切相关,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近几年来我院收治该病26例,现就临床及内镜表现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郑国荣;徐维田;王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于1998年开始,对11例闭合性膀胱破裂伤采用B超进行诊断并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23~47岁,平均31.5岁.伴休克7例.合并脾破裂1例,肝破裂及胆囊脱位1例,骨盆骨折8例,四肢骨折5例,肋骨骨折3例,外阴血肿1例.
作者:隋仕宇;袁海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一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酮IIA和蒸馏水(1 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PKC表达上调,丹参酮IIA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PKC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降低了心脏PKG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辉;郑智;龚丽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原发性皮肤恶性淋巴瘤(primary Cautaneous malignant lymphoma,PCML)是指恶性淋巴瘤只限于皮肤,自诊断6个月内无任何可以检出的皮肤以外受累的恶性淋巴瘤.PCML发病率低,为提高对PCML的认识,现将1996年元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PCML共11例总结如下.
作者:周吉成;杨杰;马劼;赖永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Jaffe速率法、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肌酐测定,共测定5 d,记录结果,应用5P55软件包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Jaffe速率法和干化学法进行评估.Jaffe速率法(Y1)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1.010X+14.911,相关系数r21=0.999;干化学法(Y2)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2=1.011X+9.847,相关系数r22=0.999.肌酐浓度为100μnol/L,500μmol/L,900μmol/L时,Jaffe速率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5.91%,3.98%,2.66%;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95%,3.07%,2.19%.结论:3种方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对预期偏倚随肌酐浓度降低而增大;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孙艳虹;高玲;钟方毅;俞纯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AP、CVP,行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依托咪酯+芬太尼+潘库溴铵麻醉诱导,芬太尼+丙泊酚+潘库溴铵+异氟醚麻醉维持,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芬太尼总用量20~40 μg/kg,麻醉时间3.5~6 h,术后苏醒时间(1.5±0.6)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3.1±1.2)h,所有病例均无麻醉意外,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翟宇佳;王小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严重爆震伤是指爆炸冲击波为主的多种致伤因素引起的致命性损伤.临床上不少见,有较高的护理要求.笔者自1990年至今成功护理4例,报告如下.
作者:翟桂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建立单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模型,分别于4、7周后留取标本,检测24h蛋白尿、血肌酐,肾组织分别行透射电镜、HE、PAS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CTGF、TGF-β1表达.结果: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与肾小管有明显病理改变,CTGF和TGF-β1第7周表达明显上调(P<0.05),苯那普利治疗组CTGF和TGF-β1袁达下降(P<0.05).结论:在阿霉素肾病中,苯那普利可以减少尿蛋白,下调肾组织CTGF和TGF-β1的表达,对肾脏呈保护作用.
作者:陈铖;丁国华;尤燕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65年,Moore等[1,2]首先在牛脑组织中发现S100蛋白,因该蛋白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100%溶解而得名.它是一种分子量较小(13~21 DK)的EF手型(螺旋-环-螺旋)钙结合蛋白,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1-3].S100蛋白家族目前已经发现有20个成员,其中S100 A1和S100B是主要成分,前者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构成,后者由两个β链构成[2].
作者:陶菲克;徐祖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一个累及机体多个系统、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的产科并发症,在我国发病率约为妊娠妇女的9.4%,为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该病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如肝肾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损害及凝血机制异常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则为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的慢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早剥和医源性早产.
作者:余艳红;龚时鹏;万淑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80例随访完整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伤口Ⅰ期愈合65例(81%),延期愈合15例(19%);骨折愈合72例(90%),延期愈合6例(7.5%),骨不连接2例(2.5%),平均愈合时间9.3个月.结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应早期充分清洗伤口,彻底清创,采用恰当的骨折固定,力争Ⅰ期闭合创面.
作者:吴任荣;劳维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哌利多(氟哌啶)有很强的镇静和镇吐作用.临床上常将(氟哌利多+局部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氟哌利多+阿片类药物)混合液,分别作为术后经硬膜外腔患者自控镇痛(PCEA)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用药.氟哌利多作为镇静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用药,但有并发椎体外系反应的副作用.我们自1999-2002年广泛开展含氟哌利多混合液的PCEA、PCIA,共实施2340例,发生椎体外系反应13例,发生率0.56%(13/2 340).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