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祥;张海燕;马跃荣
患儿5岁,男,因血尿、酱油色尿伴腹胀1个月入院.5个月前无意间发现小便颜色变深,呈酱油色,且晨起时较重,无发热及面部水肿,拟诊肾炎服用激素治疗1个月余,症状有所好转;近1个月来腹胀逐渐加重,伴消瘦,无下肢水肿.
作者:张玉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Jaffe速率法、肌酐酶法和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方案,每天随机选取临床标本8份,分别用3种方法进行肌酐测定,共测定5 d,记录结果,应用5P55软件包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方法间的偏倚.结果:以肌酐酶法为对比方法,对Jaffe速率法和干化学法进行评估.Jaffe速率法(Y1)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1.010X+14.911,相关系数r21=0.999;干化学法(Y2)与肌酐酶法(X)测定肌酐的回归方程为Y2=1.011X+9.847,相关系数r22=0.999.肌酐浓度为100μnol/L,500μmol/L,900μmol/L时,Jaffe速率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5.91%,3.98%,2.66%;干化学法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0.95%,3.07%,2.19%.结论:3种方法测定血清(浆)肌酐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对预期偏倚随肌酐浓度降低而增大;必须对肌酐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不同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孙艳虹;高玲;钟方毅;俞纯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髌骨骨折采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经6~12个月随访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结论: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方法简单,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强度明显优于环行钢丝,但不如松质骨螺钉和空心钉+张力带方法,适合用于髌骨横行骨折和不太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作者:吕宇思;施立斌;黄杰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光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方法:制备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并复制小鼠MGN,分为3组:病理Ⅰ组(PⅠ组,n=10只,隔日注射10mg/mL C-BSA 0.2 mL),病理Ⅱ组(PⅡ组,n=10只,隔日注射5 mg/mL C-BSA 0 2 mL),对照组(N组,n=8只)全程用0.2 mL生理盐水作对照.对各组小鼠进行病理观察,并进行光镜定量研究.结果: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均显示PⅠ组具有典型的MGN病变,PⅡ组病变轻微且不典型.光镜定量研究证实PⅠ、P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Ⅰ、PⅡ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定量研究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的病理变化,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作者:张虎祥;张海燕;马跃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们地区被毒蛇咬伤的病人很少见,对这类病人也没有很理想的特效药及治疗方法,笔者试着用光量子法进行治疗,效果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帆;林海霞;杨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正确评价科研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科研成果评价不仅关系到科学家个人,而且还关系到科研机构乃至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没有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正的评价体系,难以清除现行成果评价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及人文环境;难以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作者:黄毓文;吴少林;黄小珍;柳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和复发性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鼻腔清理和随诊一直是鼻内窥镜手术强调的部分.笔者通过对是否作术后术腔处理的两组病例比较,评价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后的术腔处理的必要性.
作者:胡光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2 015例孕妇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GCT),异常者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比较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101例及正常组(对照组)300例的母儿结局.结果:GIGT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5.8%)、羊水过多(5.9%)、早产(14.8%)、胎膜早破(7.9%)、巨大儿(10.9%)及剖宫产率(6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IGT对母儿结局有不良影响,应作为高危妊娠于孕期进行诊断、监测和积极治疗.
作者:周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G)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方法:所有病例常规监测ECG、SPO2、AP、CVP,行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依托咪酯+芬太尼+潘库溴铵麻醉诱导,芬太尼+丙泊酚+潘库溴铵+异氟醚麻醉维持,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芬太尼总用量20~40 μg/kg,麻醉时间3.5~6 h,术后苏醒时间(1.5±0.6)h,拔除气管导管时间(3.1±1.2)h,所有病例均无麻醉意外,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控制心律,降低心肌耗氧和心肌抑制,是OPCABG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作者:翟宇佳;王小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现将我院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诊治资料完整的6例PTE患者报告如下,并总结在基层医院诊治PTE的体会.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男性乳腺肥大临床较多见,随着饮食的多样化改变,此类病人日趋增多.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青少年原发男性乳腺肥大患者19例,采用腋下乳腺外上缘小切口行乳腺切除术,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取得满意效果.术后患者疼痛轻微,伤口隐蔽,胸部外观正常无瘢痕,报道如下.
作者:张晨芳;刘颖;康慧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尿酸是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尿酸来源:内源性约占80%,外源性约占20%.代谢去路:约25%经消化道排泄,其余大部分经肾脏排泄.血尿酸水平受尿酸生成、排泄过程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或低尿酸血症[1].高尿酸血症在西方国家较为多见,约占20%,男性及更年期后妇女更多见.近年来,我国的高尿酸血症也在增加.低尿酸血症较高尿酸血症少见,美国住院患者中发生率约0.97%,日本为0.84%.
作者:周建辉;陈香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多脏器功能不全(MOD5)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45例符合MOD5诊断标准的患者,分成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在入院时,住院第3~7天分别测定TNF-α、IL-Iβ、IL-6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的病死率.结果:TNF-α、IL-Ⅰβ、IL-6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14例,对照组死亡16例,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MOD5有显著疗效.
作者:容永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建立单次阿霉素尾静脉注射的模型,分别于4、7周后留取标本,检测24h蛋白尿、血肌酐,肾组织分别行透射电镜、HE、PAS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的CTGF、TGF-β1表达.结果: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与肾小管有明显病理改变,CTGF和TGF-β1第7周表达明显上调(P<0.05),苯那普利治疗组CTGF和TGF-β1袁达下降(P<0.05).结论:在阿霉素肾病中,苯那普利可以减少尿蛋白,下调肾组织CTGF和TGF-β1的表达,对肾脏呈保护作用.
作者:陈铖;丁国华;尤燕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65年,Moore等[1,2]首先在牛脑组织中发现S100蛋白,因该蛋白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100%溶解而得名.它是一种分子量较小(13~21 DK)的EF手型(螺旋-环-螺旋)钙结合蛋白,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1-3].S100蛋白家族目前已经发现有20个成员,其中S100 A1和S100B是主要成分,前者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构成,后者由两个β链构成[2].
作者:陶菲克;徐祖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医院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医院各部门应用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从门诊挂号、收费、药房至住院部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都实施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在医院已成为医护人员密切接触的物体之一,尤其是鼠标、键盘等污染严重[1].因此,我院从2002年起已开始将鼠标键盘表而染菌情况纳入物体表面监测范围之内,现将我院的监测情况及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郑红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一组于8周处死,另两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丹参酮IIA和蒸馏水(1 g·kg-1·d-1),共10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以及蛋白激酶C(PKC)的表达.结果:与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相比,18周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PKC表达上调,丹参酮IIA治疗可抑制LVH的发展和心肌组织PKC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降低了心脏PKG的表达有关.
作者:谢辉;郑智;龚丽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患者女,27岁,因妊娠38+4周,B超发现胎盘后肿块,于2002年7月20日入院.B超见:胎头位于下腹部,双顶径96mm,股骨径76 mm,胎心率130次/min,脊柱连续性好,颅骨光环完整;胎盘位于右侧壁,厚21 mm,成熟度Ⅲ级,紧贴胎盘绒毛膜板见-肿块,大小99mm×53mm,似肾形,内部回声同胎盘回声,有血管;羊水暗区(右上85 mm,左上90mm,左下43mm,右下72 mm),欠清晰;脐动脉S/D<3.B超提示:(1)羊水过多;(2)胎盘血管瘤可能.
作者:于晓莉;赵丽文;江显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氟哌利多(氟哌啶)有很强的镇静和镇吐作用.临床上常将(氟哌利多+局部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氟哌利多+阿片类药物)混合液,分别作为术后经硬膜外腔患者自控镇痛(PCEA)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用药.氟哌利多作为镇静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用药,但有并发椎体外系反应的副作用.我们自1999-2002年广泛开展含氟哌利多混合液的PCEA、PCIA,共实施2340例,发生椎体外系反应13例,发生率0.56%(13/2 340).报告如下.
作者:朱文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肾性尿崩症并探讨其可能的因素.方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标准剂量口服强的松的病人进行治疗时而出现肾原性尿崩症进行观察.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肾原性尿崩症与病人的尿蛋白含量有一定的联系.结论:病人尿蛋白含量越多,肾原性尿崩症的症状就越重和持续时间就越长.
作者:钟伟强;余学清;杨永铭;刘冠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