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

陆星华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结肠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病变, 协和医院, 小肠, 回盲肠,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 东方国家, 病理确诊, 北京, 胃肠道, 发病率, 治疗, 手术, 欧美, 分布, 病因, 病例
摘要:结肠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克罗恩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虽可发生在结肠,但小肠和胃、盲肠的病变更为多见.本病在欧美发病率高,东方国家较为少见.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等北京四家大医院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45例克罗恩病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病单纯分布于结肠者仅占全部病例的7.6%,而合并小肠病变者近半数,尤其病变好发于回盲肠.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炎症性肠病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1 克隆病(Crohn's disease,CD)克隆病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和近段结肠,其次为远段结肠、近端回肠和空肠等处,直肠常不受累.另外还可以累及消化管的任何部位.统计分析提示,约40%的病例病变仅累及小肠,30%病变限于结肠,30%的病例病变同时见于小肠和结肠.典型的病例病变呈节段性,故又有局限性肠炎之称.

    作者:梅开勇;林汉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良性卵巢囊肿穿刺放液剥出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良性卵巢囊肿穿刺放液剥出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妇科手术治疗的19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分为穿刺放液剥出组(观察组)100例和常规娩出剥出组(对照组)90例,对两组患者的特征及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较对照组短(P<0.01)、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也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良性卵巢囊肿穿刺放液剥出术优于常规娩出剥出术.

    作者:张珍;高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120例痰培养和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时气道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12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测定.结果: 120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痰标本分布为:革兰氏阴性菌占78.85%,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22.12%,鲍曼不动杆菌19.71%,肠杆菌13.95%;革兰氏阳性菌占9.61%;真菌占11.54%.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对广谱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下呼吸道感染的耐药问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积极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冷蓓峥;邓星奇;高育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管癌手术中脾损伤23例原因分析

    1992年1月~2002年1月我院对中上段食管癌采用经右胸、上腹和左颈部(三切口)及右胸、上腹切除术共510例,术中发生脾损伤23例(4.5%),分析原因如下.

    作者:王峻峰;陈淑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215例临床观察

    我所自2000年3月~2002年3月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并进行观察、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活化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 (NF-κB) 活化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中的作用和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的作用. 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ANP组,PDTC组,然后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ANP模型.观察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氧分压(PaO2)、胰腺、肺组织病理变化、NF-κB抑制蛋白IκBα及NF-κB p65 mRNA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应用PDTC后,PDTC组与ANP组比较,血清淀粉酶明显下降,由(8 231.20±848.70)U/L降至(4 205.20±1 611.49)U/L;PaO2升高,由(80.70±8.05)mmHg升至(86.80±3.58)mmHg;胰腺、肺组织损伤减轻;NF-κB迅速活化,肺组织中IκBα表达升高,NF-κB p65 mRNA表达下降.结论: NF-κB活化在ANP肺损伤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抑制NF-κB活化可改善大鼠ANP肺损伤.

    作者:左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营养途径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比较

    目的:寻找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的理想途径.方法:对18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肠内营养组(EN)、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第7天的体重、上臂中点周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氮平衡及营养总费用,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EN组营养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1)、其它指标差异不明显.EN组肠蠕动恢复较快,避免了PN相关的并发症.结论:EN更符合生理,经济适用,符合我国国情.建议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中行空肠置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

    作者:李明秋;荣晓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在新生儿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时的应用体会

    肺出血是新生儿期各种危重症严重的并发症,来势凶猛,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NICU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早期及时机械通气配合肾上腺素气管内冲洗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明显降低新生儿肺出血的病死率.我院新生儿科自1998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新生儿肺出血3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宇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8 663例体检人群的超声检查分析

    二维超声检查由于其方便、无创伤、准确、价格合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普通民众的常规体检.本文总结了我院体检中心自2000~2002年的两年间应用B超进行体检的情况,并探讨无症状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在B超的检出率.

    作者:陈青;陈洁玲;招小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马洛里-韦斯氏综合征32例分析

    马洛里-韦斯氏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 MW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腹内压力或胃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贲门与食管远端交界处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所致的急性出血性病变.近年来本征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患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现就我院1994年6月~ 2002年 6月收治的32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仕洲;李明;甘少光;严衍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肠道非特异炎症性疾病,包含了两个独立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 CD),二者在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方面各有特点.

    作者:邓长生;陈志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谷氨酸脱羧酶(GADA)及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的LADA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结果:LADA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C肽水平均低于2型糖尿病,而酮症发生率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发生率低于2型糖尿病,而冠心病、脑梗塞两者无差异.结论:LADA的临床特征与2型糖尿病有所不同.

    作者:朱翠颜;陈泰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

    结肠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同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二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克罗恩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虽可发生在结肠,但小肠和胃、盲肠的病变更为多见.本病在欧美发病率高,东方国家较为少见.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等北京四家大医院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45例克罗恩病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病单纯分布于结肠者仅占全部病例的7.6%,而合并小肠病变者近半数,尤其病变好发于回盲肠.

    作者:陆星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肥厚型心肌病7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探讨HCM的治疗现状.方法:对72例HCM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心导管、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HC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心电图87.5%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73.6%),左室肥厚或左室高电压(50%),异常Q波(33.3%).超声检查阳性率91.6%,磁共振成像阳性率达100%.80%以上患者经内科治疗症状缓解,3例DDD起搏治疗患者术后流出道压力阶差减少50%以上,左室功能及症状改善.3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中死亡1例. 结论:HCM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心电图的改变具有提示性,应重视和警惕;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必要时结合磁共振成像,心血管造影及心导管检查是辅助及鉴别诊断的手段.HCM的治疗包括内科、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但各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徐验;王涓;衣为民;龙娟;张治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妇女与同龄男性及性成熟女性的骨密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测量仪.通过对全部受检者脚跟的定位、软组织的测量,脚跟骨探测计算出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组(对照A组)、性成熟女性组(对照B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开展此项研究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预防性治疗,防止或减少骨量的丢失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作者:毛晓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骨盆部创伤1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骨盆部创伤的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急诊诊断与救治.方法:对178例骨盆创伤病人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骨盆部创伤多为暴力所致,受损脏器较多,伤情复杂且重,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诊治难度大.本组病人大多数能早期诊断明确后,在抗休克的同时及时手术治疗,愈后良好.结论:骨盆部创伤在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连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四色法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人T细胞亚群中IFN-γ和IL-4的表达

    目的:研究IFN-γ和IL-4在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5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条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CD3+、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γ和IL-4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 结果: 正常人9.89%~33.39%的CD3+CD8-细胞为Th1细胞,0.64%~6.87%为Th2细胞,14.00%~63.76%的CD3+CD8+细胞为Tc1细胞,0.92%~5.44%为Tc2细胞;Th1、Tc1细胞百分比明显多于Th2、Tc2细胞,并且Tc1细胞百分比比Th1细胞多,而同时分泌两种细胞因子的Th0、Tc0细胞均较少. 结论: T淋巴细胞各个亚群产生IFN-γ和IL-4的能力明显不同且正常人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作者:周茂华;王丁;张建军;李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本组晚期大肠癌患者共38例,以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点滴2 h第1天,甲酰四氢叶酸(CF)200 mg/m2静脉点滴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 5-FU 600 mg/m2静脉点滴22 h,第1、2天.每2周重复,4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8例中CR 2例,PR 14例,SD16例,PD 6例,总有效率(CR+PR)42%.主要毒副反应为神经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黏膜炎等.除2例出现Ⅲ度神经系统毒性外,其余毒副反应均为Ⅰ~Ⅱ度.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郑瑾;白桦;许瑞莲;郑涛;陈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记忆金属支架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置记忆金属支架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1998~2000年我们用记忆金属支架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共7例病人,随访14~43个月,平均27.5个月.结果:7例病人,术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2~5 d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术后均无呼吸困难复发,无严重的合并症.有6例在术后2~3年接受纤维喉镜检查,见支架内层表面及支架相接处平滑,无肉芽生长,表层大部被不规则正常形态黏膜覆盖.结论:记忆金属支架治疗外伤性喉气管狭窄的疗效肯定,病人耐受性良好.

    作者:邓建华;莫宋平;杨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内镜手术38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ESS)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1月~2002年5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3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 388例中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6.86%,其中Ⅰ型1、2、3期分别为100%、100%、94.59%,Ⅱ型1、2、3期分别为100%、93.02%、76.47%,Ⅲ型为64.29%.结论: 在手术成功的基础上加强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好转率的关键.

    作者:景雅曼;卢永田;黄志忠;聂国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