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范保维;毛玲芝;彭秀红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现将近十年来收集的2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庆开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20岁,全身皮肤红斑、结节,进行性加重9年伴持续发热40余天,于2000年4月29日入院.患者于1991年初鼻梁部出现小片状红斑,之后渐扩展至双侧颧部,在当地医院间断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感染等治疗无效,皮损渐蔓延至躯干、四肢,形成大小不一的浸润性红斑及结节,时有糜烂、结痂,病情反复不愈.于2000年3月起患者出现高热持续不退,遂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6℃,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10kPa,轻度激素面容,精神差,左颈后、左腹股沟淋巴结黄豆大小,心、肺(-),肝肋下4~5cm,质中,无压痛.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浸润性红斑及结节,部分结节呈淡黄色,红斑表面可见灰褐色粘着性厚痂,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口腔舌根部见灰白色假膜.血常规:WBC15.8×109/L,Plt358×109/L,嗜酸性细胞计数700×106/L.尿、便常规、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均正常.肝功能:ALT155U/L,总蛋白82.8g/L.
作者:杨蓉娅;敖俊红;张水文;王文岭;李大伟;张洁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高血压除了损害心脏、脑、肾和眼等靶器官外,大血管特别是主动脉也常直接受影响,并可导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等重要的心血管事件,易造成患者病残或高死亡率发生等凶险临床经过和严重不良预后,实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警惕和充分认识.
作者:彭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高血压与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转归为脑卒中,其发病率是心肌梗塞的5倍,脑卒中人口的发病率为每年114~187/10万人,患病率为253~620/10万人,死亡率为83~89/10万人,在生存的脑卒中患者中有75%病残.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程度及持续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压的增高不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有着明确的线性关系.对>65岁的男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比血压正常者脑梗塞的发病率约高3倍.据统计,70%~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即使平时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其发生脑卒中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4倍.确诊高血压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血压正常人群的32倍.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总结我院1995~2000年通过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共20例的术前评估、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多为青壮年发病,体格肥胖,常合并有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选择局麻安全有效,但术中患者仍觉伤口疼痛,小儿不能合作,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局麻时辅助静脉用镇静剂,术中患者SPO2有下降趋势.全麻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但拔管后2例出现严重的舌根后坠及低氧血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全麻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麻醉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术毕应等病人清醒方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的监护及管理亦十分必要.
作者:陈宇;黑子清;黄文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脑寄生虫病表现多样,临床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多发性脑出血、散发性脑炎样表现而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4例脑寄生虫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宇飞;冯孝甫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科自1996年1月~1999年12月,对100例输卵管结扎妇女行输卵管复通术,术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院1997~2000年收住胸腔积液病人128例,现就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3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淑芹;陈玉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们在1998年8月~2000年2月间对6例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注射用内给氧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雨;张震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脊柱侧凸术后迟发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复习924例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病历,对其中8例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迟发感染平均发现时间为术后5.5个月(3~8个月).发现感染后伤口彻底清创,4例内固定器完全取除(其中1例于首次清创术后30d并发呼吸功能障碍死亡),2例内固定物部分取除,2例保留.所有病例清创术后均置管、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留置时间2~4周,无置管并发症.清创术中均取组织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结果2例为金葡菌,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4例为阴性.清创术后均给予抗生素经验性用药.本组8例平均随访3.9年(2~7.5年),未见感染复发.结论:脊柱侧凸矫形术后感染细菌大多来自术中种植,宿主相关因素与手术相关因素是感染发生的条件.积极手术清创,置管冲洗,并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脊柱侧凸术后感染有良好疗效.深部感染必要时应取除内固定器.
作者:李书纲;仉建国;田野;林进;翁习生;邱贵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女,26岁,因颈前无痛性肿物5年,心慌乏力,消瘦2年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甲状腺肿大,无疼痛及其它不适.2年前出现心慌乏力、烦躁易怒、多饮多食、消瘦明显.院外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甲状腺素片及丙基硫氧嘧啶等药物治疗2年,病情时反复.15d前上述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T36.7℃,P106次/min,BP16/9kPa.
作者:马静;王敬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重度上睑下垂过去手术方法主要采用上睑提肌缩短或筋膜悬吊,但存在上睑活动不佳等缺点,对重度上睑下垂的病例效果更不理想.宋儒耀[1]采用额肌瓣转移的方法治疗上睑下垂,取得明显效果.我们宋儒耀方法某些手术环节,为11例重度上睑下垂的病人施行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岷;李叶扬;汪锦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男,34岁,因左眼突然视力下降,伴同侧偏头痛1个月,在当地卫生院诊为左眼视神经炎,给予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于1999年7月2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全身无异常发现,双眼外观正常,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眼底视乳头正常,边界清楚,杯盘比0∶3,黄斑中心凸光反射存在.
作者:李龙军;张兵;闫新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具有高效、迅速、费用低廉、互动性强、无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本文就如何利用互联网上的生物医学资源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脱钙骨基质植入对照组相比较,术后第3,6,9,12周活体取材大体观察并做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缺损其修复表面渐光滑,接合渐牢固,透明软骨渐形成,术后12周其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而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仅有类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来源充足,取材容易;而脱钙骨基质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好;脱钙骨基质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二者的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良好.
作者:丁元洪;张功礼;禹志宏;邓长康;刘宝山;施永彦;李伟;张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褪黑素(MT)是由松果腺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作为一种时间信号调节生物的昼夜节律.本文重点讨论MT在季节性情感障碍(SA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并针对这种作用如何采用光疗对SAD进行治疗.
作者:程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提高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1980~2000年间收治的20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经验.结果:损伤部位以十二指肠水平段多见,占55%;降段次之,占30%.合并有腹腔其它脏器损伤60%(12/20),单纯十二指肠损伤40%(8/20).术前确诊率10%(2/20);术中漏诊率20%(4/20);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10/20);病死率为25%(5/20).结论: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术中细心探查非常重要,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对早期不宜采用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外瘘,除了加强监控各种可致死原因外,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使用对肠瘘治愈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伟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脑垂体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脑垂体瘤患者分别作常规轴位CT,MPR及SSD(表面阴影显示法)成像.结果:三种成像方法在临床应用价值的专家评估结果(Kappa值≥0.75)分别为,脑垂体瘤显示清晰:常规CT31例,MPR28例,SSD16例;垂体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解剖结构显示清晰:常规CT23例,MPR31例,SSD24例;影像对经蝶入路手术具有指导意义:常规CT6例,MPR32例,SSD20例.结论:MPR技术在脑垂体瘤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强于常规CT与SSD技术.
作者:林志超;吴何嘉;罗良平;曹宗伟;陈金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硫酸镁治疗组,小剂量硫酸镁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在治疗前、治疗后24h,治疗14d后分别测血清Mg2+,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Ca2+,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且在治疗后评定疗效.结果: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Mg2+,Ca2+浓度显著提升,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结论:大剂量硫酸镁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Mg2+对脑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庄;许贻白;诸金水;王亚仙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索支架-外放疗序贯治疗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2例晚期食管癌病人行支架-外放疗序贯治疗,并以单纯支架组26例,单纯放疗组23例进行比较.结果:支架-外放疗组一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支架组与单纯放疗组,再阻塞发生率低于单纯支架组与单纯放疗组.结论:支架-外放疗序贯治疗为晚期食管癌病人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陈天敏;陆华生;周芳贩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