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VHD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杜欣

关键词:发生机制,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免疫活性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能力, 脾细胞, 并发症, 组织, 照射, 要素, 小鼠, 输注, 启动, 抗原, 个体
摘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启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这一现象初是在给被照射小鼠输注正常鼠脾细胞后认识的.1966年,Billingham曾提出发生GVHD的3个基本要素:(1)移植物中应含有免疫活性细胞;(2)受者无免疫能力,对移植物无反应;(3)受者须有供者不表达的组织抗原,即供、受者间存在HLA差异.但后来也观察到,即使供、受者间无HLA差异,基因完全相同的种系和个体间也存在GVHD.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循环内分泌和心脏血管组织的自分泌、旁分泌激活参与了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异常增高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浆ET和ANP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兢;吴美英;董阳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期间心肌ATP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期间ATP的下降程度,以确定不同热缺血时间下供心冷保存的时限.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1,2,3组(n=6),开胸后,取左室前壁心肌测ATP,按常规取心方法分别在阻断主动脉后(热缺血)0min(1组),5min(2组),10min(3组)取下心脏,保存于4℃的Ringer's液中,30min,1h,2h,3h,4h取左室心肌测ATP(其中1组加测5h).结果:热缺血0min,心脏保存于4℃Ringer's液中,ATP下降至缺血前50%约为4~5h,热缺血5min,约为3h,热缺血10min,约为1h.结论:用4℃的Ringer's液保存供心,热缺血0min,冷存时限为3~4h;热缺血5min,冷存时限为2h;热缺血应小于10min.

    作者:钟佛添;刘初生;巫国勇;程超;王治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蝉蜕清心汤治疗小儿夜啼46例

    小儿夜啼多为心经积热所致,笔者自拟蝉蜕清心汤治疗小儿夜啼4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李兰铮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GVHD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措施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启动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这一现象初是在给被照射小鼠输注正常鼠脾细胞后认识的.1966年,Billingham曾提出发生GVHD的3个基本要素:(1)移植物中应含有免疫活性细胞;(2)受者无免疫能力,对移植物无反应;(3)受者须有供者不表达的组织抗原,即供、受者间存在HLA差异.但后来也观察到,即使供、受者间无HLA差异,基因完全相同的种系和个体间也存在GVHD.

    作者:杜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室出血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脑室出血病死率较高,以往多选用手术治疗.我院1995年3月~1999年4月共收治脑室出血74例,40例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鲁开(钅监);马运祥;李诗海;郝清华;李德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婴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99mTc-EHIDA肝胆显像

    婴儿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认为以锝标记氮亚胺乙酸衍生物,借助γ照像机观察肝胆系统的功能状态是诊断胆道闭锁敏感的方法.现将我科1994年1月~1999年3月收治的18例行99mTc-EHIDA(99mTc-2,6-二乙基二酰替苯胺亚胺二醋酸)肝胆显像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华;吴本清;朱松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目的:评价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有效对照、平行分组试验,与进口的同类药物疗霉舒霜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观察了可供疗效评价的70例体股癣和花斑癣患者,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结果:总治愈率97.14%(对照组97.14%),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97.14%),总真菌清除率100.0%(对照组97.14%).不良反应发生率0(对照组2.78%).两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黄怀球;赖维;张玉清;万苗坚;陆春;朱国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IFN-γ对血管内膜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为临床应用γ干扰素(IFN-γ)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兔髂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体内给予重组γ干扰素(rIFN-γ)对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和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rIFN-γ可显著抑制1周和2周时内膜面积,抑制率分别为60.00%和66.67%;抑制1周和1个月时内膜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抑制率分别为88.50%和58.89%.结论:IFN-γ通过抑制vSMCs的增生减少内膜的形成并可能用于临床防治再狭窄.

    作者:季军;方卫华;司履生;令文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静脉使用海洛因致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海洛因继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要点.方法:对17例静脉使用海洛因继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有肺部感染和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痰培养阳性率88%,分离出5种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65%,分离出3种病原菌,尿培养等分离出病原菌6株.经敏感抗生素治疗,15例临床痊愈.结论:吸毒极易继发多脏器多病原菌感染,应及时、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作者:毕筱刚;唐英春;张扣兴;吴本权;周宇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自制口疮散治疗口疮48例疗效观察

    口疮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病,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特效药.我院口腔科自1997年6月~1998年1月应用自制口疮散治疗口疮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双进路推凝侧剥卵巢肿瘤

    卵巢良性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尤其对尚无生育的妇女,剜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功能是理想的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肿瘤剜出术有着较高的难度,尤其对较大的卵巢肿瘤,如仍沿用目前开腹术时同样的术式在镜下操作[1,2],可由于剥离面大,所需手术时间长及出血多,限制手术的适应证.术者用双极电凝钳双穿刺切口进路操作,从卵巢近蒂部侧入推凝剜出肿瘤,方法简单,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不同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及脐血干细胞移植.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化疗加细胞因子(G-CSF,GM-CSF等)可使更多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不用通过采集骨髓就可以采集到足够的造血干/祖细胞用于移植,并使其移植后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骨髓移植,因此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干细胞来源.

    作者:吴祥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腹胀、黑便、腰骶部酸痛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农民,因腹胀、黑便、腰骶部酸痛3个月于1996年4月15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腹胀,间歇解柏油样黑便伴持续腰骶部酸痛,无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外院B超示右上腹22cm×6.6cm包裹性积液,经治疗无效转来本院.

    作者:邵剑峰;冯刚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胃镜检查诱发急性心肌梗塞1例

    患者男,42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伴反酸3年,申请胃镜检查.检查前患者精神较紧张,有恐惧感,经常规咽部喷雾麻醉后,使用日产Olympus GIF-XQ40型胃镜进行检查.

    作者:王海凤;纪晓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本文就如何及早发现吻合口瘘,落实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总结如下.

    作者:庄婵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68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后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本文通过对169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调查,发现68例并有抑郁症,其发生率为41.5%,现对抑郁症发生与卒中性别、性质及部位的关系及其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玲莉;施琪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乳腺癌140例术后复发转移原因探讨

    为了解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原因及了解影响预后生存因素,探讨术后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程度是否与复发有关,对140例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与非复发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找出合理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以延长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吴坚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不动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菌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报道1996年8月~1999年4月从本院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不动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作者:邓赞章;李冬梅;陶柏华;林祥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喘乐宁、必可酮联合用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本文对32例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用必可酮及喘乐宁吸入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残角子宫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残角子宫临床特征、诊断及处理的认识.方法:对1988年1月~1998年6月间收治的17例残角子宫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Ⅰ型8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Ⅰ、Ⅱ型临床表现以原发痛经、盆腔包块、残角子宫妊娠为主,Ⅲ型患者3例原发不孕,2例无临床症状.结论: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残角子宫妊娠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静脉肾盂造影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残角子宫的诊断.除Ⅲ型外,诊断明确后应行残角子宫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何勉;黄建昭;梅卓贤;凌家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