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中风误诊1例

杨明

关键词:腹部中风, 现报道如下, 延误治疗, 血管破裂, 误诊, 临床征象, 自发性, 急腹症
摘要:腹部中风,即自发性腹内血管破裂症,是一种罕见的急腹症.因缺乏典型的临床征象,极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我院曾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引起重视,现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性病及盆腔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升高,近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在辅助生育技术时,宫外孕的发生率为(1/100),比自然受孕者(1/5 000)明显升高[1].腹腔镜在异位妊娠的诊治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异位妊娠的腹腔镜诊治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张晓薇;黄晓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改进锡类散与雷尼替丁对照治疗消化性溃疡28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283例随机分为雷尼替丁组(n=143)与改进锡类散治疗组(n=140),观察疗效.结果:改进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77.1%,总有效率90.0%,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愈合率81.1%,总有效率92.3%,两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6个月和12个月改进锡类散组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改进锡类散具有与雷尼替丁相近的疗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麦力强;王梦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局部封闭加腱鞘划剥治疗弹响指

    弹响指(又称手指屈肌腱鞘炎,扳机指)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手部疾病.病变多发生于拇、中、环指掌骨头屈肌腱,为劳损所致.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局部封闭加腱鞘划剥的方法治疗52例,效果极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美多巴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美多巴(madopar‘250’)对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每次剂量0.6 mg/kg,每天3次口服美多巴;同时辅以维生素B6口服,7周为1疗程.结果:轻度弱视8例视力均达1.0以上,中度弱视9例视力提高2~5行,重度弱视3例视力提高1~2行,随访半年,疗效巩固.结论:美多巴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无副作用.

    作者:林英跃;许美燕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46例合并症分析

    目的:提高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合并症以及防治措施的认识.方法:收集自1996年1月~2000年4月住院的46例体重≤1500g早产儿,其中体重≤1000g 15例,~1500g 31例,对其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主要的合并症为肺炎、呼吸暂停、肺出血、高血糖症、低钙血症、颅内出血以及气胸.结论:应着重于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加强产前保健,预防院内感染,维持患儿在正常的体温、血压,维持电解质、糖代谢及血气值的平衡.一旦发生,应积极有效地进行处理.

    作者:钟敏泉;谢衍铭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对51例新生儿窒息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并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蔡小兰;高丽仪;陆慕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39例

    本文收集我院6年来恙虫病并发多器官损害39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磨勇;张干林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卡托普利联合心痛定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CPT)和心痛定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停用原降压药物和镇静剂1周,治疗组给予CPT 12.5 mg、心痛定10 mg,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CPT 12.5 mg,每天3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达91.4%及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及47.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提示CPT联合心痛定可提高降压疗效.

    作者:陈美莲;徐斯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48例疗效观察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吸入疗法治疗哮喘效果确切,同时又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我科于1996年1月~1999年12月,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液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4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亚男;曹金品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30例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所致贫血的治疗相当棘手.我院从1997年1月~1999年6月选取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病例采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获得一定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廖小琴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下呼吸道黄杆菌的细菌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黄杆菌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回顾调查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本所31例下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受检黄杆菌31株,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黄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啦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结论:应加强临床黄杆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作者:叶枫;钟淑卿;袁锦屏;许锦民;杨灵;钟南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肝段切除治疗大肝癌20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外科医生对肝脏解剖的进一步熟悉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在许多基层医院,均开展了大肝癌的手术治疗,1991年1月~1999年12月笔者行肝段切除治疗大肝癌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近年我们对32例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穴位电针治疗,疗效显著且作用持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辉福;张晓东;申向英;李小怡;陈泽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8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8例手术治疗情况.结果:88例手术治疗患者中功能恢复总优良率90.9%,并发症发生率11.3%,住院期间病死率1.13%.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允许早期负重,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列为首选.

    作者:李方航;马小艾;王旭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的影像检查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AC)的影像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采用CT,B超对39例AC患者进行空腹常规检查.结果:CT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与肝脏间隙模糊、胆囊扩张、胆囊周围粘连和积液.39例AC的CT和B超的确诊率分别为92.3%(36/39),100%.结论:熟悉和掌握AC的影像表现特征,对AC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B超确诊率高,可用于检查随访.

    作者:张运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患者男,58岁.主诉头痛、头晕伴精神障碍1个月,于1999年10月5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未见色素斑、痣,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CT检查示肿块位于右颞叶浸及脑膜,部分区域液化.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周围有毛糙感.

    作者:刘爱珍;宗佩君;刘晓玲;崔岩;钟延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妇科医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技术的熟练,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多,手术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许多妇科手术已经能够在腹腔镜下完成,甚至一些妇科疾病首选的手术方式已由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腹腔镜以其微创及诊断治疗为一体的优势,已被妇科医生所喜爱.但腹腔镜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即使有良好的腹腔镜手术技术,也不能绝对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医师都必须熟悉腹腔镜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有所认识和重视,才会尽可能地防止和减少其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闻安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54例临床分析

    目的: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呼衰)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经临床及血气分析确诊为呼衰的新生儿54例进行病因及治疗分析.结果:引起呼衰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79.6%;死亡21例,病死率38.9%;死亡病例中多合并混合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血pH<7.20;头罩给氧主要用于Ⅰ型呼衰,病情严重者应尽早机械通气.结论:加强高危儿的管理,是治疗呼衰成功的前提;改善通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是治疗呼衰的重要手段;提高呼吸器使用和呼吸管理的技术水平,是抢救呼衰,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何敏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近年来,腹腔镜开始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从简单的观察诊断开始,现已发展为可以进行多种腹腔内手术的工具.随着新的腹腔镜器械不断出现和操作水平的逐渐提高,其适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功能也更趋成熟,成为妇科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作者:晋茂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外用苯妥英钠促进烧伤残余创面愈合

    烧伤残余创面因局部肉芽苍老、水肿及合并多种细菌感染,植皮成功率极低,经久不愈,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烧伤后期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外用苯妥英钠辅以局部清洗、小块异体皮反复换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17例,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王锡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