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糖性脱水综合征的诊治

程桦

关键词:高血糖, 脱水, 糖尿病, 高血浆渗透压, 病死率,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诊治水平, 意识障碍, 临床类型, 非酮症性, 代谢紊乱, 患者
摘要:高血糖性脱水综合征(又称为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或非酮症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为糖尿病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的一种重要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症病死率很高,可达40%~70%,近年来由于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高达15%~20%.
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糖性脱水综合征的诊治

    高血糖性脱水综合征(又称为糖尿病高渗综合征或非酮症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为糖尿病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的一种重要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症病死率很高,可达40%~70%,近年来由于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仍高达15%~20%.

    作者:程桦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鼻衄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报告

    病例报告女,18岁,学生.因反复鼻衄6年伴发热2周,于1995年10月27日入院.6年来,患者常无诱因鼻衄,量约5~10 mL,可自止,未进行系统诊治.

    作者:史平;张思坦;孙燕鸿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葡萄糖外用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6例

    葡萄糖粉外用促进创面愈合,文献早有记载.我们1989年4月至1996年12月用于治疗6例长期不愈或严重感染的糖尿病体表顽固性溃疡,其中男4例,女2例,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以葡萄糖换药,溃疡很快愈合,且无1例导致血糖增高反应.

    作者:江道奎;刘德明;孙劲风;郭妍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美托洛尔对62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及心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大.本文应用UCG观察高血压病患者服药前后左心结构及功能变化情况.临床资料1.对象62例均为1994~1995年毕节地区医院住院或门诊高血压病人,符合1978年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了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及严重的肺部疾患.

    作者:李秋荣;王红;聂斌;王清海;兰军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误诊为皮脂腺囊肿的颧面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毛母质瘤(pilomatrixoma,或pilomatricoma),又名钙化上皮瘤(calcifyingepithelioma),属毛囊瘤样肿瘤,少见.本院于1997年3月诊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匡代军;陈丹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临床常见诊疗错误汇编(183)

    看昏迷症状相似究实质病因不同--1例慢性重症肝炎并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肝昏迷患者男,46岁,因间断性腹胀、纳差6年,尿黄、乏力、双下肢浮肿4个月入院.体检:神志清,面色晦暗,皮肤、巩膜深度黄染,皮下多处瘀斑,颈、胸部多个蜘蛛痣,有肝掌.

    作者:王洪儒;范子航;刘坤南;唐彪;刘菊芳;魏均水;李战辉;邓木松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水痘的药物治疗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近年文献报道用下列药物治疗水痘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殷立新;张力辉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业务测验(121)--心血管系统专题

    办法沿虚线剪下答卷,用钢笔正楷填写姓名、科别、工作单位、详细地址及发奖用标签的各项内容[当地邮政编码、包括路(街)门牌号码的详细地址、姓名].将正确答案填入答卷中(用其它纸、复印、盖有图书室公章及过期答卷无效),于1998年10月15日前(以投寄邮戳为凭),自备标准信封、贴足邮票,寄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科大学<新医学>编辑部业务测验(1 21)收(本刊邮政编码510089).

    作者: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围生期心肌病3例诊治体会

    围生期心肌病较少见,现将我院1994年10月至1997年3月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3例均为青年女性,年龄26~30岁,其中2例为经产妇.发病时间为产后7天内.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急伴干咳.脉搏均100次/分以上,血压(16~20)/(12~14)kPa,心界扩大,心尖搏动弱而弥散,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背部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肝大肋下1指,肝颈逆流征(+),腰骶部或下肢有程度不等的浮肿.

    作者:侯经玲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钩端螺旋体病并发多发性脑炎1例

    男,23岁.1996年6月10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眼花、右侧头胀痛,严重时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复视.经对症治疗可缓解,无发热、四肢酸痛现象.

    作者:韦志明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多脏器损害的猫抓病1例

    患儿男,9岁,因高热、头颈部痛,多汗十余天人院..既往体健,常与猫在一起玩,父母健在,非近亲婚配,查体:体温40℃,左颈部有一疼痛性肿块,颌下、颈后部可触及数枚1~2 cm直径大小的淋巴结,均有压痛,手及前臂可见多处猫抓伤痕,前臂有红色斑丘疹.

    作者:史静;陈新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痛(GERD)的效果及维持用药的方法.方法:70例GERD随机分为两组,兰索拉唑(L)组40例,第1至4周口服兰索拉唑30 mg每日1次,第5至12周改为隔日1次,雷尼替丁(R)组30例,治疗用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加西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维持用药则单用雷尼替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食管24小时pH监测结果.结果:L组治疗阶段各周末症状评分依次下降(P<0.05),且分别低于R组(P<0.05),R组用药后第2、第3及第4周末之间的症状评分差异不大(P>0.05).而第4周末和第5周末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组第4、第8和第12周末症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5%、93%和90%,分别高于R组的83%、50%和37%.第12周末食管24小时pH监测复查结果显示:治后两组食管酸暴露各项指标均有改善,L组的改善比R组更为明显,L组的酸反流总计分95%(38/40)恢复正常(少于14分),高于R组的40%(12/30)(P<0.05).L组食管炎11例于第12周末均痊愈,而R组10例只痊愈5例.结论:与雷尼替丁加西沙必利疗法比较,兰索拉唑治疗GERD具有症状缓解快、完全缓解率高等优点,维持用药只需隔日服药1次,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雷尼替丁疗法.

    作者:林金坤;陈旻湖;李初俊;林丽莉;任明;朱雪茵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20例冠心病患者SPECT心血池显像与X线左心室造影的比较

    目的:比较20例冠心病患者行SPECT心血池显像与X线左心室造影测定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99mTc SPECT心血池显像和X线左心室造影的方法分别测定20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壁运动记分(LVWMS),两种方法测定均在同一周内进行.结果:采用SPECT心血池显像法测得的LVEF和LVWMS分别较X线左心室造影法测得数据平均低0.10和1.7,但两种方法测定的LVEF和LVWMS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74和0.78(P<0.01).结论:99mTc SPECT心血池显像与X线左心室造影在评价冠心痛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战军;马虹;杜志民;马中富;董吁钢;梁宏;叶慧膺;胡承恒;廖晓星;廖新学;胡平;黄慧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业务测验(119)答案及题解

    答案1.ABCDE 2.ABCE 3.ACE 4.B5.ABCE 6.ABCD 7.ACDE 8.ABCDE9.ABCDE 10.E 11.BCD 12.ABC13.BDE 14.ABD 15.AB 16.A17.ABD 18.AC 19.BCD 20.E21.CE 22.ABCD 23.ABD 24.ABCE

    作者:罗学群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24例超声心动描记术分析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与提高,近已证实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并不少见.现将1987~1996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UCG检查,并由手术证实诊断的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24例分析如下.

    作者:陆堃;李健幽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的检测--附72例分析

    对象与方法1.对象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组:1993年7至11月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病人27例,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

    作者:刘颖;杨力;任广田;姚惠琴;刘元涛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

    我们在1988年10月收治胃窦部异位胰腺1例.男39岁,工人,因饥饿性上腹痛20年、呕血1次入院.20年来常感剑突下隐灼痛,伴反酸、暧气.1年来上述症状加重.

    作者:王青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先天性肠道畸形再手术8例分析报告

    1992年7月至1997年7月我院行小儿先天性肠道畸形再手术8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天至7月.再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7天至1年.

    作者:姚干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严重肺部感染30例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筛选30例严重肺部感染病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另选28例病人作对照.58例病人均有明显的肺部感染症状及体征,实验室、X线检查、细菌培养均支持严重肺部感染的诊断.两组病人平均年龄55岁,病情相仿,男多于女.

    作者:李邦林;叶桂梅;任昶;韩凤娟 刊期: 1998年第08期

  • 16例碘剂过敏性休克抢救的体会

    随着影像学和介入X线学的发展,碘剂在临床的使用日渐广泛,有关碘剂过敏反应时有发生,但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则不多见,现将我们从1991至1996年间抢救成功的16例总结如下.

    作者:鲍光欣;李华林;赖宁南;罗锦泉 刊期: 1998年第08期

新医学杂志

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