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珍
目的 研究小肾癌行选择性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肿瘤直径≤4 cm的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其中NSS患者44例,根治性肾切除术(RN) 3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变化.结果 NSS组患者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与RN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及12个月GFR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小肾癌行NSS能大程度上保留肾单位的功能,降低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磊;迟强;宋殿宾;于满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一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owling-Meara亚型(EBS-DM)患者的基因突变,作出基因诊断,为该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报告一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owling-Meara亚型(EBS-DM)患者,并采集该患者及其正常亲属8名及50名无血缘关系者血样,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中编码角蛋白14 (K14)和角蛋白5(K5)的所有外显子,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患者中,位于K14第1外显子的94位密码子由GCT突变成ACT,导致由丙氨酸(Alanine,Ala)突变为苏氨酸(Threonine,Thr),即p.Ala94Thr,而家系中正常人及与家系无血缘关系的50例正常人无此突变.结论 该EBS-DM患者的K14第1外显子存在A94T突变.
作者:杨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与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的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纯度和活性的差异.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新生大鼠颅骨骨片,分传统法和预消化法进行培养.预消化法先以0.25%胰蛋白酶/0.02% EDTA预先消化,再按传统组织块培养法培养,观察细胞移出时间,采用Gomori钙钴法对原代细胞及纯化后细胞进行鉴定,对比两种方法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并测定第1、2代成骨细胞培养第10 d胞浆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预消化法约第3d开始细胞自骨片移出,传统法约第5d开始细胞移出.两种方法分离的原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 87.83±2.34)%以及(82.8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化后成骨细胞染色阳性率分别为(90.71±3.15)%以及(90.17±2.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获得的第1、2代成骨细胞培养第10d碱性磷酸酶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消化组织块培养法细胞移出时间早,且所分离的原代细胞中成骨细胞纯度高.经纯化后成骨细胞纯度和活性与传统组织块培养法相似.
作者:孙太存;邓展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术后换药局部使用及不使用长效激素,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例94例,随机数字分成实验观察组48例(局部术腔使用长效激素),对照组46例(局部术腔不使用长效激素),随诊观察6~ 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窦腔上皮化明显,疤痕增生、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采用长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流S/D值异常者病因与围产儿预后关系.方法 将S/D值异常产妇32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S/D值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S/D值异常的病因及比较两组围产儿的预后.结果 在S/D值异常者的病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31例(40.4%)、脐带因素占72例(22.2%)、羊水异常37例(11.4%),妊娠期糖尿病24例(7.4%),过期妊娠23例(7.1%)、胎盘异常19例(5.9%)以及围生儿畸形10例(3.1%),另有8例(2.5%)原因不明,与S/D值正常组相比较,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D值者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D值越高,围产儿预后越差.结论 脐血流S/D值异常与多种产科并发症或胎儿本身异常有关,可作为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覃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是G蛋白偶联受体系统中的效应物,其在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参与代谢调节、促进肿瘤形成和转移等.因此,靶向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的药物在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亚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126例早期拔除胃管(术后第一天)和常规拔除胃管(放置至肛门排气)腹腔镜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漏、术后舒适度、住院时间的异同.结果 早期拔除胃管和常规拔除胃管两组病人在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拔除胃管组的肺部感染率高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并且舒适度明显低于早期拔除胃管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拔除胃管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病人舒适度得到提高.
作者:王建红;贺意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的吲哚胺类激素,化学名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N-acetyl-5-methoxytrypatmine).MLT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除具有调节生物的昼夜节律、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外,还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抗高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抗心肌细胞损伤及对血管内皮保护的作用.本文就MLT生物学作用及对慢性间歇性缺氧性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耀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ANP)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性功能、泌尿功能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行TME+PANP治疗;对照组66例,行常规TME治疗.术后半年随访评价患者的性功能及泌尿功能,随访5年观察患者局部复发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泌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年两组的局部复发率为7.6%、10.6%,生存率为76.3%、73.2%;术后5年两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6%、60.6%,生存率为55.2%、50.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以较好地保护老年男性患者的性功能及泌尿功能,且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
作者:鲍乐锋;金正贤;马伟达;徐晓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Toll样受体9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活化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强烈的Th1优势免疫应答,调节IFN-α、ILs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因此,靶向TLR9的药物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0年我院收治的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症状典型,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100%)、头痛(43.9%)、肌肉痛(56.09%)、骨关节痛(19.51%)以及皮疹(53.66%),实验室特征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各80.49%、39.02%)以及肝脏转氨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23.4%和36.2%),47例患者均无发生继发感染和院内感染.结论 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惠兰;李丹;农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2010年3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焦虑的发生率为40%,SAS总分值50.61±10.215;慢性乙肝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0%,SDS总分值53.39±13.547.两者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成负相关.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而且与社会支持紧密相关,有必要为乙肝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及心理护理.
作者:柯春连;邹志红;袁凤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Y型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 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使用Y型留置针的384例患者,分成三组,均为128人,采用三种穿刺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一:左手固定针芯,右手送外套管法;方法二:回拔针芯0.2 cm,将外套管针芯一并送入法.方法三: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送外套管法.结果 方法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结论 方法三操作简单易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李玉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确超声诊断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三类:29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患者为囊实型;26例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患者为圆形,8例患者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49例患者有低回声,1例患者有等回声;钙化表现:39例患者有钙化表征出现,11例患者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联合二烯丙三硫(DATS)对膀胱癌细胞T24的协同杀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HP、DATS及二者联合对T24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Bcl-2、Bax的表达变化;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THP、DATS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DATS可明显提高THP的杀伤效应;THP (0.25 mg/L)联合DATS(3 mg/L)作用48 h的细胞生存率为(32.3±2.6)%,低于单独应用THP (63.2±1.4)%和DATS (61.9±4.2)%,二者具有协同抑瘤作用;联合药物组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率,并更能显著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性增加.结论 THP联合DATS可通过共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作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该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Bcl-2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有关.
作者:毛晓鹏;李淑华;梁英杰;柯尊富;莫承强;庄锦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谱以提高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 对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3 627例患者的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是创伤(23.57%)、心血管疾病(12.90%)、神经系统疾病(9.93%)、呼吸系统疾病(9.68%)、消化系统疾病(8.68%).创伤以20 ~ 40岁人群为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20~ 60岁为主.结论 以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院前急救疾病发生.
作者:曹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59例、35例良性卵巢肿瘤及3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分析卵巢癌组织中TGF-β及其受体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类型、分度、分级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GF-β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患者组织中TβR-Ⅰ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结论 卵巢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卵巢瘤,表明TGF-β1始终参与并促进恶变的发展,TGF-β1的表达与组织类型和分型无相关性,而与分级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呈现正相关.
作者:杨曙;王希成;莫凯岚;彭苗;丁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海带多糖在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中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健康昆明小鼠60只,高脂饲料喂养并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昆布多糖灌胃治疗.自动血糖仪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血清胰淀素水平.结果 经海带多糖治疗后,动物FB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和胰淀素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海带多糖能促进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发挥降糖作用.
作者:姜文;王亚男;于竹芹;龙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诊断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平台和与时俱进的过程.课程建设要有一流的教学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建设标准,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手段和课程内容.改革和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提高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水平,在推广中示范.
作者:孟红旗;朱凡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技师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前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密切配合,对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X线照片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对结果分组分析.结果 一组对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受检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减少压迫不适感;另一组与受检者很少沟通,没有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受检者不适感增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 乳腺技师在进行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知检查时压迫的必要性,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让受检者更好地配合技师的操作,使我们获得更为满意的乳腺X线影像.
作者:陆晓蓉;李刚;吴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