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
目的:探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护理中压疮小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危重症压疮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压疮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高龄危重症患者的压疮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欧小凤;肖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体会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纳入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方式,其中给予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而观察组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药物安全性比较.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6.67%)较低于对照组(30.00%),其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采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其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采取医院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医疗治疗管理的4个科室以及4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科室和24名医护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绩效考核参与管理,对两组的质量管理效果、医护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质量管理有效率及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2=5.4318、5.9827.结论:医院各科室在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入医院绩效考核,能够使医院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并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谢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桡骨远端?度开放性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桡骨远端?度开放性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钢板组(28例)和外架组(32例).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架组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的差异.结果:钢板组与外架组在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桡骨缩短程度中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型患者:钢板组、外架组手术前后各时段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患者:外架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钢板组,两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度开放性C3型骨折患者,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的疗效优于锁定加压钢板.
作者:马良;马战备;于鹤童;南宠;梁跃闯;李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等.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并对上述分组患者的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选择香菇多糖联合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并且提升了患者病情控制的有效率,应用情况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董正宇;张林;焦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直肠癌提供相应参考.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直肠癌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将76例直肠癌患者分组,对照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年的生存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生存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延发;刘新刚;谢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婚前健康检查与孕前筛查在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汉滨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健康检查与孕前筛查的12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婚前健康检查与孕前筛查12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骨骼、唇腭裂等缺陷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婚前健康检查与孕前筛查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家庭生活质量.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人乳汁,作为一味中药,多次在医方古籍中出现.而现在中医在临床用乳汁入方剂却很鲜见,一方面这一味药来源有限,另一方面又不好保存.但是,乳汁作为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能够补虚养血、补五脏、清热止痛、解毒散结、美容养颜、祛风和络、调和诸药、缓和药性、辅助婴儿服药.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乳汁又是非常经济、实用、方便的.该文研究了古籍中关于人乳汁的记载,对乳汁的属性、炮制及选择、功效主治、用药禁忌等进行了整理归纳,用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日常护理.
作者:李媛媛;张士栋;王淑婷;王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脑梗死患者彩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查常规生化指标及25-(OH)D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2组患者的25-(OH)D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块组与非斑块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是(23.34±7.16)ug/L和(35.09±11.66)u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P=0.017,OR=1.07,95%CI=1.21~3.08).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检测其指标,可能为动脉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顾汉沛;杨同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26例行B_Iynch缝合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26例行介入治疗者作为实验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157.93±194.23)mI、24h出血量(1561.98±262.31)mI及手术时间(72.14±5.42)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823.72±271.94)mI、(2394.98±412.14)mI、(109.94±9.91)min(P<0.05);②实验组患者子宫切除率0.00%及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11.54%、26.92%(P<0.05).结论:相较于B_Iynch缝合术,介入疗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中止血效果更佳,更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程华;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58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观察组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气促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肺炎的疗效显著,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升,值得应用.
作者:李长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8年11月为研究时期,回顾分析此时期内21例接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病人,通过术前鼻窦CT检查,其中6例骨质破坏;平均手术时间(86.03±10.10)min、平均住院时间(8.20±1.20)d,治疗有效率90.48%,复发率14.28%;手术后病人生存质量评分比手术前更为优异,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少,而且术后生存质量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适合临床推荐.
作者:徐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对儿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优质的服务.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96.28±0.62)分、家属护理态度评分(95.62±1.32)分、护理技能(97.80±1.89)分、跌倒坠床风险发生率3.5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从心理、沟通、疼痛以及环境四方面实施优质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对家属满意度的提升,以及护理风险的减少较为有利.
作者:程明;马黎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社区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其饮食干预.方法:选取社区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使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两组均加入饮食干预,补充维生素C.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在服药期间,儿童更容易接受,依从性较好,能够确保患儿补充充足的铁元素,降低复发贫血的可能性,值得在治疗中积极应用推广.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掌握辖区内人群主要吸烟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进一步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门头沟区3个街道9个乡镇,对3651名18岁以上北京常住居民的主要吸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门头沟区18岁以上成年人中,吸烟率为34.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7.1%和5.8%.(2)按年龄分层,男性以50-59岁组高,吸烟率为75.4%;女性吸烟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70~79岁吸烟率高为16.3%.(3)离异、文化程度低、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 恶性肿瘤患者吸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吸烟率高,吸烟者慢性病患病率高.干预方式应针对不良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德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0例,以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对照组(25例,采纳放射治疗)、研究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骨转移病灶治疗效果、止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骨转移病灶治疗总有效率(84.00%)以及止痛总有效率(88.00%)均显著较对照组(48.00%、56.0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6.00%、28.00%,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唑来膦酸与放射治疗联合,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钱和亚;陈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段时间看到《医疗行为准则》,其中'〈三〉医生应该知道,病人的生命自组织能力是疾病痊愈的主角?,也就是说,病人生病之所以痊愈,主要是靠他自已的生命自组织能力,而不是药物,或医生的治疗能力.到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参现,看到馆内陈列着二千多年前民间名医代表扁鹊的事迹.扁鹊说:''为医者,当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古代医家在治疗过程中,确实先以食疗,后以药疗(摘抄于上海老年大学长宁区分校《黄帝内经》中医食疗教材).
作者:张宏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常用的器械灭菌手段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与电离辐射灭菌.其中电离辐射灭菌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方式,因具有独特的灭菌优势,正在逐渐被各个医疗用品企业接受与认可,并不断被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中.本文阐述了电离辐射灭菌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现状与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其他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段忠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58例高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创面缩小直径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肉芽生长时间和愈合时间,提升了创面缩小直径,值得应用.
作者:卢卫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死因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与维普数据库中查阅有关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与原发病的相关文献资料,所有文献资料中共包含了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360例与血液透析死亡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均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根据数据来源资料,36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来自于二甲医院(n=110)、三甲医院(n=160)与三乙医院(n=90),120例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分别来自于二甲医院(n=25)、三甲医院(n=60)与三乙医院(n=35).观察研究上述全部患者的原发病与死因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不同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死因构成比的差异性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原发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高血压,其中,糖尿病的构成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在同一时期内,二甲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原发病与死因构成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构成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