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向按摩更能舒筋活血

亓云龙

关键词:按摩, 平衡能力, 关节韧带, 中老年, 循环不, 柔韧性, 肿痛, 症状, 站立, 增强, 血液, 下肢, 腿部, 逆向, 经络, 跌伤
摘要: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减少跌伤的几率。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初春老人要暖胃

    喝热粥,吃温性食物温食下肚,胃里立刻就会变得暖洋洋。从中医方面,推荐经常喝些热粥或鱼汤。粥中可以加点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的姜,具有一定的暖胃止痛作用。比如,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由于高良姜和干姜都含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不适。

    作者:夏茗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冬春交替,谨防肺心病

    香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物质,其中大多是有害的,如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氰氢酸、丙烯醛和尼古丁等。动物实验证明,吸入烟雾后,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纤毛运动能力减弱,充血、水肿,分泌黏液过剩,肺胞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容易导致病菌侵入感染,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如慢性支气管炎(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肺气肿,并且引发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作者:金永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治幼儿腹泻有奇效

    我女儿两岁左右才断奶,不知什么原因,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先是双脚有点水肿,在职工医院治疗两星期后,水肿消退,但是出现轻微腹泻。我们也不在意,仍在职工医院看门诊。

    作者:杨国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春季养肝三要素

    春暖花开,气温回暖,在这个时节养好肝能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春季如何养肝呢?

    作者:晋献春;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巧吃菠菜,养出好身体

    菠菜,是大多北方人春天先能够食用的露天蔬菜之一。因其耐寒,初春便已现嫩绿端倪,生命力强。作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现今却有人对其避而远之,而这仅仅是因为一些传说菠菜草酸高,多吃易患结石。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型肥胖危害大

    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为腹型肥胖。腰围是判断腹部脂肪蓄积,及腹型肥胖(也称为“苹果型肥胖”)的指标。如果体重指数尚未达到肥胖程度,但腰围已超标,说明你属于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险,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睐”。

    作者:溪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春防心脑血管病,别忘“脑病防治专家”

    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是春季。而在春季中,3、4月份天气变化为突出。在此时段,对于心脑血管病人,尤其是患此病的老年人,由于脏器老化,机能衰退,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抵抗力弱,容易引起高血压病情恶化,冠心病诱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所以说,在春季尤其是3、4月份做好中老年保健非常重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春捂”捂下身

    春季人体的下半身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因而,不能把衣裤鞋袜穿得过于单薄,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着减得太多。

    作者:刘玉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反向按摩更能舒筋活血

    人站立或坐着时,血液容易蓄积下肢,循环不畅,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乏力、肿痛等症状。尤其是中老年,腿脚乏力会导致平衡能力减退。每天逆向按摩腿部可疏通整个腿脚的经络,有效增强腿力和关节韧带柔韧性,减少跌伤的几率。

    作者:亓云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煤气中毒:“邪气”压倒“正气”

    我国有句“邪不压正”的成语。所谓“邪”乃指“邪气”,是指不正派的人或事;所谓“正”乃指“正气”,是指正当的、正派的人和事。“邪不压正”这句成语是说不正当的、不正派的人和事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人和事。然而,在世间的事物中,却有“邪气”压倒“正气”的事例。煤气中毒,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者:李定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紫河车,抗老防衰之佳品

    胎盘又称紫河车,其作为药用在唐代药学家陈藏器编的《本草拾遗》中已有记载。现在仍用其治疗虚喘劳嗽、气虚无力、血虚面黄、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等各种肝肾气血亏虚的病证。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侧身睡觉更养肝

    睡眠时,人体对血液的需求量减少,部分血液可贮藏到肝脏,重新做血的滤化,有利健康。由于肝经分布在人体躯干两侧,中医认为侧身睡觉更有利于养肝造血,助人入睡。为了让侧卧更舒适,可在两膝盖之间放个枕头,以放松腰背。

    作者:杨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春季护心脑6要点

    冬去春来,季节交替,天气多变,寒暖反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时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肥胖等高危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对于他们来说,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预防尤为重要。

    作者:牛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型核酸纳米材料可望治疗肺血管疾病

    近日,国际知名纳米专家毛诚德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王关嵩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自组构建一种核酸纳米材料,并在材料上加装具有靶向定位功能的配体或抗体,使它像“导弹”一样精确到达指定的肺血管内皮细胞,有效阻止或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进而阻滞肺血管重构从而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发生。该项目经过联合申报已获得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的高额资助,可望将成果服务于广大肺血管疾病患者。

    作者:吴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椎间盘突出,盲目按摩酿恶果

    人民网消息:47岁的北京市民潘先生,出现间断性腰、背部疼痛4年多,一直靠做局部按摩(推拿)治疗减轻疼痛,症状反反复复,但毕竟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后果,本人也还断断续续地工作。一天,潘先生突然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只能坐在轮椅上,并且出现了大、小便失禁。于是,潘先生住进北京市三博脑科医院,经专家会诊后被确诊为胸3-4椎间盘脱出,突发性胸3-4水平脊髓损伤……

    作者:王金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恼人的粘连性肠梗阻

    春节过后,门诊常遇到因肠梗阻就诊的患者,以老人居多。这是因为老年人肠道功能低下,消化能力下降,稍有进食不当,即发生肠腔堵塞导致肠梗阻。其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的,又称粘连性肠梗阻,占肠梗阻总数的40%左右,不仅易复发,且并发症多,它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外科医生尤为关注的。本期名医谈病,就来谈谈这恼人的粘连性肠梗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6大“止痛要穴”

    中医有“不通则痛”的说法,即,疼痛多与身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不通有关。按摩相应的穴位有助于迅速缓解疼痛。其中,常用的有6大穴位,并有简单的口诀帮助人们常记常用。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潜伏在更年期的萎缩性阴道炎

    很多女性步入更年期(现称围绝经期),以为可以进入远离妇科疾病的平稳期。其实并非如此,萎缩性阴道炎(又名老年性阴道炎)就极易出现。据估计,约有20%~40%的更年期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萎缩。

    作者:马晓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莫把“跖疣”当“鸡眼”--跖疣防治8问

    近经常有朋友咨询“鸡眼”如何治疗,但多数是将“跖疣”误认为“鸡眼”了。因为两者的病因、预后、治疗和预防都不同,有必要进行区分,以便及时诊断并做针对性防治。

    作者:杨希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心五官“闹春”踏青归来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自古以来,春游踏青就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文体活动。然而,一年四季之中,春天的天气变化为无常,特别是清明前后。天气的变化加上各种病毒和细菌活动频繁,使人容易出现不适症状,甚至患上种种疾病。因此,在尽兴游玩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卫生和安全,提防疾病困扰。本期特别策划提醒大家,外出踏青,要特别注意防病,尤其是多发的五官科疾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