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虎;王京文;郭树革
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诱因作用于大肠,导致大肠功能紊乱产生的病症,称为药源性肠病.药源性肠病患病数呈日益增多趋势,但至今仍未能引起广泛重视.我们认为药源性肠病主要包括药源性便秘、大肠色素沉着症、药源性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症、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等,现分述如下.
作者:胡伯虎;王京文;郭树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了探讨孕妇肛肠疾病的患病情况,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445例孕妇的肛肠疾病进行了调查.孕妇肛肠疾病患病率为68.8%,其中痔疮占86.3%,孕妇年龄、孕次和流产次与患病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孕期与患病率无差异.针对孕妇肛肠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以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国强;池伟;戴洪进;李霞;周丽华;洪珍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收治直肠痛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3例中,年龄20~30岁16例,31~40岁33例,41岁以上14例;病史6个月至5年.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29例,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34例.主要症状为直肠痛,无明显尿道刺激症状,肛门直肠检查无痔、肛裂、直肠部炎症改变.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有致病菌生长;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无细菌生长,但按摩液中白细胞和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较正常明显偏多.
作者:吕其安;张林祥;吴晓玲;李开贤;吕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科采用保留齿线分段剥离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4~65岁;病程3~28年.
作者:王文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了减轻肛肠病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及术后的疼痛、便意感及肛缘水肿等不良反应,术后采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持续镇痛.4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带镇痛泵)与乙组(不带镇痛泵)各200例,经临床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前者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陈莉莉;方法娇;徐道昆;金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采用连环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65岁,平均46岁;病程1~10年,平均7年.
作者:王中礼;武俊霞;杨春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水肿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弘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痔术后早期大出血是术后24h内发生的并发症,现将12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近20年来,人们对痔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认为痔为一病理性结构,如今证实,痔的本质是肛管内的正常肛垫,是胚胎期就已存在的解剖学实体,只有肛垫下移出现症状,才称为病.根据痔的新概念,许多学者对痔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传统观念作了重新评估,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作者:张东铭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采用痔洗消熏洗治疗肛门直肠疾病非手术及术后并发症8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江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将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临床治疗痔疮6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容礼;王爱华;李建杰;李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们以痔特灵注射液与1%利多卡因配成1 : 1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疮,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西松;季淑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探讨使用吻合器行环形粘膜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和适应症.手术治疗混合痔患者30例,在术后24h和48h进行疼痛评价.在手术前1日及术后3个月,采用问卷式调查表调查手术前后症状改变,同时进行肛管直肠动力学检查.术后24h疼痛评价结果:20例无疼痛,9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术后48h:23例无疼痛,6例轻度疼痛,1例中度疼痛.术后3个月:29例痔核脱出明显改善,1例轻度改善.1例有轻度疼痛及便后出血.3例轻度肛门失禁.对手术结果27例非常满意,3例满意.肛管大静息压、直肠阈值感觉量、直肠大耐受量、直肠大顺应性降低.使用吻合器行环形粘膜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疼痛轻微、创面愈合快,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东;岩垂纯一;山名哲郎;高桥知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观察碳酸利多卡因鞍麻对老年人肛肠病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选取80例各类肛肠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麻和极小剂量重比重的碱化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小鞍麻),发现小剂量鞍麻组较局麻组麻醉效果确切且并发症极少,没有血流动力学波动,认为小鞍麻是老年肛肠病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穆作振;曹永;王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院采用分段分离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祝晓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治疗环状混合痔55例,男39例,女16例.结扎痔核6枚37例,5枚18例,全部病例均行后正中纵行切开并切断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横行缝合;部分病例同时行前正中纵切横缝.55例术后排便功能正常,无1例狭窄,且肛门外观平整光滑.
作者:彭玉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采用改进后的皮瓣转移缝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此法疗效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无障碍.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曙华;康志国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我们应用巳字汤加减治疗内痔出血8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