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6例处理体会

李春雨;聂敏;于恩达;翟云起;张桂荣

关键词:结肠癌, 肠梗阻, 治疗
摘要:为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对2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进行有效的肠道减压、灌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癌肿一期切除者22例,肿瘤切除率为84.6%,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3.8%,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者,经充分引流及支持疗法等治疗,1个月后治愈.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处理后愈合.全组无手术死亡,均近期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6年,6例术后2年死亡,20例存活,长已达5年.只要患者病情允许,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有效的肠道减压、灌洗,对于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的手术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放疗加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附20例报告)

    回顾分析20例低位直肠癌治疗效果,经术前放疗加经骶局部切除,获得了良好效果,术后随访3~44个月,中位随访19个月,无1例复发.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适应症:(1)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3cm;(2)高~中分化腺癌;(3)肿瘤局限于粘膜下层.

    作者:邵万金;周建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盆腔动静脉阻断后动脉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

    院对10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盆腔动静脉阻断后动脉化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董德寿;康马飞;古风;蒋河君;蒋济钢;陆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106例分析

    我院1987~1999年对106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俞建平;韩春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评价

    通过对20年来直肠癌病例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前放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约20%,对5年生存率无显著影响.其中未放疗组6例病人行近TME术,无瘤生存期均超过5年,另有3例未放疗组病人早期发现复发再手术均已存活5年.结合文献分析认为直肠癌早期诊断、TME手术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的关键.术前放疗目前仅可作为一种选择性辅助治疗.

    作者:沈达明;李亿程;黄春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癌放疗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

    报告33例大肠癌放射治疗并发小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30例恢复顺利,2例发生吻合口漏,1例死亡.讨论了肠道放射损伤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强调对放疗引起的肠梗阻应积极进行外科处理.提出了大肠癌放疗需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原则,重视对放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贵阳;金国祥;李实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肠肿瘤患者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采用亲和酶标法对121例大肠标本进行ER,PR检测,其中大肠癌91例,腺瘤8例,息肉10例,非肠道肿瘤12例,对部分标本还测定了血清性激素水平,并对部分阳性病例用雌激素拮抗剂tamoxifen治疗观察.结果:91例大肠癌ER,PR检出率分别为31.87%和26.46%.ER,PR的检测可作为大肠癌的一个生物学标记,有助于治疗的选择及预后判断,还可能早期发现大肠癌,并证实大肠癌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给予内分泌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刘新生;张一亥;陈占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肛双管引流在猪左半结肠梗阻一期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经肛内双管引流对猪左半结肠梗阻一期手术后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作用,共取猪48只,随机分为左半结肠梗阻造口组、梗阻双管引流组、梗阻单管引流组和对照组4组,每组12只,观察每组术后吻合口漏、伤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结果表明:经肛双管引流可以显著减少猪左半结肠梗阻一期术后吻合口漏、腹腔脓肿形成及死亡的发生率,发挥与左半结肠梗阻造口大致相似的作用.

    作者:吴印爱;王志伟;刘献棠;黄建强;谢先福;谢尚奎;蒋邦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诊治

    收集结肠癌所致肠梗阻47例,均经手术证实,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徐克银;周海涛;于绍军;刘达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6例处理体会

    为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对26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进行有效的肠道减压、灌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癌肿一期切除者22例,肿瘤切除率为84.6%,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占3.8%,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者,经充分引流及支持疗法等治疗,1个月后治愈.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处理后愈合.全组无手术死亡,均近期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6年,6例术后2年死亡,20例存活,长已达5年.只要患者病情允许,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有效的肠道减压、灌洗,对于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的手术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李春雨;聂敏;于恩达;翟云起;张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26例

    直肠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药26例,收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方明治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癌性急性结肠梗阻78例分析

    自1991年以来我们共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癌性结肠梗阻78例,报告如下.

    作者:孙安仁;刘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术后转移的CT所见(附60例报告)

    为探讨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6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直肠癌转移平扫和增强的CT表现.结果表明:骶尾椎前肿块35例(58.3%),淋巴结肿大34例(56.7%),肌肉受侵15例(25.0%),肝转移14例(23.3%),膀胱受侵9例(15.0%),骨转移6例(10.0%),肺转移5例(8.3%),其它表现11例.CT扫描对直肠癌术后转移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大文;曹长贵;詹芳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以急腹症就诊的大肠癌20例分析

    为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提高对肿瘤性急腹症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例大肠癌所致急腹症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增安;罗宁;杨国山;秦春和;黄庆荣;许建林;蒋艺;杨俊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工肛门术后滑动性结肠脱出并肠梗阻

    探讨结肠滑动性脱出并疝嵌顿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凡结肠滑动性脱出均应采用手术复位修补方法.15例经手术修补复位后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肠滑动性脱出易发生疝嵌顿,报告34例结肠滑动性脱出中,有15例出现疝嵌顿(44.11%),故均需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孙圣荣;姚峰;涂毅;富成谧;王竹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25例

    我院1988~1998年收治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25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金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直肠癌根治术的化疗方法

    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率高达26%~30%[1,2],且治疗困难,疗效差,预后不佳.预防直肠癌根治术后盆腔复发,除提高手术质量外,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根据给药途径不同,直肠癌的化疗方法主要有静脉化疗、肠腔化疗、动脉化疗.

    作者:董德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001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吻合25例体会

    总结25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资料,介绍梗阻近段肠管的减压灌洗方法,即游离拟切除段肠管后,先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下端,将近段肠管移出腹腔外,接减压盆,紧靠近梗阻处切开肠壁或切除肿瘤,利用游离段肠管作为通道进行减压,减压灌洗干净后再切断拟切除段肠管的上端,然后再作远近段肠管的灌洗消毒.提出了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肠道减压和灌洗消毒彻底,良好的吻合技术,保证吻合口良好的血运和无张力,放置肛管,加强围手术期抗炎治疗、支持治疗是一期吻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蒋福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肛管静息压研究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不同体位下肛管静息压的变化情况,检测11例肛门功能正常的非直肠癌病人肛管静息压.结果表明:在胸膝位、侧卧位、仰卧位(双腿伸直)和仰卧位(屈双腿外展)时,肛管静息压平均值分别为7.78,8.35,7.21,6.28kPa,每1例病人均以仰卧位(屈双腿外展)的肛管静息压处于低值,影像学检测证实了此结果.结果显示:肛管静息压随体位的改变而变化,对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病人术后体位选择有指导意义,可避免不必要的术中扩肛,以免损伤肛门括约肌.

    作者:陈万源;陈贤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阑尾造口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为探讨阑尾造口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实施一期切除吻合中的作用,对52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术中肠腔减压、阑尾造口、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并保留造口管14~21天.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吻合口漏.结果提示: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阑尾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崔佳森;李实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