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便秘为首发症状的结直肠肿瘤12例

李贵信;李慧;许学敏

关键词:习惯性便秘, 首发症状, 结直肠肿瘤, 乙状结肠镜, 中分化腺癌, 腺瘤样息肉, 纤维结肠镜, 低分化腺癌, 左半结肠, 肿瘤部位, 直肠指诊, 粘液腺癌, 误诊, 临床资料, 结肠腺瘤, 病理确诊, 粘膜下, 血管瘤, 脓血便, 间歇性
摘要:结直肠肿瘤以便秘为首发症状者少见,今报告12例,占同期527例结直肠肿瘤的2.28%.临床资料: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23~72岁;病程2周至1年.临床均以便秘为首发症状,合并间歇性腹胀、腹痛9例,便次增多和偶有脓血便各4例.均有口服缓泻药物史.经钡灌肠和/或直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确诊8例,直肠指诊及病理确诊2例,术中确诊2例.12例中误诊8例,其中误诊为习惯性便秘4例,肠粘连2例,肠结核1例,痔1例.肿瘤部位:左半结肠3例,直乙交界处5例,直肠2例.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例,粘液腺癌1例,结肠粘膜下血管瘤1例,腺瘤样息肉伴不典型增生1例,结肠腺瘤伴肠套叠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68例

    自拟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0~70岁;病程6个月至20年.药物组成及用法:肉苁蓉24 g,首乌18 g,枳实15 g,生地15 g,白芍18 g,黄芪15 g,当归15 g,蜂蜜10 g.上药共置砂罐内煎20min,取汁150ml,连续煎3次,3次药液混合再煎浓缩至300ml.一般便秘每晚睡前服100ml,顽固性便秘服150ml,服用时加热.服药期间忌辛辣、寒凉、生冷食物,宜多活动,每晨宜定时排便.习惯性便秘一般需2~3个疗程,每疗程7天.

    作者:杜仲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益脾补肾理肺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采用益脾补肾理肺法治疗老年性便秘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6例,直肠镜检查排除直肠器质性病变.男48例,女38例;年龄65~84岁;病程1~8年.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32例服用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导泻,18例直肠粘膜松弛.对照组:28例,15例服用泻剂或临时用开塞露导泻,10例直肠粘膜松弛.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益脾补肾理肺法,方药为黄芪、白术、当归、肉苁蓉、锁阳、紫菀、桔梗、苏子、枳壳.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调整药物剂量,每日2次,水煎服或粉碎制成丸剂服用,20天为1疗程.对照组用通便灵胶囊(南昌博大制药有限公司制)每次服5粒,日服1次,20天为1疗程.

    作者:邓泽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五倍子散治疗小儿脱肛36例

    采用复方五倍子散治疗小儿脱肛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小儿,年龄1岁6个月至6岁;病史1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为直肠粘膜脱出,其中Ⅰ度20例,Ⅱ度12例,Ⅲ度4例.药物配制及用法:五倍子、木贼、蛇床子、赤石脂、明矾各等份,分别研极细末,分装瓶内备用.Ⅰ度直肠脱垂用明矾0.5g,其余药物各0.8g;Ⅱ度用五倍子粉1.2g,明矾0.6g,木贼、蛇床子、赤石脂各1g,冰片适量;Ⅲ度用五倍子1.5g,明矾0.8g,木贼、蛇床子、赤石脂各1.2g,冰片适量.患儿取蹲位,使直肠粘膜脱出,用清水或淡盐水将其洗净,取无菌纱布,根据脱肛的程度,将已配制好的复方五倍子散均匀地撤在纱布上,药面的面积大于脱出物直径的1/2.将纱布置于脱出物的底部,轻轻向上推,直至把脱出物送入肛内,药物随之进入,让患儿站立.

    作者:高梅霞;刘海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00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bianmi  便秘  叶剑萍等.高渗通便剂保留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0,15(9):561.  黄彬.温肾缩尿法治疗老年肾阳虚便秘66例.四川中医,2000,18(9):31.  戚建明.牵牛子粉治疗顽固性便秘.四川中医,2000,18(9):12.  贺新玉.出口梗阻性便秘辨治体会.浙江中医杂志,2000,35(9):373.  包广勤等.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便秘173例.黑龙江中医药,2000,(5):22.  邓泽潭.便秘病验案3则.中医杂志,2000,41(10:625.  张月玲.菟丝子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医杂志,2000,41(10):585.  丁宁.西沙必利治疗青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临床荟萃,2000,15(19):883.  张正荣.辨证治疗痔瘘术后便秘210例小结.黑龙江中医药,2000,(5):29.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补肾启秘汤治疗女性便秘

    我们自拟补肾启秘汤治疗女性便秘6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9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年龄20~80岁,病程1个月至1 7年,平均(8.1±2.9)年.对照组25例,年龄21~79岁,病程2个月至18年,平均(8.3±3.2)年.治疗组:基本方为生地黄、枣皮、肉苁蓉、枸杞子、桑椹子、菟丝子、当归、生黄芪、枳实、生大黄.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阳虚者加肉桂,重用附子;兼气滞痞满者加莱菔子;阴虚火旺者加麦冬、玄参;血虚者加首乌、黑芝麻,重用当归.每日1剂,水煎500ml,分2次温服,10天为1疗程.

    作者:党庆先;徐玲;袁婉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黄芪麻仁汤为主治疗子宫直肠综合征100例

    子宫严重后倾、妇科慢性炎症所致直肠一系列不适症状,称为子宫直肠综合征,我科以黄芪麻仁汤为主治疗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经产妇92例,未产妇8例;年龄23~74岁;病程3个月至15年.经直肠指诊、B超、肠镜及排粪造影检查,子宫严重后倾100例,子宫慢性炎症46例,直肠慢性炎症74例,直肠粘膜脱垂42例,严重混合痔39例.65%以上的病人同时具有2种以上症状.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g,枳实、川朴、杏仁、香附各15g,麻仁、白芍各10g,大黄3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

    作者:白玉臣;黄瑞珍;王长来;李鸿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痔术后排便困难160例

    我们将自拟润肠通便汤应用于痔术后排便困难,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0例中,男96例,女64例;年龄15~65岁;痔术后3~6天104例,7~9天34例,10~12天22例.其中肠胃积热124例,气血亏虚36例.方药组成及用法:火麻仁20 g,当归15 g,肉苁蓉15 g,杏仁10 g,酒白芍10 g,大黄10 g,枳实6 g,厚朴6 g,元参12 g,生地10 g,麦冬10 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饭前半小时服.便后肛门疼痛甚者加秦艽、防风各10 g;腹痛胸痞者加木香5 g,炮姜3 g;食后呃逆加陈皮10 g,砂仁5 g;大便出血加槐米、地榆炭、侧柏炭各10 g;临厕努挣乏力,神疲气短者加党参、炙黄芪各15 g,焦白术10 g,去生地、元参、麦冬、枳实.治疗结果:本组160例只用润肠通便汤,未用其它泻下药物,130例服用1~3剂,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0例连服9剂症状减轻.

    作者:柴峰;曹绥平;霍莉蓉;王艳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6例外科治疗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6例均行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近期排便困难均缓解,大便每天1~3次.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仔平;王尤福;朱俊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通过对1个社区和二个村坊18 000人的人群调查,发现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者31例.调查资料:对全体人群询问便秘史,物理检查发现便秘者,然后通过结肠运输试验,测量肛管长度,球囊逼出试验,排粪造影,肛管肌电图等方法确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18 000人中,发现各类便秘377例,占2.1%,通过结肠运输、肛管肌电图、气囊逼出、排粪造影等确诊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患者31例,占便秘8.22%,以结肠慢运输便秘为主伴轻、中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4例;直肠粘膜内套叠为主同时有轻、中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9例;直肠前突为主而又有轻、中度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1例.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2例.通过肛管直肠指诊获得的平均肛管长度分别为:静息相3.12cm,力排相1.76cm,其中有便秘的377例的平均肛管长度为:静息相3.43cm,力排相2.03cm.

    作者:王李华;余耀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伴有痔和子宫后倾的便秘综合征的治疗

    伴有痔和子宫后倾的便秘综合征单纯药物口服很难奏效,必须同时治疗痔疾,配合子宫复位,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已婚女性,全部有子宫后倾,并发Ⅱ期以上内痔、混合痔,排便困难,便秘,部分患者伴排气困难.年龄35~65岁,病程0.5~1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多,并伴有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或便条变细,手助排便等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后倾子宫压迫直肠上,使直肠后仰倒位.3例在直肠上触及游离的附件,2例发现子宫体增大,经B超和会诊确诊为子宫肌瘤,20例伴有直肠阴道隔薄弱部及直肠粘膜前突凹陷.排粪造影示鹅头征及其内存残余钡,有21例出现直肠粘膜脱垂X线征象.

    作者:陈少明;于庆怀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加针刺耳穴压豆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80例

    采用中药内服加针刺耳穴压豆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9例,女19例;年龄均60岁以上,大年龄92岁;病程1~5年87例,6~10年72例,10年以上21例.所有病例均作排粪造影、结肠运输试验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治疗方法:自拟补肾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方,药用肉苁蓉、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何首乌各15 g,熟地30 g,枳壳10 g,甘草3 g.针刺穴取大肠俞、足三里、孔、天枢、上巨虚、肾俞、脾俞,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便秘.期间指导患者摄入一定量的纤维素,每日饮水不少于2 000ml,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蹲厕时间不超过5min,疗程均为3个月.

    作者:葛宗淦;杨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乙状结肠扭转并直肠脱垂1例

    患者男,62岁.以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1天入院.既往有“脱肛”史5年,1年前在天津市第三医院以“冗长乙状结肠扭转梗阻”住院行乙状结肠扭转复位固定术.查体:急性病容,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透示:下腹有液平面,肠管扩张、积气.嘱病人下蹲,肛门外脱出一大型红色肿块,呈圆锥型,表面有层层环形褶皱,粘膜充血,长约5cm,手法按摩复位后指检,直肠粘膜松弛,肛门括约肌松弛.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结肠增粗、扩张、肠壁变薄、乙状结肠扭转,将扭转肠管复位后行肠减压,肠管血运好,乙状结肠长约70cm,牵起直肠,切开直肠两侧腹膜和陷凹腹膜,将直肠由骶骨和尾骨前面分离,向下到尾骨尖,将直肠由两侧游离但不切断直肠侧韧带,分离直肠前至前列腺,向上牵紧直肠,以丝线将直肠后壁固定于骶前筋膜,在中线与腹膜切口垂直切开,使腹膜松弛,将腹膜缝于直肠前壁,消除陷凹,后缝合直肠两侧,然后将乙状结肠切除约40cm,行端端吻合,盆腔放置引流管.术后诊断:冗长乙状结肠扭转并直肠脱垂.术后痊愈出院.半年后复查未复发.

    作者:关文璞;孙清河;张永强;左玉松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以便秘为首发症状的结直肠肿瘤12例

    结直肠肿瘤以便秘为首发症状者少见,今报告12例,占同期527例结直肠肿瘤的2.28%.临床资料:12例中男4例,女8例;年龄23~72岁;病程2周至1年.临床均以便秘为首发症状,合并间歇性腹胀、腹痛9例,便次增多和偶有脓血便各4例.均有口服缓泻药物史.经钡灌肠和/或直肠、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确诊8例,直肠指诊及病理确诊2例,术中确诊2例.12例中误诊8例,其中误诊为习惯性便秘4例,肠粘连2例,肠结核1例,痔1例.肿瘤部位:左半结肠3例,直乙交界处5例,直肠2例.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例,粘液腺癌1例,结肠粘膜下血管瘤1例,腺瘤样息肉伴不典型增生1例,结肠腺瘤伴肠套叠1例.

    作者:李贵信;李慧;许学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假性肛门失禁13例诊治体会

    通过对13例假性肛门失禁原因及诊治结果分析,提高了对便秘引起反常性腹泻的认识,减少了误诊、误治.临床资料:本组13例,其中儿童5例,成人8例;患病时间9天至4年不等.儿童发病无明显诱因,成人患者则多因肛门直肠手术所致.所有患者肛门不自觉地流出大便或粪水,自觉肛门无约束作用或大便次数多,量极少,肛门矢气频繁,肛周潮湿并有糜烂、破损,大便污染内裤.治疗方法:直肠指诊,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好,直肠内有大量干结大便,确定系假性肛门失禁.用温热生理盐水加液体石蜡灌肠,同时服缓泻剂;如肠道内粪石嵌塞者在局麻下将其取出,然后灌肠,服缓泻剂直至大便通畅为止.清洗肛周,中药坐浴,换药.补液、抗炎、支持疗法,同时继续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作者:唐学贵;杨勇军;李敏;李兴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加西沙必利治疗老年虚秘158例

    采用中药内服加西沙必利片治疗老年性便秘158例,男78例,女80例;年龄50~78岁;病程2~20年.血虚型32例,气虚型41例,阴虚型28例,阳虚型24例,气血两虚型33例.药物组成及用法:郁李仁、玄参、麦冬各30g,麻仁、蒌仁各20g,杏仁、桃仁、枳实、肉苁蓉、紫菀各15g,甘草6g.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各60g,党参15g;阴血虚者加当归10g、熟地15g;阳虚者加牛膝15g、熟附片10g;腹胀者加厚朴、柴胡各10g;纳差者加半夏、莱菔子各15g;便血者加槐花、地榆各15g.上药加水500ml,煎20~30min,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早晚两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用1~4个疗程.同时口服西沙必利片,每次10mg,每日2次,早餐前及晚睡前口服.

    作者:朱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助便加压试验的临床应用

    我们对直肠前突患者进行了大量的治疗对比,设计研究了助便支架,在取得必要的生理数据后,将助便支架应用于临床工作,即直肠前突行排粪造影时配合助便加压试验,使效果更为满意.助便支架及用法:助便支架为合成树酯制作,由前阻板、下阻板及手柄组成.前阻板为长半椭圆状,下阻板为短舌状.使用时,将避孕套套在前阻板上,将其放入阴道内,在进行排便造影的同时,通过手柄调节前阻板使其贴在阴道后壁,排便时推压手柄,进行助压试验.

    作者:白晓刚;夏曙光;柳玉玺;王强;于广庆;高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针刺加中药内服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症所致便秘26例

    采用针刺加中药内服治疗内括约肌失弛缓症致顽固性便秘2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内括约肌失弛缓症4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男3例,女23例;年龄27~56岁.单纯性内括约肌失弛缓症10例,合并直肠前突(Ⅰ~Ⅱ度)6例,合并痔9例,合并肛裂1例.对照组17例,男2例,女15例;年龄26~60岁.单纯性内括约肌失弛缓症7例,合并直肠前突(Ⅰ~Ⅱ度)8例,合并痔4例,合并肛裂1例.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润肠方(黄芪20 g,白术、何首乌、枳实、白芍、肉苁蓉各10 g,肉桂6 g,甘草3g)煎汤早晚分服,并针刺长强、白环俞、孔、承山等穴,针刺用补法,每日1次,期间指导患者摄入一定量的纤维素,每日饮水不少于2 000ml,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次蹲厕时间不超过5min.对照组每日晨起排便前20min将2%奴夫卡因10~15ml灌入直肠内,对精神紧张、抑郁病人可用镇静剂.

    作者:杨楼;葛宗淦;葛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普瑞博思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普瑞博思(Prepulsud)是一种新型全胃肠道促动力药,近两年用于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60岁,病程>1年.排便间隔≥24h,大便干结.排除结肠、舡门病变及药物所致便秘. 用药方法: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Prepulsud片,10mg,每日2次,分早晚服.逐渐减少或停止使用其它促泻剂.疗效标准:停用其它促泻剂,每天或隔天排便1次,无痛苦者为有效;用药2周仍不能停用促泻剂者为无效.结果:30例中1周内有效13例,1~2周有效11例,总有效率90%,3例无效者年龄均>75岁,病程>10年.但停药后有2/3的病例恢复原状.

    作者:贺道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注射环缩术治疗老年直肠脱垂88例

    笔者对老年人直肠脱垂,采用直肠周围硬化剂注射、肛门环形紧缩术治疗,经88例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8例,女40例;年龄59~78岁;病程4~18年.直肠脱垂2.8~8.8cm,自行还纳21例,手托还纳67例.合并气管炎28例,便秘24例,慢性肠炎18例,直肠壶腹明显膨大12例,前列腺肥大12例,直肠息肉3例.经单纯环缩术治疗26例,注射治疗38例,未曾治疗的24例.本组直肠脱垂患者脱出物均呈淡红色,触之较厚,有弹性,脱出物长的呈圆锥形,表面有环状粘膜皱襞,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

    作者:邵仁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便秘的证治体会

    便秘指排便间隔延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者.临床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现将近年来之临证体会介绍如下.1热秘即古之阳秘也,患者多素喜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致胃肠积热,积热上蒸,浊阴不降,热盛伤阴,肠道干涩而成热秘也,临床上为常见.多伴见小便短赤,面红心烦,或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拒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当清热润肠,以通其秘,常用张仲景之麻仁丸治疗.方中以大黄、麻仁泄热润肠通便为主,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枳实、厚朴行气除满,再加白蜜以润肠.大便坚硬者加芒硝以软坚散结,泻热通便;口干舌燥,津亏甚者加生地、石斛、玄参养阴生津;如兼痔疮便血加槐花、地榆;痰热壅肺加黄芩、瓜蒌仁清肺泄热.

    作者:吴荣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