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晶;黄熠
采用移位挂线法加细胞生长肽(bFGF)治疗肛周脓肿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6~46岁.双侧坐骨直肠窝脓肿,经深部括约肌上方1例;右前侧方低位脓肿合并高位肌间脓肿1例;左前侧方低位脓肿,内口在齿状线上2例;余距肛管1.0cm,左前侧方1例;右前侧方2例低位脓肿.
作者:孙寿昌;杨东升;吴丽梅;陈凤;郭桂玲;李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探讨辨证配膳对直肠癌病人食欲恢复、生活质量的影响,将60例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个体化辨证配膳,对照组按病人口味、嗜好指导采用清淡、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饮食.结果显示,治疗组食欲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辨证配膳能够改善直肠癌病人食欲,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diaocha shiyan yanjiu调查实验研究杨旭峰等.不同年龄结肠癌患者癌胚抗原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05,21(1):11.刘玉林等.多层面螺旋CT结肠仿直内镜的实验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9.李学锋等.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肛门直肠动力学与精神心理因素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128.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骶前低位肿瘤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骶前低位肿瘤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切除,其中2例经腹部协助.囊肿5例,畸胎瘤4例,脂肪瘤2例,脂肪肉瘤1例,神经纤维瘤4例,神经鞘瘤1例,直肠癌术后盆底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切口无感染,伤口Ⅰ期愈合,术后3~8d出院.结果表明,经骶尾部入路手术治疗骶前低位肿瘤,可彻底清除肿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罗东林;张胜本;刘宝华;何渝军;陈金萍;付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的病例,除1例合并肠穿孔行二期手术外,74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出现并发症13例,均痊愈出院.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的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适当掌握适应证,采取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一期切除肿瘤和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相阳;孙永信;张彤;吴凌云;李元龙;王一祺;孟涛;徐后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探讨大肠癌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回顾性总结10年大肠癌患者388例,其中误诊156例(40%),误诊年龄22~87岁,平均51岁,误诊时间15天至3年.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痔疮,胆囊炎,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妇科盆腔肿瘤等占98%以上.减少误诊措施:(1)提高对大肠癌警惕性;(2)按医疗操作规范行直肠指检;(3)多次粪便隐血试验检查;(4)结合气钡结肠造影及结肠镜检;(5)提高对高危人群随防监控;(6)在外周血中检测CK19、CK20提高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何成全;田井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探讨大肠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5例,捷径手术Ⅰ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1例,Miles术3例,Hartmann术2例,单纯造口3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2例(左半结肠).结果表明,早期诊断大肠癌是防止肠梗阻的关键,只要掌握手术适应症,重视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对大肠癌性肠梗阻(包括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作者:侯晶;黄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探讨伴有肠梗阻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安全有效新方法.对伴肠梗阻47例大肠癌病人术前采用自拟通腑洁肠汤口服导泻清洁肠道,术中观察肠道清洁效果.肠道清洁程度达到优(Ⅰ级)39例,良(Ⅱ级)6例,一般(Ⅲ级)1例,差(Ⅳ级)1例,优良率95.7%.结果表明,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伴有肠梗阻的大肠癌有较好的导泻和肠道清洁作用.
作者:王崇树;魏寿江;王倩;赵国刚;石刚;王攀;杜江;何一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65岁.间歇性便血、便后滴血6年,行内痔注射治疗11d,阴道流大便3d.患者因6年来间断便血,间断服用消炎药物治疗,症状时好时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内痔,11d前行消痔灵内痔局部注射治疗,8d后出现阴道不能控制的排便、排气,肛门排便困难疼痛,同时尿频尿痛.既往有便秘病史.查体见阴道有少许大便溢出,阴道后壁距会阴部约2.0cm处有0.5cm×0.5cm大小的溃烂漏口,周围红肿压痛.肛内探查见直肠前壁距肛缘约3.0cm处有溃烂可通入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行阴道内碘伏换药,抗炎,肛内灌肠冲洗,治疗期间进食流质等治疗,住院15d痊愈出院.
作者:张兴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总结经腹阴道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经验和体会,对行经腹阴道低位直肠癌保肛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70min,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发生率5.3%,术后平均随访时间73个月,局部复发3例,发生率7.9%.结果表明,经腹阴道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甘雨;张涌泉;许景洪;李立志;梁荣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采用4点式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9~55岁;病程4~20年.以环状静脉曲张性为主48例,以结缔组织性水肿为主12例,其中痔核上合并腺瘤2例.
作者:范月波;安文秀;王艳;梁启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探讨高龄大肠癌的手术问题,对42例70岁以上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手术原则和手术方法,其中Miles术11例,Hartmann术9例,经骶尾入路局部切除吻合术5例,Dixon术4例,结肠区段切除3例,左半结肠切除3例,右半结肠切除4例,经肛门切除1例,姑息性横结肠造口2例.术后死亡1例,其余均好转出院.结果表明,高龄患者的年龄因素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灵活选择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病死率.
作者:付亚平;尹伯约;党德胜;马元忠;尹振琳;李旭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们采用V形切除、剥离外痔到齿状线以上,结扎2/3内痔加注射的手术方法治疗重度混合痔328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范学顺;王晏美;李辉;郑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笔者将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用于肛门病手术后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6例,女142例;年龄1d至80岁.痔104例,肛裂82例,肛瘘92例,直肠息肉4例,肛门完全及不全闭锁5例,肛乳头状瘤6例,肛门尖锐湿疣5例.
作者:何喜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笔者采用手术加用中药调理治疗直肠前突20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女性,36~58岁,病程6~25年.直肠指诊:肛管上端直肠前壁扪及凹陷的薄弱区,用力排便时该区向前突出成袋状,直肠壶腹部常有粪便滞留,直肠黏膜松弛,随排便动作下移.排粪造影检查:直肠下端前壁呈囊袋状突向前方.直肠前突陷窝深2cm 8例,3~4cm 6例,>4cm6例.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套叠18例,单纯前突2例,盆底下降15例.结肠慢传输试验:本组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乙直部滞留征.
作者:江小波;丘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后正中纵切横缝加皮桥切断剥除桥下静脉团,横行切断多系皮桥行对端缝合的方法治疗环状混合痔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男,69岁.30年前因口腔、会阴溃疡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塞氏病,经内科治疗后临床痊愈出院.以后长期服用甲基强的松龙,并因白塞氏病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治疗.
作者:宋平亮;周志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直肠癌190例曾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病例资料:190例中男110例,女80例;年龄22~83岁.40岁者114例(60%),<40岁者76例(40%),其中30岁以下者16例(8.4%).肿瘤距肛缘8cm以内148例(77.8%),8cm以上42例(22.2%).
作者:时述库;宋修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痔瘘熏洗剂是我科研制的经验方,用于治疗内痔脱出、炎性外痔、肛裂、肛门肿痛、便血、肛门瘙痒等,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冰;刘瑞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采用外剥内扎、线形切除、V形外切内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20~70岁;病程3~40年.其中伴血栓外痔16例,内痔脱出27例.
作者:陈龙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