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付皓;王晓林;吴莉娟

关键词:肛周脓肿, 浮线引流, 高位置管
摘要:为探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疗效,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的60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是一种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安全有效术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痔疮散熏洗坐浴用于肛周脓肿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为观察痔疮散熏洗坐浴在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将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痔疮散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1∶5000 PP液坐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应用痔疮散熏洗坐浴可以明显减轻创面疼痛.

    作者:那缤文;王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PPH结合挂线术治疗重度痔及防止术后肛门狭窄的研究

    为探讨双PPH治疗重度混合痔时应用挂线术防止肛门狭窄的疗效,将3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1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行双PPH治疗时应用挂线术防止肛门狭窄,对照A组(双PPH加纵切横缝吻合口松解术)、对照B组(单纯双PPH治疗)均未应用挂线术,然后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0 vs 54%、75%,P<0.01).结果表明,双PPH同时应用挂线术防止术后肛门狭窄疗效显著,避免了肛门狭窄的发生.

    作者:梁伟成;杨吉水;黄锦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法用于痔术后临床观察

    自2012年以来,我院将山东信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N-X肛周多功能熏洗仪应用于痔术后患者25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痔术后患者252例中,男139例,女113例;年龄18~74岁.

    作者:朱士红;刘同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会阴直肠瘘1例报告

    患者女,26岁.以“肛旁漏气漏便,反复发作26年”入院治疗.入院诊断:会阴直肠瘘.入院时症见:肛旁漏气、漏稀便,无便血及痔核脱出等症状.平素排便每日一次,否认黏液脓血便.专科检查:肛门外形整齐,大阴唇后联合左侧会阴部约1cm处见一纵行裂口,2.0cm×0.8cm,色淡红.指诊:食指纳肛,以探针经外口向肛内探查瘘道,探针由齿状线上内瘘口探出,双合诊瘘管质硬,无疼痛,无脓液溢出,肛内进指6cm以下未及硬性肿物.肛门镜检查:前位齿状线上见一内瘘口,色深红.

    作者:赵银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骶尾部藏毛窦的手术治疗近况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多发于臀裂和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其治疗方法日益增多,涌现出许多经典术式和改良术式.本文综述目前对骶尾部藏毛窦进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概况.1 切开或切除引流二期缝合术对于感染严重者,如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应先切开引流及抗感染治疗,待炎症减退或缓解后,再行切除及切口缝合术.但切开引流只能达到引流排脓目的,仅用于局部有脓肿形成的病例.对不伴感染的病例需采用病灶切除和创面敞开引流或一期切除缝合术.

    作者:陈伟伟;谷云飞;陈邑歧;朱秉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整形术与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治疗环状痔的疗效比较

    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我科采用选择性外剥内扎加黏膜桥整形术治疗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并与选择性外剥内扎加皮桥整形术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将10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9岁,平均病程11年.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8岁,平均病程10年.

    作者:张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直肠前突的治疗进展

    直肠前突(rectocele,RC)亦称直肠前膨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自觉有排便不尽感等,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是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疝,又称阴道疝.现将近年来国内外RC的各种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孙欣华;孙昱;殷克;张磊;杨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PH治疗重度痔108例疗效观察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患者10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2例,女46例;年龄35~78岁,平均55岁;病程5~30年,平均15年.患者均有内痔脱出,其中Ⅲ期内痔61例,Ⅳ期47例.

    作者:刘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在肛裂术后的临床应用

    为观察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在肛裂术后的应用价值,将发生于肛门后正中位的68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肛裂切除术,治疗组术后每天用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每天用1:5000PP液熏洗坐浴,术后统计创面愈合时间,并观察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出血及水肿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肛门疼痛、出血、水肿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七叶硝矾洗剂熏洗坐浴应用于肛裂术后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出血及水肿.

    作者:孔维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纵切后位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

    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我科采用肛肠多功能检查治疗仪行纵切加后位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患者4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1例,女259例;年龄16~65岁,平均36岁;病程6个月至32年.伴前哨痔、肛乳头肥大301例,皮下瘘54例.其中后位肛裂246例,前位159例,侧位15例.

    作者:何志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肛门熏洗剂配合京万红软膏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的临床观察

    我们将肛门熏洗剂配合京万红软膏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2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7例,女79例;年龄10~85岁,平均44.1岁;病程7d至35年,平均4.7年.其中混合痔177例,内痔3例,肛瘘29例,肛裂10例,肛周脓肿2例,肛周湿疹3例,肛门尖锐湿疣2例.

    作者:王志良;胡灵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用于肛肠病手术509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对肛肠科常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施行小剂量腰俞穴麻醉成功后的509例肛肠病患者在行局部麻醉时的疼痛程度、麻醉完成后术中的疼痛程度,并分别进行评分.术中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显示,509例患者在施行腰俞穴加局部麻醉过程中均达到了基本无痛,整个手术中完全无痛.21例患者行腰俞穴麻醉后出现轻微头晕,均未出现其他麻醉不良反应.术后有24例出现尿潴留,发生率为4.7%.结果表明,小剂量腰俞穴麻醉加局部麻醉既无单纯局部麻醉的疼痛,又无神经阻滞麻醉的不良反应,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适于在肛肠科常规手术中应用.

    作者:牛婧;罗碧华;闫海金;陈晶晶;谢远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为探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疗效,回顾性研究分析采用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治疗的60例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肛门功能均正常.结果表明,多切口浮线引流加高位置管术是一种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安全有效术式.

    作者:付皓;王晓林;吴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32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混合痔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作者:王德武;全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探讨通过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及直肠排粪造影检查评价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对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200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进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与直肠排粪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肛肠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能准确地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为临床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作者:段文慧;鲁明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耳穴贴压法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

    为观察耳穴贴压法对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效果,将80例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化疗当天给予耳穴贴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NCI分级标准对80例患者化疗期间每天的恶心、呕吐、食欲分级进行记录.结果显示,治疗组恶心程度、呕吐程度、食欲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法能明显降低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程度,疗效满意.

    作者:王小英;王晨霞;郭晓林;李燕;陈玲娟;周雪梅;张维胜;杜斌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隧道成型术治疗蹄铁型肛瘘的临床观察

    分别采用隧道成型术与瘘道切开术治疗蹄铁型肛瘘,术后观察其临床效果,评估隧道成型术的优劣.将蹄铁型肛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隧道成型术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瘘道切开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相关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显示,86例肛瘘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在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评估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隧道成型术治疗蹄铁型肛瘘具有术后疼痛轻、愈合快、肛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岳滨;胡占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脾肾同治法治疗盆底痛疗效观察

    为探讨盆底痛的治疗方法,将78例盆底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脾肾同治法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谷维素和多塞平口服治疗.经30d治疗观察,治疗组治愈率51.3%(20/39),总有效率92.3%(36/39),髂骨尾骨肌痛性结节消失率15.4%(6/39);对照组治愈率7.7%(3/39),总有效率35.9%(14/39),髂骨尾骨肌痛性结节消失率2.6%(1/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疼痛症状复发率为35.0%(7/20),对照组为66.7%(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中医脾肾同治法治疗盆底痛疗效显著.

    作者:刘百羽;李军艳;刘林;蒲文红;牛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EPH治疗中重度痔40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痔上黏膜环形错位套扎术(EPH)治疗中重度痔的疗效,将65例中重度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EPH治疗,对照组25例行PPH治疗.治疗组中以出血及3处以下痔脱垂(脱出痔核≤3个)症状为主的患者只行一次EPH,痔环形脱垂患者(脱出痔核≥4个)行二次EPH;对照组痔环形脱垂患者行PPH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9例(97.5%),对照组治愈24例(96.0%).术后随访半年,治疗组术后痔核回缩不全1例(2.5%),复发1例(2.5%);对照组痔核回缩不全2例(8.0%),复发1例(4.0%).治疗组患者术后无肛门狭窄、出血等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狭窄2例,出血2例.结果表明,EPH治疗中重度痔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操作简单,费用低,无需住院及麻醉,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可重复操作.

    作者:张春泽;付文政;贾岩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AIDS患者与HIV感染者合并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分析

    为研究艾滋病(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缺陷程度合并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50例AIDS患者与HIV感染者合并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检测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不同,分为AIDS患者组23例(CD4≤200/μl)和HIV感染组27例(CD4>200/μl),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IDS患者组的CD4 T淋巴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HIV感染组(P<0.05);AIDS患者组15例合并其他感染(15/23,65.2%),8例形成肛周巨型尖锐湿疣(8/23,34.8%),其中2例发生癌变.AIDS患者组手术切除肛周尖锐湿疣后3个月内有8例复发(8/23,34.8%);HIV感染组6例合并其他感染(6/27,22.2%),1例巨型尖锐湿疣(1/27,3.7%),术后3个月内4例复发(4/27,14.8%).结果表明,AIDS患者容易形成巨型尖锐湿疣而且容易发生癌变,容易合并其他感染.电刀彻底切除病变结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司炎辉;黄朝刚;刘保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