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岳清;李富强;高艳萍
为观察自拟芍乌汤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自拟芍乌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补脾益肠丸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0周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自拟芍乌汤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邓泽潭;邓卫卫;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弧形切割器治疗直肠前突患者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3~61岁,平均41岁;病程4~28年,平均11年.其中依赖泻药排便7例,手助排便3例.直肠前突深度2.5~4.5 cm.前突部位位于阴道下1/3者11例,阴道中1/3者1例.术前排粪造影均见“鹅头征”.术前均排除慢传输型便秘、耻骨直肠肌肥厚等.
作者:余洪艳;韦俊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比较使用结肠水疗仪联合中药多次保留灌注与单纯使用结肠水疗仪常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1 5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结肠水疗仪清洁肠道后联合中药多次保留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结肠水疗仪常规肠道水疗.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结肠水疗仪清洁肠道后联合中药多次保留灌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结肠水疗仪常规肠道水疗法.
作者:商健;侯松涛;周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挂浮线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19~70岁;病程8个月至26年.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28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2例,蹄铁型肛瘘18例.肛瘘外口2~9个;有2个肛瘘内口者30例,1个肛瘘内口者38例.全部为复杂性肛瘘.
作者:吕继承;迟建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探讨治疗肛周脓肿的方法与技巧,克服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易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对1 00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施行一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显示,均一次性治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期切开挂线术是治疗肛周脓肿比较理想的方法,该法减轻了患者痛苦,加快了创口愈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武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由于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软组织因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致.本文就肛周脓肿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作一分析,探讨肛周脓肿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临床资料:154例肛周脓肿患者,送脓液细菌培养106例,男86例,女20例;年龄62 d至73岁,平均(37.3±13.8)岁.
作者:王万里;全大祥;邓台燕;曾国剑;武乃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将83例中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水肿程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水肿程度、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TST联合皮赘弧形切除术是一种治疗中重度混合痔简单、有效、恢复快的新术式.
作者:谭星;百合;陈战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平窦膏外用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将80例肛隐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平窦膏注入肛内治疗,对照组采用九华膏注入肛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4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平窦膏治疗肛隐窝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光华;吴云翔;李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患者男,42岁.因“肛内坠胀疼痛不适4d”入院.入院中医诊断:肛痈(火毒蕴结证).西医诊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混合痔.肛门直肠B超:肛门右侧7~11点位距肛门2.1 cm处探及4.4 cm×2.6cm的囊性包块,呈半环状,透声差.考虑肛门右侧囊性包块(多考虑肛周脓肿).血常规:WBC 11.1×109/L,N 78.8%.入院当天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周瘘道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作者:陈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是以甘温为主的培中举陷之名方.临床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为辨证要点,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自2012年9月以来,王吉侯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肛肠疾病,如内痔出血、慢性腹泻、肛瘘术后发热、肛瘘术后创口久不愈合、混合痔术后便秘等,均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郭红平;孔维民;龚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中药药线联合橡皮筋双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6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先用自制中药线挂线,再联合橡皮筋双挂线,配合清洁换药;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橡皮筋挂线配合清洁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2.4±2.6)d,对照组(34.5±2.2)d;治疗组治愈率94.4%,对照组治愈率83.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药线联合橡皮筋双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轻对肛门功能的损伤.
作者:尹国平;王跃;王艳;李振宇;王美琴;岳豪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电火针治疗寒湿积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40例该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电火针隔日治疗1次,疗程2周;对照组采用中药补脾润肠丸口服,每次6 g,每日2次,疗程2周,并对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及肠镜下肠黏膜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镜评分比较,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电火针治疗寒湿积滞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爱龙;程洪权;崔雅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内痔结扎悬吊消痔灵注射及外痔切扎术治疗以内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2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8例,女87例;年龄21~72岁;病程0.5~22年.其中环状混合痔内痔Ⅱ期88例,Ⅲ期72例,Ⅳ期55例;并发肛裂14例,肛乳头肥大28例,便鲜血56例.
作者:韩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我们自2013年引进深圳安保公司生产的All5000C型笑气吸入镇静镇痛设施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门部疾病手术636例,复杂性肛瘘、环状痔、复杂性肛周脓肿、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进行术后换药、冲洗、紧线、扩肛操作998例次,其中男538例次,女460例次;年龄13~92岁.
作者:成宝燕;王民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七叶硝矾洗剂配合智能肛周熏洗仪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疗效,将混合痔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七叶硝矾洗剂配合智能肛周熏洗仪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000 PP液坐浴.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重度肛门水肿发生率治疗组(11.4%)低于对照组(72.9%)(P<0.01);Ⅱ、Ⅲ级疼痛发生率治疗组(20.0%)低于对照组(78.6%)(P<0.01).结果表明,用七叶硝矾洗剂配合智能肛周熏洗仪可更好地减少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疼痛,促进创口愈合.
作者:尹可建;尹春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主管道挂实线、侧管道挂虚线治疗半蹄铁型肛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病程6个月至5年.管道长8~12cm,其中手术2次者1例,手术1次者2例,其他无肛瘘手术史.治疗方法:患者取患侧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从前方的外口向后方探查,若行程过长可适当切开前方的管道,探至肛门后方肛尾韧带处,由后向前做弧形切口(人造外口),切开深度至探查的管道.人造外口距前方的外口留适当的距离不切开,引入橡皮筋,无张力下结扎橡皮筋两端(虚挂).
作者:沙启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观察P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对65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PH,吻合口上端直肠黏膜下柱状注射1∶1消痔灵液,术后给予中药坐浴等对症治疗.结果显示,65例中,治愈30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治愈时间7~15 d.结果表明,PPH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建新;席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2年5~12月,我们将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镇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肛门病术后患者50例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3~77岁.换药方法及结果: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由沈阳绿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l,含盐酸奥布卡因30 mg.换药前5~10 min将盐酸奥布卡因凝胶适量均匀涂于手术创面,换药时采用碘伏消毒创面,自制消炎栓1枚纳肛,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外涂常规换药.本组平均愈合时间(12.3±1.3)d.换药时轻度疼痛33例,中度疼痛17例.
作者:乔鲁冀;张春霞;曾宪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孕产妇痔病的发病率较高,并威胁着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手术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现将近年来临床治疗孕产妇痔病方法报告如下.1 手法还纳法张文惠[1]报道手法还纳治疗产后嵌顿痔,总有效率100%,2d内显效率为71.43%.具体方法:产妇取膝胸位或截石位,待胎儿娩出即用碘伏消毒肛门,用石蜡油外涂痔表面;嘱患者张口呼气,尽量放松腹肌,同时分开臀部,将肛管扩大.
作者:曲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斜面小针刀治疗肛尾外伤疼痛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63岁.骶尾骨X线片未见骨折.均有肛门尾骨外伤史,患者肛内有下坠感或里急后重感,肛尾部疼痛,排便、行走、久蹲坐加重.指诊检查:肛管后部与尾骨尖之间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伴压痛.
作者:朱秀峰;田淇第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