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检测高半胱氨酸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吕军;吕梅;陈思嘉

关键词:糖尿病, 脑梗死, 高半胱氨酸,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49例,非糖尿病组83例,并与健康人对照组58名比较.分别测定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出non-HDL-C.结果 三组间六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并发脑梗死组、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TG水平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T2DM组non-HDL-C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C、TG、LDL-C、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Hcy与血脂无相关性;non-HDL-C与TC、TG和LDL-C呈正相关.结论 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on-HDL-C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T2DM并发脑梗死风险预测以及降糖、降脂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对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川芎嗪对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和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组48只雄性家兔采用灌胃法,给予烈性普通白酒(含体积分数50%乙醇)8 ml/(kg·d),将实验组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3种不同剂量[8 mg/(kg·d),4 mg/(kg·d),2 mg/(kg·d)]的盐酸川芎嗪干预组.另12只雄性家兔设为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以上五组均用药观察至处死为止.于1、2、3、6个月分批处死,用TUNEL法检测各组间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第3、6个月时大、中剂量川芎嗪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骨细胞凋亡数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个月时大、中剂量川芎嗪组与正常组相比较骨细胞凋亡数量已较为接近(P>0.05).结论 一定剂量范围、一定疗程的川芎嗪具有抑制骨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蔡敏;李宏宇;来文兵;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sICAM-1表达的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水平变化及其与代谢各指标、性激素等的相关性,探讨血清sICAM-1水平在PCOS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PCOS患者31例,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血清sICAM-1、性激素、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予达英-3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重复上述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1)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通过达英-35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2)达英-35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及毛发评分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A1/B(apoA1/B)、催乳素(PRL)、体重指数(BMI)明显增高(P<0.01);(3)PCO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BMI、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结论 sICAM-1水平与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达英-35能明显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并能降低血清sICAM-1水平.

    作者:肖丽;蒋凤艳;覃钰芹;黄卡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spKt/V)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干体重、体重指数、超滤量、透析体重下降率的相关性.结果 体重指数、干体重与透析充分性呈负相关(P<0.01),超滤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与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不明显(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体重下降率与透析充分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维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的限制应不同.

    作者:赵洁;赵战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方法 抽取该院心血管内科出院病历935份,选取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病历作为调查资料,调查用药总剂量和用药天数,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 使用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9类15种,其中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的DUI值>1,其余13种药物的DUI值≤1.结论 氨氯地平、福辛普利钠2种药物使用剂量偏大,其余13种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合理.

    作者:韦宁;廖艺;覃净;盘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量注射泵垂直移动后注出率改变小安全移动高度及其对动脉压及心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找出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能避免垂直移动注射泵注出率短时间改变不良影响的泵体安全移动固定方法.方法 对胸心外科60例心脏手术后回到ICU的患者持续使用微量注射泵注入硝普钠,将微量注射泵每次移动(15±5)cm,分2次移动达(30±5)cm的固定高度,移动前和每次移动后持续监测记录患者10 min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移动前与移动2次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波动范围均在82.5~84 mmHg之间,差异不足1.5 mmHg;平均心率均在90.5~92.5次/min间波动,差异在2次/min内,波动范围很小,对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没有造成明显影响.结论 分次垂直移动≤(15±5)cm的高度而到达临床所需固定高度,是对垂直移动注射泵后短时间注出率改变影响小的安全移动高度.

    作者:罗侨端;莫志江;姚锦贞;何静;刘松涛;黄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型毒品与HIV/AID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新型毒品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新型毒品能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促进HIV的复制,从而增加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感染的风险.新型毒品还能对HIV/AIDS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结果 及治疗等产生影响.该文对新型毒品与HIV/AIDS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向绍密;农幼丰;周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2~2012-03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的45例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h内37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转律率为82.22%(37/45),平均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余未转复的8例心室率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平均心室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用药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控制心力衰竭并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且能转复部分患者房颤.

    作者:陈祥文;牙桂林;韦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0-01~2011-12该院施行的2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78±36)min,术中出血量为(335±68)ml,均未需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10.2±1.3)d,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安全可靠,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预防大出血和防止周围临近脏器热传导损伤是手术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宁海波;刘雷;卢海明;李向红;蒋水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水平对增加SLIT的安全性显得非常重要.该文就影响SLIT安全性的因素如治疗环境、护理人员素质、患者因素、随访制度、用药指导等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SLIT的安全性.

    作者:李凤提;张月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该院2009-10~2012-10行磁共振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心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综合治疗.分析两组干预后的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3%,33例患者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并取得了良好的图像效果,2例出现严重恐惧症状而放弃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6%,明显低于干预组(P<0.01).结论 采用科学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症状,帮助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

    作者:李庆明;吴维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肛裂内括约肌切断术的研究进展

    肛裂是肛肠外科常见、多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但是此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利弊,该文简述近年来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研究进展.

    作者:莫树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P患者(观察组)11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AP患者(对照组)116例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胆结石(70例,63.6%);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两组发生重症胰腺炎共5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重症胰腺炎突出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28.6%),休克6例(17.1%),肾功能不全5例(14.3%).结论 老年AP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的特点,积极内科综合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扬;罗咏萍;陈忠华;李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16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Bmi-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并研究其与p16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Bmi-1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NSCLC组织中Bm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Bmi-1与肿瘤癌组织的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SCLC组织中Bmi-1和p16表达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Bmi-1在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钧生;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尿砷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毒类金属,砷过量会危害人类的健康甚至致癌.选择适当、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 是现代痕量分析技术取得重大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痕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砷斑法、分光光度法、催化极谱法、原子吸收法、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并展望了联用技术在砷形态的分离和测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覃利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01~2011-12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两组均于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产妇常规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而实验组则在术毕清除阴道积血后肛塞米索前列醇400 μg,深度达4~5 cm.观察两组术后2 h、24 h阴道出血量以及用药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控制糖尿病足患者血糖及感染,同时采取监测血糖、观察病情、饮食护理、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69例糖尿病足患者除2例行截趾、截肢术外,痊愈56例,有效11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治疗和康复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志梅;蒋莉燕;秦伟丽;易凤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超声、CT、MRI/MRCP等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病例,统计分析超声检查、CT检查、MRI/MRCP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分型、血管侵袭、转移等方面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CT检查、MRI/MRCP检查比超声检查的正确率高.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戴磊;卢庆凯;董刚;李永胜;晁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脑梗死患者检测高半胱氨酸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高半胱氨酸(Hcy)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3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伴有T2DM分为T2DM组49例,非糖尿病组83例,并与健康人对照组58名比较.分别测定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出non-HDL-C.结果 三组间六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并发脑梗死组、非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TG水平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T2DM组non-HDL-C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C、TG、LDL-C、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脑梗死患者的Hcy与血脂无相关性;non-HDL-C与TC、TG和LDL-C呈正相关.结论 T2DM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Hcy、non-HDL-C水平显著升高,可以作为T2DM并发脑梗死风险预测以及降糖、降脂治疗效果评估的指标.

    作者:吕军;吕梅;陈思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6例分析

    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疾病出现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妇产科疾病诊断质量.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1-03~2012-03收治经临床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且均采取手术治疗方式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时证实为妇产科疾病,并在第一时间采取了相应的对症治疗和处理,包括卵巢修补、盆腔引流冲洗、宫外孕手术及卵巢囊肿切除等,经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 在临床诊断中,由于急性阑尾炎与妇产科疾病其临床症状非常相似,较容易发生误诊情况.因此,必须加强诊断过程中各种措施,详细地做好各种检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的发生率.

    作者:黎金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体位麻黄碱滴鼻方法对高压氧治疗患者耐受性的影响

    目的 了解高压氧(HBO)治疗前不同的麻黄碱滴鼻方法 对HBO治疗患者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首次行HBO治疗的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均采用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第1、2、3天进舱前予麻黄碱滴鼻,观察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对照组采用平卧头后仰体位,在每侧鼻腔滴1%盐酸麻黄碱滴鼻液3滴.出舱后检查鼓膜,询问患者有无耳胀、耳痛,比较两组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耳胀、耳痛及鼓膜充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HBO治疗的耐受性高于对照组(93.3% VS 86.0%),P均<0.05.结论 HBO治疗前平卧头后仰侧转45°的体位麻黄碱滴鼻,效果好于平卧头后仰体位滴鼻,可减少和预防HBO时耳部不适反应,明显提高患者对HBO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孔磊;陈世强;许立民;宋献丽;黄剑平;樊秋萍;谢金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