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金;刘晓芳;黄艳;卢小菊;谭丽丽;陆叶红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1 6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5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患者58例,发生率为3.5%.不良事件上报率为62.0%,级别为警告事件占1.72%,不良后果事件占20.6%,未造成后果事件占77.68%.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管理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传芬;黄宗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黛力新对女性更年期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女性更年期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雷贝拉唑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黛力新),每组38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汉密尔顿评分,并与更年期健康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汉密尔顿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汉密尔顿评分与更年期健康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女性更年期FD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黛力新,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灿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0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单双分成两组,实验组实施艾灸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对照组口服胃复安或多潘立酮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艾灸可改善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保证营养支持,很好地配合抗结核治疗.
作者:吕露;曾慧频;钟艳华;张敏;陈敬捷;唐平;覃勇新;曾新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外周血细胞学特征.方法 对278例AIDS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贫血、CD4+T淋巴细胞<200 个/μL、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的发生率依次是90.2%、84.5%、41.0%、38.4%、10.0%,贫血患者中正细胞性贫血和类型不明确的贫血分别占40.0%、32.6%.结论 贫血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是AIDS患者外周血重要的细胞学特征,常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贫血性质以正细胞贫血多见.
作者:韦善求;苏国生;罗晓璐;苏汉珍;黄婉虹;袁春;罗顺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论文被国内中文期刊收录情况.方法 检索2008至2012年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单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并被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再与我院科教科登记的论文进行核对,分析该院各年份的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该院为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28篇,41篇,84篇,83篇,154篇,总数为390篇.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在0.2以下的79篇,占20.26%,0.2~0.5的175篇,占44.87%,0.5 ~1.0的111篇,占28.46%,1.0以上25篇,占6.41%.2008至2012年发表论文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304±0.276),(0.255±0.255),(0.368±0.258),(0.523±0.291),(0.545±0.298).2008至2012年共195篇被其他文献所引用,总共被引频次为465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9次.结论 2008至2012年该院在国内发表的被中文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影响因子逐年提高,但总体的论文质量仍不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善.
作者:董文逸;文乐敏;葛利辉;覃亚勤;韦彩云;陈锦超;吴锋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72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急诊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00±1.50)d和(21.00±1.00)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急诊治疗总有效率达94.44%,高于对照组(69.44%),失败率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呼吸及PaO2、PaCO2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柏星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建立模型统计分析,预测医院2014年、2015年各季度出院人次,为医院的科学决策和资源合理调配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依据某医院2009至2013年出院人数,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结合小二乘法建立趋势季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趋势季节回归模型YC=7655.65+ 1742.60t,预测值=季平均预测值×各季的季节比率.结论 趋势季节模型简便易行,预测效果好,可为医院评估医院季节性工作效率、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者:梁海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抑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护理组与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单纯西医护理组患者给予一般西医护理,中医结合护理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在孕晚期与产后六周分别进行抑郁状况评价.结果 与单纯西医护理比较,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较为明显(P<0.05);从产后抑郁率来看,两种护理方式均有干预效果,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护理.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广西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生存率,为疾病预防、医疗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院2008 ~ 2013年住院死亡患者有关资料,分别从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疾病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年间,住院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住院平均病死率为2.29%,死亡病例中住院天数为1天者占21.70%,男性多于女性,61 ~ 80岁年龄段患者病死率高,占总病死率的72.95%.死因中的前3位疾病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加强院前检查治疗,加强前3位死因的疾病预防工作,才能降低住院患者病死率.
作者:黎芳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次性真空采血器或真空采血器由真空采血管、采血针、持针器三个部分组成.真空采血管在生产过程中预置了一定量的负压,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由于采血管内的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预置了各种添加剂,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真空采血器作为临床血液快速准确采集器,具有安全、密闭、转运方便,头色不同易于分辨等优点,是对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式的革命性创新.
作者:曾慧频;钟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加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58例,治疗期间给予精心的临床观察与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58例中21例病情危重,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56例经及时对症处理与护理,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17 d,平均(8.2±1.3)d,未出现任何后遗症.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给予科学的监护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百草枯是一种现代农业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的毒性.目前研究认为其主要通过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及因子、线粒体损伤、诱导细胞凋亡、酶失衡等机制对机体造成损伤.急性百草枯中毒现在尚无特效解毒剂,以综合治疗措施为主,如何实施氧疗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曹杰;叶永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至2014年进入冠心病监护病房进行临床实践的危重症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58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人,对实验组护士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培训,两组护士均实施4周多个周期的实习,对两组护士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考核.结果 实验组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教学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护士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P教学法运用于冠心病监护病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中,可使临床带教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能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在其他临床科室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柯艳红;尚琴;许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氢氯噻嗪片用于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110例Ⅱ、Ⅲ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55例)和氢氯噻嗪组(55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氢氯噻嗪组给予氢氯噻嗪片25 mg,早上1次,厄贝沙坦片150 mg,早上1次,观察纳入时和治疗14 d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氨氯地平组和氢氯噻嗪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组比氢氯噻嗪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氢氯噻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408,P=0.016).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氢氯噻嗪片均能降低Ⅱ、Ⅲ级老年高血压,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氢氯噻嗪片作用持续时间长,起效快,降压平稳,容易达标.
作者:林宇彪;宁观林;吴一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明确的降低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目前其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方面.近年来随着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愈加广泛,其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肌毒性和肝毒性方面,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以及如何减少其不良反应仍是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作者:章龙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放疗,观察组给予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转移灶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全身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景胜;吴昱治;陈光;钟海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治疗,10 mg/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E)及内皮舒张功能(FMD)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复发性心绞痛1例;对照组血运重建3例,复发性心绞痛2例.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分别为(3.2±0.3) mmol/L、(1.8±0.1)mmol/L、(2.0±0.2) 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水平为(1.5±0.2)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为(1.9±0.3)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E及F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应用于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较佳,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且应用较为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戢运春;王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指的是激素抵抗、激素依赖性反复发作,且不能耐受激素副作用而难以继续药物治疗的肾病综合征,该病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30%~ 50%,临床药物治疗效果差,而肾脏损害呈进行性加重,临床预后较差,可发展成终末期肾衰竭[1].加强RNS防治研究,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等对该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军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重要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表面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高阳性表达.研究发现整合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胃癌转移、预测胃癌转移潜能、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目前有研究发现,许多整合素亚型与胃癌浸润转移有关,本文就近年研究较热门的几种整合素亚型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马晓洁;王川林;谭榜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便秘患者有效通便的灌肠方法.方法 将108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6例.A组采用从吸痰管注入开塞露灌肠法,B组采用开塞露直接塞肛法,C组采用传统肥皂水灌肠法.结果 A组患者灌肠后排便效果、患者舒适度均优于B、C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从吸痰管注入开塞露的灌肠方法排便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安全可靠,患者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钦清;宁世金;廖永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