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

申小国;郭银燕

关键词:丹参酮ⅡA磺酸钠, 心绞痛,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0例,只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46例,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发作程度、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治疗开始前1天与结束后次日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系列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4例(52.1%),有效18例(39.1%),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45.0%),有效14例(35.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所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孕产妇以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孕产妇以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孕产妇的血糖改善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妊高症、围生期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产妇的血糖水平改善更显著,经对比分析,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初诊妊娠糖尿病孕产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乳腺肿块患者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乳腺肿块患者穿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超声引导粗针穿刺活检的乳腺肿块患者(80例)的组织学、超声诊断资料,于穿刺活检后行开放手术,取病灶组织检查。超声结果按 BI-RADS 分类,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及其灵敏度、特异性。结果:80例患者中成功取材共78例,2例因无法制片而失败,与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符合率为92.25%,诊断乳腺病灶特异性、灵敏度分别为100.00%、89.20%。BI-RADS Ⅲ类多达60.00%,较其他类型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患者穿刺诊断乳腺病灶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超声检查后 BI-RADS 分类能指导Ⅲ类患者穿刺活检。

    作者:胡婉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择取因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综合症患者76例,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用贝克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观察;使用选项法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580例智力残疾患者病情评定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智力残疾患者的致残原因,并做残疾程度评定;为智残患者预防、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80例智力残疾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智力残疾患者的致残原因依次为:脑疾病34.6%,原因不明29.8%,遗传15.2%,发育障碍6.0%,惊厥性疾病5.9%,创伤或意外伤害占5.5%,其他2.9%;各种致残原因导致三级残疾多(36.0%),而创伤或意外伤害致一级残疾较多(34.4%);致残原因在各年龄分布上17?40岁较多。结论:针对脑疾病患者致残率上升的发病趋势,提出了新的思路,预防脑疾病性患者智力残疾,探讨偏远农牧区智残者的早期干预和社区康复,改善智残患者的生存质量,力争得到社会进一步支持和特殊教育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作者:李昌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东北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需矛盾调查

    目的:了解东北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供需矛盾的现状。方法:本文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东北三省、一局(黑龙江农垦总局)范围内进行抽样,共调查了东北三省一局中的8个县、24个乡镇、48个村的5000名农村残疾人。发放调查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样本占东北残疾人总数的1.33%。结果:本文在对东北农村残疾人的康复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东北农村残疾人的康复供给现状和供给水平。结论:本文从残疾人康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切入,总结了供需矛盾。

    作者:姜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调查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的现状。方法:采用攻击行为发生情况感知量表(POPAS)对本市14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其感知的因素。结果:140名研究对象感知发生频率高的5种攻击行为:普通语言攻击(喊叫,咒骂)、身体轻微暴力(推搡,踢打)、被动攻击(易激怒,抵抗)、侮辱性攻击(辱骂)、患者自身轻微暴力(头撞墙等)。性别、职称、工作年限,共同影响对攻击行为感知情况总变异为28%。结论:男护士在感知攻击行为多于女护士,而高职称及超过5年工作年限的护士能更易感知攻击行为。

    作者:吕纪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科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2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初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工作。对两组初产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初产妇产后第3天时 SAS 和 SDS 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初产妇的上述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出院时护理总满意度(91例,98.91%),高于对照组(78例,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给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维护良好的产护关系。

    作者:袁文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药品说明书对医患双方用药的影响

    目的:了解药品说明书对医患双方用药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医生100人,住院患者107例。结果:84%的患者和93%的医生都较全面的阅读药品说明书;70%的患者认为能看懂大部分;医生选择药物依据药品说明书的是77%,依据教科书的是76%;患者重点关注药物的有效期(68%)、不良反应(67%)、注意事项(64%)和用法用量(62%);医生重点关注适应症(86%)、禁忌症(88%)、用法用量(79%)、不良反应(77%);当医生处方与药品说明书不一致时,95%的医生选择的是向患者做好解释,患者选择听医生的是53%,选择再问一遍医生是43%,个别患者选择了停药。结论:药品说明书对医患双方用药的影响较大。

    作者:王玉明;刘炳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麻醉后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手术患者麻醉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麻醉导致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外科手术麻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呼吸道感染情况、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时间、费用等临床结局指标。结果: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率为8.1%,其中男性感染率(7.7%)大于女性(4.8%),年龄大于60岁的感染率(5.9%)比小于60岁的患者高(2.1%);肝胆胰外科手术患者呼吸道感染率高,其次为神经外科,妇产科低;经 x2检验,急诊手术、全身麻醉、麻醉时间超过3 h 以及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高于择期手术、局部麻醉、麻醉时间小于3 h 以及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此外,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 P<0.05)。结论:外科手术麻醉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较普遍,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麻醉时间及方式、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林辉;陶勇;孙婷婷;叶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及随访半年的复发情况。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护理组,肺部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和复发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普通护理效果。

    作者:王立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度洛西汀片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片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片合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患者单用度洛西汀片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6周。采用疼痛量表(MOSPM)、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 MOSPM、HAMD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片合并小剂量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度洛西汀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组合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型毒蕈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组合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型毒蕈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5例肝衰竭型毒蕈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采用以连续性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为主的组合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型毒蕈中毒患者的疗效。结果:16例(64.0%)患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 d,6例(24.0%)患者放弃治疗,3例(12.0%)患者治疗无效死亡;治愈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肝功指标(ALT、TBil)、PLT、凝血功能(PT、INR)好转。结论:组合型人工肝技术治疗肝衰竭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媛媛;赵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人院中自理老年人跌倒原因分析与防范

    目的:通过对老人院中自理老年人跌倒原因的统计分析,为老年人跌倒的风险防范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跌倒不良事件上报表》中的内容,对老人院中的自理老年人二年内发生的37例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人院中自理的471位老年人中,发生跌倒者37例,发生率为7.86%,其中近半数跌倒发生在卫生间,室外跌倒的发生率占跌倒总数的16.2%。结论: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老年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巡视,进一步做好环境安全管理,和老年人共同制定锻炼计划,改善身体状况,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王秀华;辛胜利;尹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选用尿激酶溶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瑞替普酶溶栓药物治疗。溶栓后1 h、2 h,对两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治疗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溶栓后1 h、2 h,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再通率,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益。

    作者:徐洪庆;贾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心理干预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对紧张型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配合心理干预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的改善情况。结果: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焦虑积分、抑郁积分、生活质量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心理干预在治疗紧张型头痛患者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屈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共情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精神科男病房69例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研究组患者增加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主管护师运用共情护理对其进行沟通护理。采用精神科护士观察量(nosie)、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及服药依从性量表对连续住院8周的两组患者进行依从性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共情护理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依从性。

    作者:李修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0例,只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46例,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观察两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发作程度、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治疗开始前1天与结束后次日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系列及血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24例(52.1%),有效18例(39.1%),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45.0%),有效14例(35.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所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其改变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申小国;郭银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患者血浆 MMP-3水平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直肠癌患者术后1月内血浆 MMP-3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6例,分别在术前1 d、术后第1、3、7、14、21、28天采集静脉血,使用 ELISA 法检测血浆 MMP-3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1 d,患者的血浆 MMP-3水平为(15.6±7.9)ng / ml(n =146),术后第1天(21.9±14.8 ng / ml,P<0.0001)、第3天(38.9±21.4 ng / ml,P<0.0001)、第7天(25.2±14.1 ng / ml,P<0.0001)、第14天(24.6±11.3 ng / ml,P<0.0001)、第21天(20.4±10.9 ng / ml,P =0.002)MMP-3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直到第28天(16.3±7.7 ng / ml,P =0.07)才基本降到术前水平。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3周内血浆 MMP-3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

    作者:张中德;李辉;智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50例。单一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为降糖药物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为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单一组为80.00%(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腹泻、腹胀、排气次数增多等不良反应,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格列汀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王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岛市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目的:结合我国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对青岛市近几年护士数量和学历结构进行调查,分析青岛市高层次护理人才社会需求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文献检索的方法,调研了青岛市医疗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护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现状。结果:青岛市护士数量缺口较大(1.77位注册护士/千人),护理队伍的学历结构虽明显升高,但仍明显落后于医生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的发展。结论:近十年来,青岛市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在数量、质量和学历层次上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二、三级综合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从业人员逐年增加,不少医院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相较于大专以下学历的护士,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作者:郭春丽;郭兴科;龙腾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