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晖云;于磊;刘艾芹;杨书彦;刘国平;龚莉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颈动脉硬化,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122例CKD患者按不同分期分为Ⅰ~Ⅱ期、Ⅲ~Ⅳ期、Ⅴ期3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非CKD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血尿酸(SUA)浓度,并采用彩超行双侧颈动脉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CKD组SUA浓度、HUA检出率、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Ⅰ~Ⅱ期、ⅢⅡ~Ⅳ期、Ⅴ期组SUA浓度逐渐升高,HUA检出率也逐渐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UA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P<0.01).Ⅴ期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Ⅰ~Ⅱ期组和ⅡⅢ~Ⅳ期组(P<0.05);HUA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高于非HUA组(P<0.05);SUA浓度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SUA浓度升高,易发生HUA,而颈动脉硬化程度与SUA呈正相关,提示CKD合并HUA患者易发生颈动脉硬化.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硝普钠对预防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硝普钠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9例,分为硝普钠组73例,对照组116例.严格将血压控制到160/100mmHg以下,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死亡例数.结果 硝普钠组和其他降压治疗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死亡例数和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点硝普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再出血的应用中是安全的.

    作者:曾庆鑫;张冲;黄维星;王少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管凝集试验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判断布鲁氏杆菌病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两种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病人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病人的诊断存在显著性差异,RBPT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T.结论 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提高布鲁氏菌病的检出率,对治疗和控制布鲁氏菌病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饶国利;高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弱视儿童的立体视锐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屈光性质的弱视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对182名弱视儿童利用立体视检查图表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从不同类型及不同屈光性质的弱视对立体视锐度影响进统计学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弱视儿童立体视锐度未达正常水平,异常立体视者占75.82%.屈光不正远视性弱视立体视锐度较差.结论 弱视儿童立体视锐度明显低于立体视锐度正常值.对弱视儿童进行弱视训练同时,应进行立体视训练.

    作者:李晨光;李丽娟;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院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目的 报告了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外来器械的管理实践.方法 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外来器械管理小组,实施准入制度,建立完善人员及器械的管理流程.结果 实施外来器械的统一管理,明显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保障了外来器械的安全使用.结论 我院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不仅提高了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也保障了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董慧珍;李芳;潘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赤峰市近年来布氏杆菌病疫情分析

    目的 为了解赤峰市布病现状,掌握疫情动态,能够更好的及时控制布病疫情.方法 查阅多年来布病档案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布病流行范围扩大;病例增加;出现低龄化和非职业化现象.结论 免疫、检疫、淘汰病畜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利;部门协调工作不到位;缺乏健康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等是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作者:红平;李保荣;代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98例椎体结核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98例椎体结核手术患者的护理,制定并实施更加完善的护理计划,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住院日数.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8例椎体结核手术患者,依个体差异以及手术方式的不同,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分别实施各自的护理计划.结果 98例患者全部痊愈,无一例并发症,平均住院日数减少4~5d.结论 对每一位不同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要切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刘秀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手足口病普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临床诊断标准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400例.对照组200例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20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建立临床观察表,分别治疗7天,用药期间每天记录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结束后,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组总痊愈率、显效率以及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退热、促进皮疹消退(P均<0.05)明显优于对照组;次要症候如改善食欲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快速改善病情,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彩生;刘金涛;邓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实时超声造影与18F-FDG PET显像对肝脏肿瘤诊断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与18F-脱氧葡萄糖PET显像(18F-FDG PET显像)两种诊断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142例怀疑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男83例,女59例,对肝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及18F-FDG PET显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检查对恶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42.3%、64.7%和38.6%,对良性病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7%、38.9%、35.3%和61.4%,诊断准确率为59.9%.PET检查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8%、67.3%、78.2%和54.7%,对良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7%、32.2%、21.8%和45.3%,诊断准确率为54.9%.结论 超声造影与18F-FDG PET显像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优势无差别,而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更具优势.应用超声造影和PET/CT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提高肿瘤的检出率,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冯天鹰;刘艳龙;郎瑞;红华;胡高杰;乔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1年呼和浩特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并探讨有效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2011年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夏季为高发时期,集中在6月、7月.城乡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玉泉区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为0~5岁的学龄前儿童.病原学上CoxA16是优势毒株.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性病监测和防治工作.针对流动人口进行重点防控.

    作者:李粉霞;朱浩;齐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达临床获益(CR+PR+SD)的患者3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治疗前、化疗2周期至4周期后疗效达临床获益时,以及患者疾病进展时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将不同时期的TGF-β1和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化疗疗效达临床获益时的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在疾病进展时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较临床获益时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TGF-β1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相关,可作为患者疗效评价以及疾病监测的指标.

    作者:刘永刚;杜晓萍;王剑英;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杆菌病防治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布病防治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果(CEA)、成本-效用(CUA)、成本-效益(CBA)三种评价方法对乌兰察布市2008-2013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经费投入与产出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门诊平均一例布病患者费用472.52元;住院平均一例布病患者费用2 700.71元.2008-2013年乌兰察布市布病防治项目实施后共挽回DALY127480年,共获得1 803个完整生命.挽回GDP损失586 164.5万元,布病患者及时恢复健康,每年将为国家创造财富1 594.6万元.治愈布病避免了因布病造成的个人损失累计15 954.6万元.结论 布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高效用、高效果的策略.

    作者:辛俊清;刘日宏;王宏旺;王振民;靳惠敏;胡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认识水平.方法 对36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岁中青年为主(83.3%),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合并肺结核及其它肺外结核较多(52.8%).临床症状以发热为常见(86.1%),其次是胸痛,胸闷、气促,腹胀、腹痛.以腹腔积液合并胸腔积液较多见(55.6%),其次是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5%).结论 对于有发热、胸闷、气促、腹胀、腹痛的中青年患者应进行胸、腹腔及心包腔B超检查.

    作者:韩卉;王洪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案在医疗保险和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与每个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和理赔医疗费用重要依据的病案,需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概括阐述了其在医疗保险理赔、医疗纠纷中的证据作用.

    作者:洪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学龄期儿童的弱视治疗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0.8者,是儿童常见眼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关键.学龄前是弱视治疗的关键期.但在现实生活中,无斜视情况下通常弱视的患者往往不易被发现,尤其是单眼弱视.另外,学龄期弱视儿童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有别于学龄前儿童.现对我院门诊弱视患者57例学龄期弱视儿童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导管室院内感染与控制措施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使其常规化,制度化.结果 强化了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导管室医院感染,并完善,规范了介入导管室医院感染监控制度及对策.结论 加强导管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严把人流,物流及合理布局是预防和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卢丽敏;李雅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压力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米粉中铜

    目的 探讨米粉中铜的压力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 压力消解,氘灯扣背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 检出限0.05m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9,相对标准偏差2.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8%~103.0%,有证标准物质的测定值在其给定范围内.结论 该法准确度,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是高效、快速、实用的测定米粉中铜的方法.

    作者:代永霞;红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连市金州新区2004-2012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12年大连市金州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大连市金州新区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大连市金州新区2004-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3 874例,年均发病率为49.48/10万,肺结核发病率除2005年发病率低于40/10万以外,其余各年基本维持50/10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20~54岁年龄阶段,占总发病数的63.29%,男女发病比例为2.57∶1;职业主要为家务待业、农民、工人和学生,分别占总发病数的37.82%、14.79%、14.17%和6.20%;发病季节性不明显,但每年的1~2月发病率较低.结论 大连市金州新区肺结核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应严格实施“遏制结核病策略”.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加大病人发现力度,抓好病人归口管理和督导工作,以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作者:刘晓辉;任宝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案例分析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病例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对实际病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将病例教学法引入心内科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平;常培叶;刘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1-2013年包头市个体诊所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包头市个体诊所(包括村卫生室)的消毒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卫生质量和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现场随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包头市个体诊所空气卫生质量、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1-2013年消毒灭菌监测总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趁势:2011年77.63%,2012年79.10%,2013年80.94%.结论 个人诊所存在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不强等问题,为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大个人诊所消毒监测管理力度,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意识.

    作者:刘晓玲;黄宇;王宇梅;蔡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巴彦淖尔市免疫规划工作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巴彦淖尔市免疫规划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制定有关免疫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巴彦淖尔市近几年免疫规划工作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三级网络不健全、工作经费不足、健康教育不彻底等问题.结论 免疫规划工作有下滑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耿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