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永平
目的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询问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8月14日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346例,实查345例,实查率99.71%;医院感染现患率4.06%,感染例次率4.35%;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率33.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56.23%,预防用药率25.77%;泌尿道插管和气管切开等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防控意识,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尽量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性干预,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啟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与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2011年7月~2013年4月入院患者,复诊一次以上、年龄>14岁、都符合进入临床路径[依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白血病学组)]患者48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DA方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予以巩固治疗,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未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得数据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实验组病人感染、出血相对减少,恶心呕吐、贫血,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知晓率明显提高.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2.5%明显少于对照组37.5%(P<0.05,exp<1,其95%可信区间内不含1).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知晓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杨美;韩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因接触二甲基甲酰胺后出现中毒症状去医院就诊,入院时诊断为“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中毒性肝病”,住院后一个月,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增多,胸部CT检查检查提示多发肝脓肿.因病情复杂、难以控制,故多次转院治疗.出现病重、病危情况,后肝部分切除.从疾病的程度和常人的理解能力来看似乎诊断重度中毒比较合理,且不容易与病人及家属发生矛盾.然而通过反复研究和对照GBZ59-2010,GBZ85-2002诊断标准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性中毒性肝病不包含有肝脓肿,而肝脏切除主要由于肝脓肿引起.故不符合职业性中度或重度肝中毒.但肝脓肿确实是在因为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为了更好的做好职业病诊断工作,保护好患者的健康权益,我们在职业病诊断后加上合并症的诊断,终诊断结果为职业性急性轻度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职业性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合并肝脓肿、末梢胆管扩张、继发感染.并告知患者做劳动能力鉴定,病情程度可以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得到反应,后得到病人的认同和理解.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职业病诊断的过程中,认真研究、反复对照并严格执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意义.
作者:何小红;沈海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谯城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安全与卫生状况,针对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饮用水卫生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水利等部门进一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各乡镇有代表性水源水,以及农村安饮用水工程的水源水,末梢水进行检测,采用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农村饮用水枯水期合格率为41.18%丰水期合格率为36.76%.结论 农村水源水及水质卫生状况差,重金属超标,氟化物超标.农民饮用水卫生条件有待改善.
作者: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该病.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发病率在我国仅次于宫颈癌,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的 对化疗中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心里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与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减少化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立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文拉法新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干预组(常规治疗加文拉法新),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分别于入院第二天,4周,6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均较治疗前症状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抑郁症状改善,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干预组由(29.3±6.4)分降至(11.8±6.2),对照组由(28.6±7.2)降至(16.9±6.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新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艳霞;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人,患者数约500~600万,而幸存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占40%.脑卒中的高致残率对患者的心身打击巨大,使脑卒中后抑郁有很高的发病率.脑卒中后抑郁表现引起了全世界愈来愈多的重视,卒中后抑郁所表现出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情感障碍,由于患者原发疾病表现突出,往往掩盖了抑郁的情绪或症状,导致忽略了抑郁的存在,加强对这类疾病认识,并给予恰当治疗会明显改善原发疾病的预后.
作者:暴秀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特殊作业条件下铁路机车司机人群的血压卫生状况.方法 对在不同作业环境下的两种人群随机抽样进行血压调查,调查对象均为男性.结果 调查铁路机车司机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直属机关人员(32.80% >24.76%,标化患病率34.39%>20.53%),两组人群有差异(x2=4.52,P<0.05).遗传史、体重、饮酒史、食盐摄入量对机车司机的血压有影响,本次调查吸烟史不是很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明显上升.结论 在高度精神紧张环境下作业的铁路机车司机患高血压比一般环境的人群铁路直属机关职工要高.
作者:芦春洁;闫丽;耿淑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壬烷、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7种烷烃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采用二硫化碳溶剂解吸法,用气相色谱进行测定.结果 7种烷烃类物质均在10min内出峰,分离效果显著;在1 μ g/mL~4000 μ 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5~1.18μ g/mL(S/N=3);样品的解吸率为96.0%~100.9%,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0%~104.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混合烷烃的同时测定.
作者:傅玉;曹霞;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0例输液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疼痛、皮肤出血、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所采用的拔针按压方法在减少患者疼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结论 本研究新式拔针法省时节力,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下淤血的发生率.
作者:连立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统计分析我市2012年该病疫情资料,为调整防控方案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方面搜集临床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资料,结合2008年以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我市手足口病呈波状式发病趋势,流行强度偏高,但仍处于可防、可控状态.结论 在流行高发季节进一步加强对高危人群(学校及婴幼儿)疫情监测,重点抓好个人卫生和环境消毒等措施.
作者:孙忠毅;宋永胜;齐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研究从表面封闭剂的材料性能、提高树脂表面耐磨性、表面光洁度、降低微渗漏、提高边缘封闭性,以及实验室和临床病例观察等方面来作一综述.
作者:王雅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2012年11月19日,大连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内B公司报告,该公司从2012年11月16日至2012年11月19日发生急性结膜炎病例百余例.区中心在调查中发现与之相邻的A公司宿舍也有大量员工发病.截至12月5日,共搜索病例451例,其中,A公司共发现患者250例,B公司发现患者201例.病原为腺病毒56型.为了查明暴发原因和传播模式,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于2012年11月19日开展了本次调查.
作者:刘晓辉;蒋希宏;范庆华;于新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规范护患沟通的内容,明确沟通定义,达到沟通效果,进而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建立护患沟通考核制度,实施护患沟通责任制,规范护患沟通考核细则,按要求督查、总结、反馈.结果 责任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观察病情能力提高;专科业务水平提高.结论 患者认知能力提高;预防保健知识、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提高;护士信任感增加;职业自豪感得到体现.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首发躁狂症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首发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单用碳酸锂并喹硫平(下称对照组)组和碳酸锂并喹硫平与电休克治疗联合应用组(下称联用组),观察时间为8wk.于基线及治疗1、2、4、5、6、8周末,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总体量表(CGI-S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和心电图、脑电图的改变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终纳入分析联用组和对照组各41例.结果 联用组自治疗第2周末、对照组自治疗第5周末,BRMS躁狂量表、BPRS、CGI-SI因子分和总分均显著下降,与基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自治疗第6周末始两组患者的BRMS躁狂量表、BPRS、CGI-SI全部12种因子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8周观察中未发现二者对心电图没有明显影响,对脑电图有轻微影响,但均为轻度异常脑电图.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首发躁狂的治疗有良好的疗效,而且起效迅速,安全性较好,对记忆功能的影响,随着治疗的结束及益智药物的用运逐渐恢复.
作者:田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5~14岁儿童58例,对其治疗前、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进行症状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1年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已有明显改善;治疗后2年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症状改善更显著.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儿童AR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根据儿童的特殊性对其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疾病健康宣教,对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秦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为机车乘务员高血压干预提供对策.方法 组织在湘铁路机车乘务员健康检查,设职业对照组结果分析.结果 共体检乘务员2155人,原发性高血压520人,高血压率24.13%;乘务员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60岁>~50岁>~40岁>~30岁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6.87、31.53、28.96,P直均<0.05),在~10年、~20年、~30年工龄段表现为随工龄增长而上升趋势(P<0.005),~30年与≥30年工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乘务员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职业组(P<0.05),自~40岁年龄组开始,各年龄组高血压率均高于对照职业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乘务组高血压相对危险度OR值为1.39,95%(CI为1.18~1.63);血压分级构成与对照职业组明显不同(x2=27.61,P<0.005),乘务员高血压1级、高血压3级高于对照职业组,理想血压低于对照职业组.结论 高血压是机车乘务员职业多发性疾患,从事机车乘务作业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高血压知识干预,落实机车乘务员高血压早知晓、早控制、早监管的“三早”干预措施,对保护健康、控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至关重要.
作者:张佩元;乐旦生;张野;颜晖宏;金子微;朱丽萍;喻业伟;王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分析CCU患者失眠的诱发因素,从而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收纳意见对内蒙古中蒙医院CCU住院患者的睡眠情况和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影响睡眠主要原因有:疾病本身、CCU环境制约、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环境的改变等.失眠表现: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早醒、睡眠中断等.结论 通过分析和调查,更充分的帮助患者解决失眠带来的痛苦.
作者:魏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外斜视合并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量的掌握.方法 总结48例外斜视合并远视的患者病例,年龄3~12岁,其中:女22例,男26例.远视度数+1.00D~+8.00D,弱视病例单眼8例,双眼3例,外斜、视度数-30~-80△.结果与结论 远视对外斜视手术的影响密不可分,所以手术选择合适时机,手术量的掌握要准确.
作者:吴澍涛;林安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欲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跟踪观察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和对其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结果 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作者:周红樨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