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内镜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蒋庆安;唐军梅;陈纯;秦向林

关键词:急诊内镜检查, 内镜诊治, 非静脉曲张性, 上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内镜下, 止血治疗, 活动性, 出血灶, 明确诊断, 结果分析, 患者
摘要:急诊内镜检查不仅能明确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的原因及部位,而且能在发现活动性出血灶后及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我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对421例ANVUGIB患者行急诊(24 h内)内镜检查,411例明确诊断,并对其中204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F组),B组(n=20)镇痛药液配方为:0.2%布比卡因+0.003 3%布托啡诺混合溶液;F组(n=20)镇痛药液配方为0.2%布比卡因+0.000 7%芬太尼混合溶液,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持续量均为2 ml/h.结果:镇痛效果VAS评分B组与F组相似(P>0.05).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

    作者:钱卫;黄冰;赖恩华;潘灵辉;黎阳;黄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复方苯海拉明糖浆中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

    复方苯海拉明糖浆(Compound 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c Syrup)是我院药剂科研制的一种口服液,每支10 ml,主要成分有盐酸苯海拉明、葡萄糖酸钙.为抗过敏药,主要用于婴儿湿疹,异位性皮炎等,也可用于小儿伤风感冒,临床疗效较好.质量标准中盐酸苯海拉明含量测定一直为硝酸银滴定法,准确性较差.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苯海拉明糖浆中盐酸苯海拉明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芳;黎远东;吴春晓;黄其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伪膜性肠炎20例临床特点分析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新型抗生素的不断生产、使用,与抗生素相关的伪膜性肠炎(PMC)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本文就我院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0例PMC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对PMC的认识.

    作者:陈远能;邓德海;赖铭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73 OD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获取p73 OD (oligomerization domain)区重要功能蛋白.方法:应用多聚酶联反应扩增目的基因,把目的基因插入质粒PET-29a(+),构建成C末端含6个组氨酸的重组体,原核细胞表达并通过镍离子-多聚组氨酸亲和法纯化该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73(344~382)-PET-29a(+)重组体;该重组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度表达;纯化后的p73(344~382)蛋白质形成四聚体,在磷酸盐缓冲液(PBS)、Bis-Tris和洗脱缓冲液中性质稳定. 结论:p73(344~382)构建在PET-29 a(+)中有融合蛋白情况下才得到高度表达.获得较纯的p73(344~382)蛋白.

    作者:石焕焕;Ranajeet Ghose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手术疗效分析

    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20耳中并发迷路瘘管32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作者:覃继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肺多发性血管瘤并皮肤血管瘤1例

    患者男性,44岁.因咳血痰20 d于2005年10月13日入院.于入院前20 d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痰,呈暗红色,呈小团块状,痰黏稠.无发热、消瘦、盗汗.

    作者:李永标;左传田;茅乃权;黄耀元;刘德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Depulpin无砷失活剂应用于乳磨牙根管残髓治疗的临床观察

    乳牙牙髓炎、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治疗中常发现无论牙髓炎还是根尖周炎(包括瘘管型)均可能存在根髓仍有活力的状况.如何有效地控制疼痛,在无痛状态下摘除根髓,顺利完成根管治疗,是每一个儿童口腔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传统的无痛方法包括使用牙髓失活剂和局麻下拔髓.由于乳磨牙根管粗大,根分叉区副根管多,根方有恒牙胚发育等生理特点,使用局麻下摘除根髓是安全的方法[1].但注射麻药过程中会出现疼痛、麻药漏出味苦等情况,患儿不能耐受而可能导致拔髓不成功.因此,使用安全、有效、刺激性小、易于被患儿接受的失活剂将成为儿童口腔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对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儿童牙病诊室就诊的患儿应用无砷失活剂进行乳磨牙根管残髓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春梅;韦惠平;王少英;方萍;钟秀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脂联素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简称FDR)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和30例健康人,检测其血清脂联素、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功能(HOMA-B).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HOMA-IR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重要因素(β=-0.4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下降,脂联素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余劲明;刘红;颜晓东;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特异性高,可用于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α2-珠蛋白基因,然后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即,密码子125(CTG→CCG)和终止密码子(TAA→CAA).结果:这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较为简便、特异性高的DNA分析方法,可用于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卫;高枫;张学荣;唐卫中;张海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实验观察

    目的:系统分析、比较X线平片、CT、ECT、MRI 4种影像学方法对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作用,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成年山羊20只按术后不同时间随机分成5组,每组4只,手术造成一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另一侧作自身对照.定期观察各组影像学改变并切取相应的病检标本.结果:术后分别以X线平片、CT、ECT、MRI 4种影像学方法对各组检查各18、19、20、23次,其中有异常改变的阳性结果次数分别为4、7、15、20次,异常率分别为22.2%、36.9%、75.0%、86.9%,经R×C表χ2检验,4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4种影像学方法中,MRI对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意义大,其次依次为ECT、CT、X线平片.

    作者:苏伟;江峰;宋英儒;覃伟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科运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局部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随访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冉;孙宏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

    肾病综合征(NS)常伴有高脂血症,以往一般认为主要为胆固醇升高.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有较深入的研究,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42例NS患者治疗前后的LP(a)的水平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合氯胺酮口服液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效果观察

    行小儿外科手术前常需要进行基础麻醉,待患儿失去知觉后才进行静脉穿刺和麻醉诱导.肌肉注射法常常引起小儿紧张、恐惧、哭闹和抗拒,极易给患儿造成心理上的创伤.2004年10月至2006年4月,我院采用自行配制的复合氯胺酮口服液用于小儿基础麻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运杰;宫丽娅;郭伟;苏秀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猪胰肾联合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胰肾联合移植(SPKT)大动物模型.方法:选用杂种猪作SPKT的供受体,经猪腹主动脉原位灌注,多器官联合整块切取,胰、节段十二指肠、双肾、脾脏.切除受体胰腺,制作1型糖尿病模型, 切除受体双肾,供体门静脉远端与左肾静脉吻合, 门静脉近端及带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左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分别与受体下腔静脉及肾以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侧壁与受体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 输尿管置管外引流,未作预防及抗排斥处理.结果:10头动物移植后,2头受体因术后内环境紊乱死亡,8头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移植肾、胰均迅速恢复功能, 存活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术后3~5 d因排斥反应及体内代谢紊乱8头受体死亡.结论:建立猪SPKT模型是可行的,良好的外科技术是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基础.

    作者:田磊;陆云飞;刘庆仪;林成新;覃忠;李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有慢性炎症和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止RA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常用类风湿因子(RF)作为血清学的诊断指标.由于RF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不利于早期诊断.因此,寻找特异性检测指标对RA进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重点.我们对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定量检测,以评价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战峰;吴晓宁;蒋杰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内镜诊治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急诊内镜检查不仅能明确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的原因及部位,而且能在发现活动性出血灶后及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我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对421例ANVUGIB患者行急诊(24 h内)内镜检查,411例明确诊断,并对其中204例内镜下可见活动性出血灶的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蒋庆安;唐军梅;陈纯;秦向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明原因发热71例病因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常见疑难杂症,根据已有的病因分类考虑患者可能病因对临床医师有很大的帮助.现对在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FUO病例共71例进行病因分析.

    作者:韦秋敏;兰枝东;卢荣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髋关节疾患(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是困扰骨科的一大难题,例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虽然早期行髓芯减压及植骨有一定疗效,但一旦病情发展到中晚期(Ficat Ⅲ、Ⅳ期)疗效明显下降.另外,此时置换的全髋假体很难满足患者一生的需要,一旦出现松动或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更加困难,效果极差.Smith-Petersen[1]报道了股骨头金属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经验[1], 由此开始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作者:詹新立;肖增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方法:用ELASA法检测两对半,地高辛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和胃黏膜中的HBsAg、HBcAg.结果:肝、胃组织HBVM的检出与血HBVM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M并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胃黏膜中HBV存在状况.HBV在肝组织、胃黏膜的分布和复制状态不完全相同.

    作者:玉艳红;江建宁;周桂英;韦敏怡;梁秀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叉苦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叉苦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I4)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 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匀浆丙二醛(MDA )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观察三叉苦提取物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三叉苦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 AST 和肝匀浆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三叉苦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作者:庞辉;玉艳红;汤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