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例暴发型乙脑的分析

余兰;马志强;曾芬;白春海;吴超;李英

关键词:乙脑,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预后
摘要:我州近40年无乙脑暴发,但2007年5月30日~8月10日全州暴发77例.有关乙脑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的文献不少,但本组重型多,并发症及恢复期后遗症多,合并症特殊.现将2007年5月31日~8月17日收住我科41例乙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进行报道.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硫化氢中毒4例院前急救护理

    硫化氢是一种毒性较剧烈的窒息性毒物,具有细胞窒息作用及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患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时,可立即失去知觉,甚至呼吸停止死亡.我急救中心于2008年8月7日接诊4例急性硫化氢集体中毒患者,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自动听觉脑干反应测试系统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1269例分析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可影响患儿语言、智力、心理及行为发育,导致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危害健康.

    作者:袁智云;陈琳露;李勤;张明豫;林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患者不同排痰方式的比较

    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E)的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临床上除抗感染治疗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清除分泌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本文通过对79例MODSE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不同排痰方法护理措施的比较,旨在更好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提高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桂兰;万青;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出血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大多采用鼻腔填塞方法治疗.但有的患者在抽取填塞物后,原出血部位仍反复发作出血.对于此类患者,我科多年来采用鼻中隔粘骨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与单纯行鼻腔填塞治疗相比,止血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雪;徐青;余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1例暴发型乙脑的分析

    我州近40年无乙脑暴发,但2007年5月30日~8月10日全州暴发77例.有关乙脑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的文献不少,但本组重型多,并发症及恢复期后遗症多,合并症特殊.现将2007年5月31日~8月17日收住我科41例乙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进行报道.

    作者:余兰;马志强;曾芬;白春海;吴超;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ajal细胞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神经元在慢传输便秘大鼠结肠中的分布

    目的 研究cajal细胞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阳性神经元在慢传输便秘(STC)大鼠结肠中的分布.方法 便秘大鼠结肠组织全层铺片和冰冻切片的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结果 便秘大鼠结肠肌间丛内NOS阳性神经元分布较稀疏,数量减少,染色深浅不一,节间纤维较细小,染色较淡;cajal细胞分布极不均匀,有的视野密集,突起连接杂乱,有的视野稀少,突起不能相互连接形成网络.NADPH-d组织化学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未发现二者的共存,但可见c-kit阳性细胞及突起存在于NOS表达阳性神经元附近.结论 STC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可能有调节Cajal细胞的功能.

    作者:王艳萍;范红;寻琳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狭窄35例报道

    2003年5月~2008年3月我科运用输尿管镜,在直视下行尿道扩张或内切开术,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建平;解忠;于跃平;金松;李松;汤祺;郭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住院肺结核病人115例入院前用药状况分析

    将肺结核彻底治愈,不但恢复患者健康,而且消除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志强;胡建芬;茶丽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及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达47%~90%[1].可先于糖尿病或后或同时出现,神经病变累及部位以下肢为主,尤以感觉神经功能失常为多见,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89例2型糖尿病患者辅用弥可保治疗前后上下肢温度感觉变化分析如下.

    作者:赵仁华;马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甲状腺抗体升高在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测定对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在血清三碘甲状原氨酸(T3)和血清甲状腺素(T4)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联合测定时,对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就诊患者中186例TG-Ab和TM-Ab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艳丽;张建华;朱娇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神疾病在本地区求医情况分析

    精神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其处理方式都是由其家属所决定的,处理的方式常反应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为了解本地区这方面的情况,对2005年1月~12月首次到我科就诊住院189例患者及家属进行了院诊后情况询问、记录.结果如下.

    作者:寸永海;余升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评价及护理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手术患者的2%~5%,平均病死率达20%~60%[1].心脏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尚不稳定,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不宜搬动.因此,床旁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越来越受到心胸外科的重视.我科2005年2月~2008年8月采用CVVH对38例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严密监测及正确科学的护理治疗,保证CVVH的有效运转,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皮静虹;付琼芬;陈文敏;王艳红;皋娴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护士对《护士条例》的认知与分析

    <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该条例从立法层面规定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中的责任,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护士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职责[1].为了解护士对<护士条例>的认知程度,本文对某基层医院(县级医院)的8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永梅;李仙菊;叶海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对甲状腺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及复方乳酸钠液对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甲状腺瘤患者45例,ASA Ⅰ或Ⅱ级,分为3组,每组15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组(Ⅰ组),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组(Ⅱ组),复方乳酸钠液(Ⅲ组).每组输液10ml/kg.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d、术后第7d抽取静脉血10ml,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第2d三组CD3+均下降,CD8+升高(P<0.05);Ⅰ,Ⅲ组CD4+/CD8+降低(P<0.05);术后第7dⅡ,Ⅲ组CD3+降低(P<0.05),Ⅰ组CD3+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各组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乳酸钠注射液相比,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利于甲状腺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菲;李佳;赵光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脐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术后监护治疗

    联体婴成功分离并存活需多科室密切合作,我院自2006年9月~2007年8月收治两对胸脐联体女婴并实施分离术,术后均存活,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志伟;李超;王胤佳;周志刚;张睿;董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妊娠率观察

    目的 研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妊娠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54例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用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6个周期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其中2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停用用达因-35次月,于卵泡期(于月经第8~10d)机械刺激子宫内膜,以10例有正常月经周期及排卵为对照组.结果 PCOS患者对症治疗除了可以降低雄激素还间接起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活检能够筛查出早期病变.结论 (1)高雄激素状态及高LH水平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特征. (2)机械刺激子宫内膜能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梁少玲;刘苑;冯玉昆;李白鸾;赵曼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云南省2003~2007年艾滋病文献计量学分析

    从1981年美国报道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人类同艾滋病的斗争已有20多年.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2007年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为3 320万人,死亡210万人.卫生部公布:截至2007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 838例,死亡报告22 205例.据专家估计,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1].

    作者:吴锦屏;简云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分析

    乳腺增生病,也称乳腺纤维性囊肿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乳腺疾病,常于30~50岁发病.世界上多认为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目前对乳腺增生病临床治疗中存在不同观点,中药治疗的相当一部分病人停药后出现症状复发,持续服用三苯氧胺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影响外型和不必要的损伤.现就对60例乳腺增生病门诊患者采用2种三苯氧胺治疗的结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林;聂建云;唐一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种全麻诱导期的通气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比较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已在各医院广泛开展.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若因为胃胀气,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术者术中的操作,甚至要求术中放置胃管来解决胃胀气,不但耽误手术进程,而且会发生病人缺氧等安全隐患.

    作者:储琳;李兵;田佳;姜一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普通外科的应用59例体会

    2000年1月~2008年5月,我科共对59例普通外科患者行腹腔镜新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于杰;李留峥;李爱萍;向春明;王宏武;肖仲贤;李恒;冯之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