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腮腺混合瘤切除术加面神经解剖术34例临床分析

王学锋

关键词:腮腺混合瘤, 面神经解剖, 颌面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手术方法 及预后.方法 对腮腺肿瘤手术3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解剖面神经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28例,术后并发涎漏2例,暂时性面瘫3例;解剖面神经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6例,并发颊支永久性面瘫1例,术后2年复发2例.结论 腮腺肿瘤以良性肿瘤为主,良性肿瘤的治疗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或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次全切除术;腮腺恶性肿瘤在未侵及面神经时行保留面神经的全腮腺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同时应注重快速冷冻切片病检在手术中的作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功能重建Ⅲ型尺骨冠状突骨折及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肘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肘关节功能、稳定性的重建.方法 对31例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行手术复位固定、冠状突稳定性重建,必要时行桡骨头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肘关节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结论 复位或重建尺骨冠状突骨折和修复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有利于肘关节的稳定,避免反复出现肘关节后脱位的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张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性瘫痪(CP)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96例确诊为C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发放CP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 ,制定观察组患儿个人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对照组不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如有疑问,只做简单解释、说明.结果 两组患儿家长对CP相关知识知晓率、对治疗是否有信心、遵医行为、治疗效果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结论 健康教育不但能提高CP患儿家长对CP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信心、提高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促进康复,而且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青梅;黄境旺;罗秀状;覃美兰;梁秋叶;曾洁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液学改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液学改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6例RA住院患者的血液常规和反映RA活动的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进行检测,当血红蛋白量(Hb)<100g/L、白细胞计数(WBC)<4.0×109/L或>10×109/L、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或<100×109/L为血液常规异常;无以上改变者为血液常规无异常.设无血液常规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将有血液常规异常组的反映RA活动的ESR增快、高滴度的RF、高CRP的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26例RA患者中,血液常规异常者96例,占76.19%,无血液常规异常者30例,占23.81%.在96例血液常规异常中,贫血患者82例,占85.42%,主要是慢性病贫血(ACD),占贫血患者的63.41%(52/82),其次为缺铁性贫血(IDA)和溶血性贫血(HA),分别占24.39%(20/82)和7.31%(6/82);WBC计数下降49例次;PLT计数增高46例次,PLT计数下降15例次.血液常规异常组的ESR增快、高滴度的RF、CRP增高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RA患者大部分存在血液常规异常,贫血占第一位,主要是慢性病贫血,其次是WBC减少和PLT增高;血液常规异常的RA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病情较重,应积极治疗.

    作者:陶丽菊;王小超;陈诗强;揭旭日;陆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Y染色体AZF基因缺失检测与男性不育

    目前世界上已婚育龄夫妇中约10%~15%的夫妇不育,其中男性不育因素约占50%,引起男性不育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环境毒物、生殖道炎症、精索静脉曲张、隐睾、核型异常(克氏征)及免疫异常等因素,其中由于遗传缺陷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30%以上[1].

    作者:潘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自拟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

    近3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0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昌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200例施行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100例,A组CSEA,B组为硬膜外麻醉(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血压下降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诱导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CSEA和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CSEA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小,更适合剖宫产手术.

    作者:韦雪;韦惠;蓝英年;韦路;蓝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673例患者血清β2-MG与Urea、Scr检测结果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对肾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Hitachi 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73例住院患者血清β2-MG、尿素(Urea)和肌酸酐(Scr)同时检测.β2-MG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Urea采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酸法,Scr用肌酸氨化酶法.结果 673例患者中,β2-MG增高组Urea和Scr水平显著高于β2-MG正常组(P均<0.01).β2-MG增高组的131例患者中,Urea正常组的β2-MG和Scr也明显低于Urea增高组(P均<0.01).β2-MG与Urea、Scr呈正直线相关关系(r分别为0.7104和0.7733,P均<0.0005).结论 β2-MG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与Urea和Scr能一致地反映肾功能状态.

    作者:黄立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0例颅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护理

    近年来, 颅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并不少见.随着DVT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改进,颅脑手术后病人并发DVT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简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提出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合并慢性宫颈炎者及慢性盆腔炎者各占81.28%,居首位,术前合并生殖道感染者列第二位,占50.00%;有性生活史者占96.88%,有分娩史者占84.38%,有流产史者占62.50%;采用放环、结扎、避孕套等正确避孕方法 者占59.38%.结论 提高生育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可减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作者:杨杏贤;黄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桂西农村寄宿制小学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某寄宿制小学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暴发流行的原因、流行特征,为桂西农村寄宿制学校提供预防与控制甲肝暴发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症状进行诊断,采集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 这所学校共有620名学生,<1个月共发生甲肝154例,发病率为24.84%,实验室检测154份学生血样甲肝病毒-免疫球蛋白M(HAV-IgM)抗体阳性,92例谷丙转氨酶(ALT)≥100u/ L,75份食堂及周边食品店人员血样HAV-IgM抗体全部阴性.寄宿生甲肝发病率显著高于外宿生(χ2=9.72,P<0.01).结论 此次甲肝群体暴发是由于饮用了甲肝病毒污染的生水、食物、聚餐及密切接触引起.提示改善西部贫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卫生设施、提供卫生安全饮用水,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卫生监管是防止寄宿制学校甲肝暴发的主要措施.

    作者:江超穗;陈志祥;梁祥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经过.结果 26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愈.平均治疗时间13天.无一例出现肠坏死.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时间概念好定在4周左右.这类肠梗阻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有:①发生于手术后早期,常于术后3~7天左右开始出现症状;②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③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④虽有机械因素,但大多数都是腹腔内炎症所致广泛粘连引起;⑤保守治疗大都有效.炎性肠梗阻好先试行保守治疗.

    作者:朱维刚;陈绪丰;孟祥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脑氧与葡萄糖摄取量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量(CEO2)及脑葡萄糖摄取量(CEG)的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同期存活超过7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在入院或手术后12h内、第3天、第7天分别同步在颈内静脉球部及股动脉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及血糖检查,计算出CEO2及CEG,对存活病人及死亡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存活47例,死亡15例.在伤后12h内存活组及死亡组的CEO2、CEG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第3天起出现进行性下降;第7天死亡组病人的CEO2和CEG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均<0.01).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动态监测CEO2及CEG,对正确掌握病情、估计预后和指导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峰;吴全理;罗大山;姚业轩;陈群;黄少伟;李齐广;韩方华;潘明远;陈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相关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趋于老龄化,65岁以上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患者就诊时多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TACE)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较常用的技术[1].由于老年肝癌患者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梅毒患者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常用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 ,观察各种方法 诊断符合率,为检验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常用的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3种方法 对74例住院及门诊梅毒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检查.结果 一期梅毒组和二期梅毒组3种试验方法 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三期梅毒组和临床治愈后复查组TP-ELISA法与TPHA法检测结果 差异无显著性,与RPR法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实验室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 平行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率,为梅毒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发展、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荣伟;苏国生;农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鼻CPAP治疗对OSAHS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接受经鼻CPAP辅助治疗的72例OSAHS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因经济条件或对CPAP不能耐受而未接受经鼻CPAP辅助治疗的74例OSAHS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动脉血气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SV缩小更明显(P<0.01),LVEF、Sv增加程度更大(P均<0.01),2h后PaO2即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 应用CPAP治疗OSAHS可在提高动脉血氧值的同时改善心功能.

    作者:谭利辉;左文杰;韦林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8例手术后肺栓塞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手术后肺栓塞(PE)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8例手术后PE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发病关系和诊疗资料.结果 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三项是诊断手术后病人PE的反指征;心电图、胸部平片对诊断PE有一定帮助;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扫描)对诊断PE的价值较大;螺旋CT、磁共振技术进一步提高PE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论 目前尚无准确、快速、特异性强的诊断PE的方法 ,只有医生对该病的足够重视,结合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治疗等可降低PE的发生率;早期确诊并抗凝、溶栓、肺动脉内膜剥脱或介入术可降低PE的病死率.

    作者:叶有国;黄映善;郑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2.5%[1],国外文献报道为4%~5%或更高[2].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保守治疗即可取得良好效果[1,2].

    作者:吴毅华;韦寿繁;卢长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癌介入性药物灌注治疗的解剖学观测

    目的 为临床上利用胸段食管动脉介入性治疗食管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成人尸体标本60具(男47,女13),解剖、观察胸段食管动脉的起点、分支与吻合;测量外径、夹角和可游离长度.结果 114支胸上段食管供血动脉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68.67%;66支胸下段食管供血动脉来源于支气管动脉,占该段食管供血动脉总支数的42.31%.胸下段食管动脉器官外分支可分为纵行多分支型和横行少分支型.食管胸段的供血动脉在器官外的相互吻合较少,器官表面的吻合较多.结论 在选择性靶动脉造影时,应细心观察吻合支;只有寻找肿瘤全部供血血管并灌注后,胸段食管癌介入性药物灌注才能获得佳效果.

    作者:张胜昌;赵爽;黄秀峰;钟震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模拟病房在传染科护理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模拟病房在传染病护理教学中应用于护理程序教学的优势.方法 对护理专业(专科)100名学生(实验组)传染科护理程序教学中,8种传染病的护事程序利用模拟病房进行教学.以理论考试成绩、临床调查结果 来观察实验结果 .对照组2004级护理大专班100名学生采用传统方法 教学.对比两个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毕业理论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病历书写能力、基础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模拟病房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强化护理程序理论教学的实验操作性,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黄月春;黄桂香;黄重敏;李小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艾迪注射液配合立体适形放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艾迪注射液加立体适形放疗(3D-C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67例确诊的Ⅰ~Ⅳ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3D-CRT治疗(治疗组,35例)和单纯放疗治疗(对照组,32例),放疗采用立体适形技术,中药选用艾迪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3D-CRT可以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忠光;侯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