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调周法治疗不孕症体会

侯俊华

关键词:补肾调周法, 治疗, 原发性不孕, 受孕, 继发性不孕, 生殖功能, 肾主生殖, 排卵障碍, 名老中医, 临床经验, 疗效显著, 调节失衡, 辨证论治, 避孕, 夏桂成, 不孕症, 子宫, 专家, 中药, 同居
摘要:凡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或曾孕育未避孕而又2年以上不再受孕,称为不孕症[1]。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1辨证论治肾主生殖,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两精相搏,才能受孕。排卵障碍是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之间的调节失衡所致。中药补肾调周法是名老中医、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治疗不孕疗效显著。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男科杂病体会

    笔者在辨证选方的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男科杂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免疫性不育症张某,30岁,男,2003年诊。结婚3年其妻未怀孕。检查其妻各项检查正常。平素易感冒,小便黄赤,舌偏红苔薄黄,脉弦细有力。婚前有睾丸外伤史。精液中度凝集,精子密度2.3×10/mL。精子活动力A级5%, B级20%,C级20%,D级55%。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给予具有双向免疫调节功能的玉屏风散和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加减。黄芪10g,白术20g,防风10g,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20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服,共30剂。1个月后复查血清抗精子抗体仍为阳性,精子仍有凝集现象。原方加莪术10g,丹参10g,赤芍10g,牛膝10g。再服30剂后复查血清抗精子抗体转阴性,精子凝集现象消失,活力达到正常,3个月后其妻怀孕。

    作者:项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35例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血压偏低30例,伴有头痛眩晕15例,伴有支气管炎13例,伴有胃炎10例。

    作者:黄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参苓益胃胶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苓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益胃胶囊2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1周,再单服奥美拉唑肠溶片1周。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疗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不及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益胃胶囊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虚气滞和肝胃不和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曾海;陶杨;辛国秋;方海云;陈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方法: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用甘露醇及舒血宁静脉点滴、电针、腰椎牵引、中药熏蒸治疗,治疗组另行康复训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对照组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实验组91.4%,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叶兆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法治疗肺病临床体会

    笔者用活血法治疗肺病疗效满意,体会如下。1肺病多瘀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肺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正所谓“气为血师”,“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于肺,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完成,主要依赖于肺主气、司呼吸以及宣肺肃降功能。肺功能正常,则血液气体交换正常,从而维持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如肺气虚,则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减弱。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则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可使肺气不能推动血液正常循行,影响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致血液瘀滞。因此,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和则血脉利,肺气病则血脉瘀,血脉瘀则肺病益甚,故肺病多瘀。

    作者:周华;肖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65例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用阿昔洛韦、甲钴胺,对照组只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化湿行瘀降浊汤,对照组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1个疗程(3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9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指标TG、TC、HDL-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湿行瘀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建明;赵雨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50例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用加味黄连温胆汤,对照组15例用佳乐定。结果:两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7.14%、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晁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黄联合甘露醇辅治重度有机磷中毒40例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甘露醇辅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洗胃、利尿、解毒剂),观察组加用大黄粉和甘露醇联合灌服,治疗1周。结果:观察组胆碱酯酶恢复程度、解毒剂用量、并发症的发生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联合甘露醇灌服治疗能较快的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减少解毒剂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率。

    作者:王付启;严清霜;隋克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2例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发病1天3例、2天6例、3天2例、5天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刺激症,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大于11×109,体温38℃以上。B超示阑尾区可见低回声2.5~5.4cm包块。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许辅德;许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100例

    近3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治疗配合大抒穴穴位注射治疗颈椎退变性眩晕,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男58例,女42例;30~40岁8例,41~50岁32例,51~60岁47例,61~70岁13例;病程3个月40例,6个月14例,1年18例,2年21例,3年7例。

    作者:和永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芍药甘草汤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笔者用活血法治疗肺病疗效满意,体会如下。1肺病多瘀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赖于肺气的推动,随着气的升降而运行至全身,正所谓“气为血师”,“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通过经脉而聚于肺,然后再输布到全身。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完成,主要依赖于肺主气、司呼吸以及宣肺肃降功能。肺功能正常,则血液气体交换正常,从而维持新陈代谢的相对平衡。如肺气虚,则肺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减弱。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则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可使肺气不能推动血液正常循行,影响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致血液瘀滞。因此,肺主一身之气,肺气和则血脉利,肺气病则血脉瘀,血脉瘀则肺病益甚,故肺病多瘀。病例:杨某,男,48岁,2012年9月6日初诊。1个多月前,因琐事烦心,出现呃逆,呃声高频,其声洪亮,在当地医院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仍呃逆频作,呃声洪亮,影响工作及休息,阵发性心烦,精神疲惫,体重减轻约3kg。舌红苔白,脉弦数。辨证为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治以柔肝缓急,和胃降逆。药用白芍90g,甘草50g。水煎服,日1剂,服2剂后呃逆止,继以逍遥散加减巩固疗效,随访未复发。

    作者:周汝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实验研究概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DA)变性坏死为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性迟缓及姿态障碍。目前PD治疗措施大体上分成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后者包括外科手术、脑深部电刺激(DBS)、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但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左旋多巴替代疗法到目前为止一直是治疗PD基本有效的方法,但它不能减慢疾病的进程,且随着长期应用不良反应日趋严重。同时,还会出现各种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加重PD的多巴胺能细胞变性,亦可能产生神经毒性作用[1]。现将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罗宇雄;胡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2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做好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休息护理、心理护理、切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等。结果: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进行术后患者的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可减少因体位不当而造成假体脱位、因护理不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覃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MVD)的影响。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头针疗法治疗,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MMSE总分、MoCA总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总分、定向力、计算力、语言评分、MoCA总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及语言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仅MMSE定向力评分、MoCA空间/执行功能及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头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症状。

    作者:高千仞;陈甦;黄燕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干咳38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生脉注射液治疗干咳的疗效。方法:38例用生脉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37%。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伤的干咳有较好效果。

    作者:张霞君;吴耀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150例

    目的:观察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150例采用通补兼施辨证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5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通补为法,或以补为主,或以通在先,或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有较好效果。

    作者:冼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前患者焦虑状况改善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普外科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进行焦虑状况测量,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高于干预组(P<0.05),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焦虑消除率(33.3%)高于对照组(4.9%)(P<0.01)。结论:普外科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前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术后效果。

    作者:朱洪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近况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1]由于双侧皮层或皮质延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吞咽功能的吞咽、迷走和舌下颅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所致,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属中医“脑卒中”范畴。文献报道[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7%~73%。目前,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有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作者:王储蓄;陈幸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