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43例的临床观察

黄灿媛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 丙种球蛋白
摘要:新生儿肺炎是儿科临床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疾病,多因低体重、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造成,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2].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儿科在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百色市7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健康行为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百色市7岁儿童龋病及口腔健康行为状况,为开展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抽取百色市7岁儿童627人进行龋病调查;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儿童家长问卷及抽样方法,对360名受检儿童家长以面谈方式现场询问,了解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结果 627名7岁儿童患龋率为78.7%;24.74%儿童经常有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多数儿童每天刷牙2次以上;约24%儿童家长每天检查或帮助孩子刷牙;56.67%儿童1年内未看过牙;大部分儿童因牙痛而看牙.结论 百色市7岁儿童患龋率高,口腔医疗服务使用丰较低,家长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待提高.

    作者:黎淑芳;廖明华;何钢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鼻气管插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附106例报告)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维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人工气道以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是抢救的关键.现将我院近5年经鼻气管插管在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宁正庆;瞿香凝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AIDS患者合并感染耶氏肺孢子虫的 ITS1-5.8S rDNA-ITS2序列测定及基因型初步分析

    目的 测定AIDS患者痰液标本中耶氏肺孢子虫的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进行基因型分析.方法 收集AJDS患者痰液标本,二硫苏糖醇(DTT)消化处理后进行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镜检;提取肺孢子虫DNA,巢式PCR扩增后进行测序,用Blast程序和DNAMAN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同源性检索和序列间比对,并和SD大鼠卡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MS染色法未检测到肺孢子虫,巢式PER成功扩增出4例(31%),其ITS1-5.8S rDNA-ITS2基因序列长度为469 bp,ITS1、5.8S rDNA、rTS2基因片段分别为146、158、165 bp,与SD大鼠ITS1-5.8S rDNA-ITS2的基因同源性为86%(152/176),其中多为5.8S rDNA同源86%(136/158),ITS基因间未发现显著性同源;病例间耶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的基因同源性为98%~99%,其中5.8S rDNA高度保守,ITS1基因存在4个差异位点并具规律性,据此把耶氏肺孢子虫初步分为A型和B型;ITS2基因存在3个基因位点,但差异无规律性.结论 成功从AIDS患者痰液标本中获取耶氏肺孢子虫ITS1-5.8S rDNA-ITS2基因序列,其和大鼠源基因差异明显,不同人源宿主耶氏肺孢子虫可存在不同基因型.

    作者:林睿;黎学铭;张陆娟;秦英梅;欧阳颐;张鸿满;黄绍标;江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对病人舒适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不同拔针方法对病人舒适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1 000例次病人,随机采用无菌输液敷贴压迫针眼缓慢拔针法(观察组)和无菌干棉签压迫针眼快速拔针法(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局部疼痛感、局部出血、针眼感染、血管弹性等方面有何不同.结果 观察组病人局部疼痛、局部出血、针眼感染、血管弹性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菌输液敷贴压迫针眼缓慢拔针法明显优于无菌干棉签压迫针眼快速拔针法,提高了输液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杨福弟;唐万秋;吕晓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43例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肺炎是儿科临床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疾病,多因低体重、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少、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造成,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2].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儿科在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肺炎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灿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Rett综合征2例报告

    Rett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的遗传性疾病,由Andreas Rett于1966年首先报告.本病主要累及女性,发病率为1/10 000~1/15 000.染色体Xq 28的MecP2基因是Rs的致病基因.我院儿科2003年收治2例Rett综合征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蕴丽;刘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HBV感染产妇及其新生儿宫内感染141例的临床分析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HBV,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1].据统计,我国每年约200万新生儿因母婴传播而在出生时携带HBV[2],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因此探讨HBV母婴传播规律对预防和阻断HBV感染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对141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黄明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手术室作为医院医疗器械重点投入的部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对手术室的设备投入不断增加,而目前手术室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水平还远未跟上这一形势的需要.如何从现行的经验型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从而实现医疗器械的安全、高效使用,是手术室管理者必须深入探索的课题.

    作者:骆伟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胫骨髁间骨折32例的治疗体会

    胫骨髁间骨折临床常见,属于关节内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常伴有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和半月板的损伤,若治疗不当,将遗留膝关节内外畸形、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不稳、跛行等.笔者1999年8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复杂胫骨髁骨折32例,疗效满意.

    作者:何学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适宜白内障复明工程的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早期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护理流程:筛检小组→导检小组→出、入院小组→手术小组→出、入院小组;对照组护理流程:采用一般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护理流程.两组均行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均是同一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结果 在等同住院时间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能较快适应住院环境,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多,对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曾广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尿酸、血脂改变与高血压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与健康体检者血尿酸、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生化法检潮788例高血压患者和754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UA)、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的UA、TG、TCH、LDL-C升高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血压病与血尿酸,血脂水平密切相关,且分别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焕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

    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别施行手术切除、冷冻、集束电极射频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32例的胃镜检查及转归分析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胃镜检查检测出少年儿童消化性溃疡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增繁;吴晓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哮喘80例门诊治疗的体会

    目的 了解小儿哮喘的门诊治疗尤其是阶梯治疗情况,提高防治水平.方法 对儿科门诊诊治的80例小儿哮喘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68例患儿及家属了解什么是哮喘,63例患儿及家属能够根据症状体征对哮喘进行分度,40例用药依从性差,44例吸入方法不正确,20例有哮喘日记和使用峰速仪,3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一无所知,40例不能区分控制药与缓解药.结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基本能够控制,虽大部分可减少症状发作和激素给药量,但哮喘自我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哮喘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对控制小儿哮喘达到理想状态至关重要.

    作者:郭锦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药含漱液防治艾滋病口腔病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含漱液对艾滋病病人口腔病损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艾滋病病人33例使用自拟中药含漱液治疗7、14 d后与入院时对照,评价其效果.结果 33例患者中入院时已有口腔病损的18例,经治疗7 d后10例明显好转,治疗14 d后7例基本痊愈.有效率迭94.4%.17例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者随着口腔病损消失也逐渐转为阴性.结论 自拟中药含漱液防治艾滋病口腔损害效果良好.

    作者:何艳英;郑培秋;卫奕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腹部外伤性损伤致小肠破裂45例的诊治体会

    腹部外伤中,由于小肠占据中、下腹的大部分空间,故小肠及其系膜的损伤率仅次于肝脾损伤[1],如不能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常发生严重的后果.在临床上,腹部外伤性损伤小肠破裂延误诊治和处理不当的情况时有发生.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腹部外伤性损伤小肠破裂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63例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全球范围内,产后出血也是危及孕产妇生命的常见的并发症[1].

    作者:凌丹;施月秋;赵仁峰;马刚;李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全自动蛋白电泳系统在筛查β地中海贫血1 913例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全自动蛋白电泳系统在筛查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法国SEBLA公司生产的HydrsysLC电泳仪进行血红蛋白电泳,用其配套的Hyrys扫描系统对HbA、HbA2、HbF区带进行扫描,得出各区带的含量,用碱变性试验对HbF含量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对HbF含量的检测结果.结果 检测临床抗凝血标本1 913例,检出HbA2增高(含量>4.0%)132例,阳性率6.9%.同时伴有HbF增高者36例,对于HbF碱变性试验增高者(>3.1%),全自动蛋白电泳可分辨出HbF区带,且可定量扫描,扫描结果与HbF碱变性试验基本一致.HbF碱变性试验测定的HbF含量在正常范围者(1%~3.1%),电泳分辨不出HbF区带,与HbA区带一起组成Hb(A+F)区带.结论 全自动蛋白电泳系统能够清晰分辨出异常增高的HbA2、HbF,且可定量扫描,定量扫描HbF结果与HbF碱变性试验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简便、快捷检查β地中海贫血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普及职业病防范知识,提高农民工职业病防范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广西的农民工受职业病危害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对广西农民工受职业病危害的状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普及职业病防范知识,提高农民工职业病防范能力的解决办法.

    作者:林忠文;李冀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点状软骨发育不良1例报告

    我院儿科门诊2007年6月4日收治1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坤;林永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