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多甙联合补肾祛寒治籶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3例

蒋建刚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 补肾, 祛寒,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现报告如下, 疑难病, 老中医, 经验方, 焦树德, 运用, 内科, 疗效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内科常见疑难病之一,笔者2001年3月至2005年3月运用雷公藤多甙和焦树德老中医经验方补肾祛寒治籶汤治疗该病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总黄酮体内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180小鼠肉瘤,观察甘草总黄酮对S180小鼠肉瘤抑瘤率,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从肿瘤组织提取的DNA并做琼脂糖凝胶电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甘草总黄酮各组能显著抑制S180小鼠肉瘤生长,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部分肿瘤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浓染.肿瘤组织的DNA电泳带呈明显的梯状条带;免疫组化显示小鼠肿瘤组织内的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而Bax蛋白的表达上调.结论 甘草总黄酮体内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机制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影响肿瘤细胞内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赵世元;农智新;钟振国;王乃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基因工程改造腺病毒治疗头颈部-食管鳞癌Ⅲ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改造腺病毒(H101)局部注射治疗头颈部-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治疗组(A1,A2)和对照组(B1,B2),A1组:H101+PF;B1组:PF;A2组:H101+AF;B2组:AF.结果 A1组共8例,CR1 例,PR6例,SD1例;B1组共6例,CR1例,PR1例,MR1例,SD3例;A2组共2例,均为SD;B2组共2例,MR1例,SD 1例.结论 H101对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较低,易为病人接受.

    作者:李永强;胡晓桦;谢伟敏;刘志辉;周文献;廖萍;黄鼎智;岑洪;陆永奎;廖小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 316 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6例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6例患者中,颈淋巴结炎63例,淋巴结结核55例,囊肿133例,实质性良性肿瘤53例,脓肿12例;手术治疗198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为97%.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3.03%.结论 颈部良性非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复杂及多样性,需结合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唐凤珠;王卫星;黄顺荣;梁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情况,探讨当前结核病耐药性发展趋势.方法 将691例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阳性的复治肺结核患者分为青年组149例、中年组255例和老年组215例,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INH、SM、EMB和RFP等4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 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73.8%、58.4%和45.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1);获得性耐多药率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44.1%、31.4%和19.5%,青年组高于中年组(P<0.01)和老年组(P<0.001),中年组高于老年组(P<0.005);对RFP的获得性耐药率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高于老年组(P<0.001).结论 不同年龄组获得性耐药率差异较大,建议应重视不同年龄组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的监测,为修订结核病控制规划提供依据.

    作者:廖光付;蓝红;许建荣;蓝如束;陈敬捷;时宇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76 例门诊病人退药情况分析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病人转科、转院、药物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等等,不得不给病人退药.现对我院门诊药房2004年的276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曾小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86 例报告

    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向是单向的即由远端而及近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相比,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YH)更安全,更精细,手术适应证更广泛,逐渐显示其优势.我科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共施行术LAVH 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经皮椎体形成术是近年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经皮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来增强椎体强度,能快速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于2005年10月开展此项手术,现就2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先天性梅毒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致贫血1例

    近年来先天性梅毒虽然常见,但同时感染EB病毒致贫血却十分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运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疝修补的新术式,1997年起开始在我国逐步开展,目前已在地市级以上及部分县级医院广泛开展.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应用该法治疗273例腹股沟疝,在并发症的防治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威;庄亚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内科腹痛 12 例

    腹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重要症状,也是病人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导致腹痛的原因复杂,除一部分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典型,能较快明确诊断外,部分腹痛患者难于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甚至误诊、误治.某些腹痛患者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增多,可为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外周血中EOS的百分率超过正常值(0.04)或绝对值超过正常数值(0.35×109/L)称为EOS增多(绝对值以直接法算出)[1].我院内科1998~2005年收治以腹痛为主要症状伴外周血EOS增多的患者1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

    作者:谢益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角膜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与Lasic手术的比较,观察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优化切削术(ORK)治疗近视眼的手术疗效.方法 施行ORK手术的10例199眼为试验组,同期施行Lasik手术的74例144眼为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将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3个月屈光度数、术后视力及佳矫正视力无明显差异;屈光度数在±1.00D以内的试验组175眼(87.94%),对照组110眼(7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评价视觉质量表示满意的试验组192眼(96.48%),对照组130眼(90.27 %),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ORK手术与Lasik手术一样有着良好的预测性、稳定性及安全性,在准确性和主观评价视觉质量方面优于Lasik手术.

    作者:彭燕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广西首例病例报告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以高丙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临床上AIH不少见,但人们对之认识不足,导致容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广西第一例AIH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蓝梅;林金盈;李永敢;韦美秋;任咏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闭合性前臂骨折并尺神经损伤 6 例临床分析

    尺神经损伤是前臂骨干闭合性骨折的罕见并发症.我们近几年来收治6例前臂骨干闭合性骨折并发尺神经损伤病例,4例为行手法复位后出现,行保守治疗及神经松解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国伦;陈代全;吕国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深低温停循环新生儿及婴儿心内直视术后的监护

    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可提供一个静止、无血和无障碍的手术野,便于在婴幼儿心腔内进行复杂畸形的修复[1].我科自2004年4月以来应用DHCA对新生儿、婴儿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9例,由于患儿自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种代偿机能低下,术后病情变化快且凶险,因而对术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们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分娩期子宫破裂 31 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婴生命.为寻找预防子宫破裂的方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将我院1986~2005年收治的31例子宫破裂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包丽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甲亢 18 例误诊分析

    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TH)分泌过多,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总称.由于老年人甲状腺组织萎缩,TH的合成和分泌减少,机体反应性差,起病隐匿,常无明显甲状腺肿、突眼及兴奋性高、代谢亢进等症候群,尤其基层医院缺乏实验室检查条件,临床上极易误诊.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误诊的老年甲亢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光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肾衰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行动静脉内搂术:选择前臂桡动脉在无明显钙化处切断,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后,与头静脉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89.3%.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32 ml/min,3例术后8 h动静脉内瘘处形成血栓、2例行二次手术探查重新吻合,1例因表浅头静脉过细血管无法吻合,改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手术后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28 d,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 垂直外翻缝合不易发生吻合口血管壁内翻,有效减小吻合口血栓形成.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冲洗可以扩大管腔,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动静脉内瘘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唐际存;辛桂桐;姚新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广西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情况,探讨污染来源,为政府治理蔬菜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在南宁市销售的蔬菜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111件蔬菜,获得170个有效监测数据.其中铅污染监测蔬菜59件,铅污染总体超标率49.1%,超标高的是白萝卜,高超标倍数为9.4倍,其次是大白菜;镉污染监测蔬菜111件,镉污染总体超标率为24.3%;同时发现京白大、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等共9份蔬菜铅、镉同时超标,双重超标率达到15.2%(9/59).结论 应加强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污染主要来源与施用污坭、垃圾坭、生活废水、工业三废排放和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

    作者:覃志英;唐振柱;吴祖军;黄兆勇;陈广林;杨娟;梁江明;谢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复方氨基酸螯合钙用于孕期补钙的临床观察

    孕期由于血管容量的变化使血钙浓度相对降低,加之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又使尿钙排泄量增加,而且孕期雌激素的升高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母体骨钙的吸收,因此,孕妇体内常处于低钙的状态[1],为安全有效地应用药物预防孕期低钙,改善孕妇缺钙的临床状况,对110例怀孕16~28周的孕妇口服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进行补钙.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喜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骶骨巨细胞瘤2例报告

    我院曾收治骶骨巨细胞瘤患者2例,因病例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27例,因腰、臀、腿疼痛半年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自感腰部不适,疼痛逐渐下移由臀部到跟部,行走趋困难,并有小便失控现象.既往身体健康.查体:腰、腿、臀、髋部压痛及扣击痛,以左侧臀部及股部为主,骶骨周围5 cm处及左侧坐骨神经走行部均有压痛.胫骨腓肠肌部压痛,左侧会阴部,大腿内侧痛觉减弱.肛指诊前有包块,两侧有触痛,无脓血黏液.穿刺活检为骨巨细胞瘤.X线表现:骶1椎体左下缘至骶3椎体上缘之间椎体呈偏心性,膨胀性及溶骨性破坏,并侵及左侧骶髂关节,破坏区边界清晰,无钙化.左侧骶1、2孔消失,侧位片示骶1、2、3椎体向前后膨胀性破坏,以骶1、2椎体较明显.边界清晰.X线诊断意见骶骨良性占位性病变.病理诊断:骶骨骨巨细胞瘤1~级.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