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勤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所达到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肩关节承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早(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状况、伤口感染现象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速度,缓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高小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省份之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新发现报告感染者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近年来这一状况有了改变,在全国艾滋病新发感染者数量仍在上升的情况下,广西实现了连续3年下降超过10%,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从9月1日起,黑龙江省全面实施新农合分级诊疗管理。其中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实行“限治病种”制,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控制不合理的越级诊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是中国式医改的关键点之一,旨在提高医疗服务供应能力和效率、质量,更好地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实施分级治疗,即为推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17例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穿刺引流,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3例引流后肺复张良好,平均8.5天拔管,9例管腔堵塞后再次置管,6例胸水引流不净改行胸腔镜探查术,4例确诊脓胸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例出现引流管脱落,2例引流时间长管口渗液缝针加固。均未出现血气胸、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简单、方便、安全,患者疼痛轻、恢复快、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阳;许洪锋;魏超华;石兆田;朱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云南昭通某定点医院新农合即时结报现状和存在问题对策;方法从市级定点医院的角度、结合新农合病人住院结算等数据分析目前该院新农合即时结报现状;结果该院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后简化报销手续、控制医疗费用、推动医院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新农合即时结报是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它既方便患者报销就医费用,也有利于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稳定。
作者:陆烨;唐宇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探讨有效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和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治疗显效60例(占68.18%),治疗有效24例(占27.27%),治疗无效4例(占4.54%),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三联疗法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用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系统溃疡症状,恢复胃黏膜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公卫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群众防病能力的强弱,在维护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由于对公卫服务重要性认识不够,抓得不实,居民健康档案真实率、规范率、更新率都较低。2014年,耒阳市紧扣“先要质量,再要数量,立足实际,追求实效”的主旋律,把质量视为公卫工作的生命线,全面纠正过去片面追求数量的做法,改进绩效考核方式,强化责任追究,挤掉了公卫工作的水份,提高了公卫服务质量,为群众防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作者:曹晓建;许青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医疗卫生联合体,是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一种实现形式,旨在通过改革,竭力为群众提供全程、连续、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方茜;罗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常见、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我科静脉输液体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分享。
作者:余伟华;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从医30余年,他在传染病防治这个平凡而充满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丝不苟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同行及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2010年度被评为防城港市卫生系统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度被评为广西卫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度被评为广西卫生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今年52岁的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谢毓。
作者:刘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三项制度的覆盖人群和补偿兑付等方面,出现了重复参加、重复享受等一系列新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背离了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作者:王书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喹硫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PANSS评分均得以明显下降,但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略低于对照组的82.6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χ2=16.0952,P=0.0001)。结论:给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不良反应方面,喹硫平治疗较利培酮治疗更具有优势,不良反应率较低,故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更为适宜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昌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2012年4月,安徽省铜陵县在巩固和完善基层医改的基础上,成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和安徽省首批2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铜陵县以实行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改革管理机制、补偿机制、支付制度和监管机制,逐步显现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机制。
作者:杨为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进一步探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对策。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迅速清除迅速清除毒物、肠道内毒物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治疗以及快速补液等等治疗对策,并时刻关注患者病情,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结果:研究对象中抢救成功48例,死亡2例,有效率为96%。结论: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需要立即接诊,迅速诊断;清洗毒物、把握阿托品用量;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共享信息。经过多种针对性治疗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将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由于我国卫生资源短缺及经济能力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必须在家中进行治疗和护理,依赖于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主要照顾者是指担负起主要的日常生活照顾工作的人,他们所从事的是非社会的、非专业的和非志愿的行为。主要照顾者可以是配偶、儿女、其它家庭成员、朋友,也可以是保姆。现将慢性阻塞性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彭靓慧;姚传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儿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80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观察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80例患儿实行全方位护理后,护理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比护理前有很大改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病情护理、饮食、生活护理等全方位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病症,控制其病情发展,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红;关玉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意义重大。四川省宁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了专项经费,配备了专业人员,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作者:赵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16例,共123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予以小切口碎核无缝线白内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后的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一周之后的裸眼视力情况,研究组中视力>0.6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88.71%,对照组为73.77%,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7%,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乳化手术,采用小切口碎核无缝线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其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的差异,但前者的治疗成本较低,故可将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作为扶贫扫盲活动中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与复方α-酮酸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肾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r、BUN、Ccr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康注射液与复方α-酮酸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较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志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HBV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检测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cAb、前S1抗原,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242例HBsAg阳性标本中,67例HBsAg(+)、HBe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89.55%;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92.54%;142例HBsAg(+)、HBeAb(+)、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50.70%,HBV DNA抗原阳性率44.37%;31例HBsAg(+)、HBcAb(+)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32.26%, 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35.48%;2例HBsAg(+)、HBeAg(+)患者组中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为100.00%,HBV DNA抗原阳性率为100.00%。结论:前S1抗原与HBV DNA、HBeAg阳性有显著相关性,在防治中应联合检测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宋英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