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工作

赵平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艾滋病, 专业人员, 专项经费, 专门机构, 有序推进, 卫生问题, 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 社会问题, 人民群众, 防治工作, 县政府, 四川省, 宁南县, 维护, 球面, 配备, 禁毒, 公共
摘要:艾滋病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意义重大。四川省宁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落实了专项经费,配备了专业人员,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看待乡村医生的功能定位

    乡村医生是活跃在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深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乡村医生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看待新形势下乡村医生的功能定位,笔者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药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在治疗黄斑囊样水肿中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联合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为单纯玻璃体腔注射TA24例(26眼),4mg/0.1ml。联合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后2周,4周,8周分别行视力、眼压、眼底、OCT等检查,3月行FFA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黄斑囊样水肿均明显减轻,视力多数提高,4周后联合组80%黄斑水肿完全消失,视力提高较对照组明显,45%单纯玻腔注药者水肿复发,视力下降。8周后联合治疗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20只眼(80.0%),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4只眼(16.0%),视力降低患者1只眼(4.0%);单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组视力明显提高患者(≥2行)9只眼(34.6%),视力无明显变化患者12只眼(46.2%),视力降低患者5只眼(19.2%),与单纯注射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能有效的减轻黄斑水肿,延缓视力下降。

    作者:林加藤;刘小肃;姜华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践与探索

    2012年4月,安徽省铜陵县在巩固和完善基层医改的基础上,成为全国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和安徽省首批2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铜陵县以实行零差率销售为“突破口”,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改革管理机制、补偿机制、支付制度和监管机制,逐步显现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县级医院运行机制。

    作者:杨为务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急诊剖宫产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综合评分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臧亚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儿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观察

    目的:观察儿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80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观察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对80例患儿实行全方位护理后,护理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肝肋下增大程度均比护理前有很大改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病情护理、饮食、生活护理等全方位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病症,控制其病情发展,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红;关玉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静脉输液经验交流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输液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但要及时、准确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还要求舒适、尽可能地减轻疼痛等。输液一直以来在医疗护理中是常见、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因此提高输液水平、优化输液的每一步骤,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我科静脉输液体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分享。

    作者:余伟华;陈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症监护室临床带教体会

    护生实习阶段是护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重症监护室集中了危急的重症患者,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先进设备,精细的治疗手段以及一批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在重症患者抢救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医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ICU也成了临床教学的理想基地。

    作者:林春艳;吕洪芹;乔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促进锁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所达到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至2013年本院收治的84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每组4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肩关节承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早(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畸形愈合状况、伤口感染现象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可以加速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速度,缓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高小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勇闯“禁地”的人生

    从医30余年,他在传染病防治这个平凡而充满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一丝不苟地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同行及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2010年度被评为防城港市卫生系统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度被评为广西卫生系统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度被评为广西卫生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今年52岁的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内科副主任医师谢毓。

    作者:刘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疗联合体下的护理同质化管理

    医疗卫生联合体,是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一种实现形式,旨在通过改革,竭力为群众提供全程、连续、优质、便捷、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方茜;罗梅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将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由于我国卫生资源短缺及经济能力的影响,大部分患者必须在家中进行治疗和护理,依赖于家庭中的主要照顾者。主要照顾者是指担负起主要的日常生活照顾工作的人,他们所从事的是非社会的、非专业的和非志愿的行为。主要照顾者可以是配偶、儿女、其它家庭成员、朋友,也可以是保姆。现将慢性阻塞性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彭靓慧;姚传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88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探讨有效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分析和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8例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治疗显效60例(占68.18%),治疗有效24例(占27.27%),治疗无效4例(占4.54%),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三联疗法是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常用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消化系统溃疡症状,恢复胃黏膜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从沛县实践看城乡居民重复参保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新农合与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三项制度的覆盖人群和补偿兑付等方面,出现了重复参加、重复享受等一系列新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背离了医疗保障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作者:王书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药渣变废为宝畜牧业增效有望

    始建于1956年的云南省腾冲县制药厂,主要生产丸剂、片剂、颗粒剂、酊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剂型,1997年,经腾冲县政府批准,制药厂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腾药集团现有国药准字生产批文128个,其“腾药”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并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集团生产的腾药遍布全国,并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

    作者:张玉蓉;杨加寿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风险评估分析法在某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解风险评估分析法在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分析工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判断严重程度,提出应对危险的建议和意见,制定规范和防范措施。结果:新建项目中环己烷、辛烷、茚为低风险的危害因素;正己烷、萘、甲苯、二甲苯为中等风险的危害因素;苯为高风险的危害因素。结论:风险评估适用于新建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中。

    作者:王海军;史济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积极探索大型工地艾滋病防治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大型工地流动人口的艾防宣传和大众反歧视教育,提高各类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防病意识,加强大型工地流动人口HIV快诊检测,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管理,控制艾滋病传染源头,今年以来,我县积极探索大型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创新工作,有效防止了艾滋病在我县流动人口中的蔓延。

    作者:陈时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涟水县中医院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

    为加速中医人才培养,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近年来积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途径,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付从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47例,作为研究组,对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期随机选择100例行剖宫产无产后出血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并对两组的各方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4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切口因素、巨大儿、双胎妊娠、合并症等,而对照组100例剖宫产产后无出血的女性以及现象的发生率极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7例产后出血患者经对症治疗后45例治愈,2例经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结论:造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临床需提高重视,加强产前干预与健康教育,促进分娩的顺利性,降低剖宫产率,尽大程度控制产生出血现象。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试论妇科手术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妇科手术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行妇科手术的患者80例,对其进行心理支持、术前松弛训练、术中消除患者紧张和忧虑心理、术后安慰等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患者中实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焦虑情绪,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方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提高和锻炼院长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院长的素养,指的是院长的素质及其修养。素质,一般偏向于先天禀赋资质。这种先天特点是人们获取知识、才能的自然基础(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先天智慧)。修养,指的是一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格、知识、技能方面达到一定水平所要经历的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先天禀赋和后天的训练,是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形成个体的素养。古人讲:“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院长的素养直接关系到院长个人的领导管理能力,关系到卫生院的生存发展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作者:熊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