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张旗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 应用,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药物的具体应用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出现的120例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远远超过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病例中,皮肤、神经、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强烈。结论:一旦患者出现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必须立即检查出属于哪种类型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对策,合理用药,尽快减少患者的痛苦。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室工作医患纠纷风险的评估分析

    文章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对病案室医疗纠纷进行系统分析。运用工作-风险分解法将医患纠纷中的工作、风险因素逐步分解,得到风险识别矩阵,得出经济相关因素、社会因素、人员因素以及流程与技术因素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风险因素,后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雷蕾;甄玲;沈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到龄村医退出岗位的几点认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意见》(皖政办〔2013〕21号)精神,促进基层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稳定村医队伍,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功能,安徽省各市、县(区)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并启动到龄村医退出工作。结合我县实施方案及实际工作中的做法,浅谈几点认识。

    作者:孟令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建机制”在进行中

    近年来,福建省长汀县的乡镇卫生院管理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于近日赴长汀县调研发现,长汀县对乡镇卫生院管理的基本特点是县级政府内部推行“责权对应的管理体制”;卫生局与卫生院之间推行“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乡镇卫生院形成了“以服务获取收益,以收益促进服务”的运行机制。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四川新农合迈上新台阶

    2013年,四川新农合参合人口达6213.83万人,参合率达到99.23%,受益总人次为1.47亿人次,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达到76.25%;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达到62.99%,较2012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同时,按照四川省政府民生工程要求,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财政厅下发通知,组织老年人参加健康体检,新农合按50元标准支付体检费用,截至2013年底,全省筛查应体检人数745789人,实际体检745505人,体检率达99.96%,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任务。

    作者:熊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提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思考

    新一轮医改以来,尤其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后,本以为乡镇卫生院低廉的服务价格应对农村居民更具吸引力,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地方县级医院一床难求,乡镇卫生院却资源闲置,这一现象比医改前表现得更为强烈,折射出虽然国家投入增多,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下降、在百姓心目中信任度降低的不争事实。

    作者:陈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建特色专科促卫生院发展

    乡镇卫生院是广大农民实现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几年来,我们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抓住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实现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新飞跃。作为乡镇中心卫生院,我们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竞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经过广泛调研,反复认证,提出了“发挥特色、做强专科;齐头并进、综合发展”的办院宗旨,使卫生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作者:庄焕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午流注针法在中风病的应用

    广义的子午流注针法包括子午流注纳甲法、子午流注纳子法、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为传统的按时取穴的方法,子午流注针法强调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将时间因素和针灸施治紧密结合在一起。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预后较差。针灸治疗中风具有独特的功能和良好的功效。兹就近二十年的子午针法在中风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岩;刘荣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编制管理不是好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编制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对单位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有效控制。但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编制管理这一预期目标基本落空,且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致使乡镇卫生院建设陷入尴尬境地。一、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的预期目标落空,负面效应凸显编制管理没能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有效控制原因是:首先是编制核定不合理。乡镇卫生院的在岗人数应该取决与服务量,服务量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包括区域内的自然人口、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保健意识、风俗文化等。但乡镇卫生院编制只以辖区内自然人口为测算依据,其他变量都没有考虑,这就谈不上是量体裁衣。其实在实际操作中决定乡镇卫生院编制的关键因素根本不是服务量,而是全县事业编制的总额控制和财政预算的总额控制,这两个控制是刚性的。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数只能在这两个刚性控制下削足适履,这就决定了编制数与服务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巨大差距。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一、精神疾病呈高发态势,加强综合防控刻不容缓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2011年,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初步排查,共查出疑似四类精神病人2147人,分布在20个乡镇,187个行政村、1685个家庭。其中男性占57.3%,女性占42.7%;20岁以下占1.3%,20-60岁占78.4%,60岁以上占20.6%。以上病人只有467人曾经在各级有资质的精神病医院确诊治疗,其余人均为待核实病人。由于无专门治疗机构,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轻者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流浪乞讨,影响市容市貌,重者肇事肇祸,伤害他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精神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关系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繁荣稳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者:王金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护理培训模式的改进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相适应的护理培训模式与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新进的护理人员452名为培训对象,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贯穿于各项操作的全过程,通过护理示教室集中培训及临床强化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及科学的培训考核评价体系,比较改进前后培训成绩。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评估能力、操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都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效果,有利于加强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及整体护理意识。

    作者:蒋秋焕;程秋泓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人长期照顾问题的探讨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长期照顾问题亟待解决。从提倡老年人自助、互助;以家庭支助为基础,统筹安排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政府政策制度建立等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黄嘉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征稿启事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是农村卫生工作者的园地,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为己任,传播有关知识与信息,交流农村卫生管理的经验,在农村卫生管理者、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村居民之间搭建沟通平台,为全方位、多层面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舆论服务和卫生科技服务。刊物设置《热点关注》《百家论坛》《管理论坛》《人物写真》《传统医药》等栏目,从政策解读、经验推广、观点争鸣、问题探究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报道。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她为村民建起万人健康档案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们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不能因自己的失职让病人失望。”近日在贵州省卫计委举办的“美乡村医生”方晓美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众多听众被她纯美的话语和高度的责任心深深打动。在2013年央视举办“寻找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评选中获得“美乡村医生”称号的方晓美,是土生土长的绥阳县黄杨镇洗马池村人。2002年,19岁的方晓美从卫校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医生。洗马池村距离县城78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方晓美租了两间民房做村卫生室,为村民查病治病,改变了洗马池村缺医少药的历史。“满珍”是村民们对方晓美亲切的称呼,“满珍对我们很牵挂,十天半月就来看我们,我们有什么病,总是随喊随到。”72岁的吴正碧老人因为严重的类风湿病,已瘫痪在床12年,老伴双目失明并患有高血压,儿子又长年在外打工,多年来老两口一直艰难度日。自当了乡村医生起,晓美十天半月就会上门给老两口量血压、送药品,对老人问寒问暖,让老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她所在的洗马池村及周边村组,提到方医生没有人不认识,没有人不竖大拇指。

    作者:黄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首例江华瑶胞捐献造血干细胞

    9月17日上午,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史上首例两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受邀参加县卫生局举行的欢送仪式后,乘专车赴长沙为两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伍爱辉和欧江勇都是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的志愿捐献者,今年1月10日、5月4日,两名自愿者的HLA分型资料历经了初配、高配、体检等程序后,均符合捐献条件。据悉,HLA造血干细胞血型匹配成功率极低,该县今年一次同时产生两名捐献者在全省尚属首例。

    作者:许红亮;龙艳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s-CRP、ESR及RF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及(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变化来探讨CRP、ESR及RF的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50例设为病例组,并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hs-CRP、ESR及RF的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hs-CRP、ESR及RF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测定hs-CRP、ESR及RF的水平可作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辅助检查,对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伶俐;连军;周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加强专科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利川市中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纪实

    湖北省利川市中医院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中医药发展杰出贡献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2013年,该院接诊门诊病人38.52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12万人次,全年总收入1.8亿元,各项数据在全省中医院梯队中名列前茅。一直以来,利川市中医院坚持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牢固树立“专科兴院、专科强院”的办院思路,在注重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专病专科特色,并由点及面,通过专病专科的建设与发展,带动了医院整体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丁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例多发性肌炎患者的护理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体近端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清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机制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地高辛、双克或速尿、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厄贝沙坦150mg/d,每日1次口服)和胺碘酮0.2g口服,每日3次,1周后改为0.2g,每日2次,2周后改为0.1~0.2g,每日1次,逐渐减至小剂量维持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LVD、LVWP及HR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两组LVD、LVWP、LVEF、HR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LVD、LVWP、LVEF、HR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乐开林;熊康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10月于本社区医院收治的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140例从高血压知识、饮食、运动、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再对两组的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以及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指标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给予积极、全面、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病人的高血压,控制血压进一步升高,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仇平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方法。方法治疗前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调整饮食,以及排空膀胱的手术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宣教,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结果通过对9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胆囊切除后的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限度的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并发症,积极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

    作者:高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