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层螺旋 CT 尿路三维成像在尿路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李月梅

关键词:多层螺旋 CT, 三维后处理技术, 尿路梗阻病因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及其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尿路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有尿路梗阻性疾病,并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30例病例,行16层螺旋 CT 扫描后经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及进行三维重建,并对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16层螺旋 CT 扫描后经三维重建能够清晰显示尿路结果,在研究的30例病例中,泌尿系结石21例,输尿管肿瘤5例,输尿管结核2例,先天畸形2例,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在定性及定位诊断上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平片(KUB)、B 超及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结论: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快捷可靠,比以往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更符合临床进一步诊疗的需要,可以作为诊断泌尿系梗阻性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90例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90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外周血 pH 值、PaO 2、PaCO 2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 pH 值、PaO 2、PaCO 2有显著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外周血 pH值、PaO 2、PaCO 2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的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收治的患者84例进行总结分析,依照进行常规护理手段以及行整体护理措施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和观察组42例,对比观察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配合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远高于对照组(71.43%),且不良反应少;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均占优势.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中,其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其遵医行为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淼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使用单纯全麻,观察组31例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全麻药物用量要明显多于观察组,苏醒时间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要优于单纯全麻,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现象,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骨关节围手术期镇痛的初步探讨

    疼痛在骨关节术后患者中比较常见,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还由于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引发关节组织慢性水肿、局部关节僵硬及骨质疏松等后果,使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术后镇痛对于恢复骨关节术后功能十分重要,本文针对骨关节围术期镇痛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对于该状况的临床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武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且记录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死亡率、并发症情况、肺部感染率、循环稳定率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凸面脑膜瘤手术88例分析

    目的::以侵袭性凸面脑膜瘤为例,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侵袭性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脑膜侵袭型患者 Simpson 分级、治疗后1—4年复发情况与颅骨侵袭型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4年死亡率为17.05%.结论:在显微镜条件下行侵袭性凸面脑膜瘤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载瘤负荷,术后行放疗治疗可抑制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减少复发率.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疗影响着肿瘤的复发率.

    作者:薛柏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生素 D 联合阿胶牡蛎治疗喉喘鸣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治疗剂量维生素 D3与阿胶牡蛎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喉喘鸣患儿随机分为治疗量维生素 D3+钙剂治疗组50例(Ⅰ),治疗量维生素 D3+阿胶牡蛎治疗组34例(Ⅱ),预防量维生素 D3+钙剂治疗30例(Ⅲ),预防量维生素 D3+阿胶牡蛎治疗20例(Ⅳ).四组患儿治15天、30天、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5天后,Ⅰ组与Ⅱ组比较,治疗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Ⅲ组,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比较明显优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喘鸣治疗在一个月内选择治疗量维生素 D3+阿娇牡蛎治疗效果更佳;在30天已改为预防量+阿胶牡蛎治疗效果为佳.

    作者:王顺利;张瑞华;蔺小娟;余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苏丹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与苦碟子功效差异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的功效差异以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我院心内科使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进行治疗的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药学查房,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患者非中药临床,则需要对冠心病等患者进行辩证施治,并且需要注意其中药药性以及其差异的存在,同时需要从中药药理学方面对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辨证用药的必要性进行讨论。结果:苦碟子的注射液以及灯盏细辛的中药针剂具有不同的中药药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忽视其中药药性存在的情况,无法对患者进行较好的四诊分型以及辩证施治。结论:在实际的使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的过程中,中药药性的存在基础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其中药制剂除单体化合物时需要具体进行研究,中药制剂均有中药药性,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的选择药物,并且需要加强以及提高临床对于中药制剂的辩证施治。

    作者:刘金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肾囊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腔镜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发症、复发率.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患者99例.用随机表法分为4组,A 组29例行宫腔镜定位后行息肉摘除加全面刮宫术;B 组3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C 组28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服用黄体酮治疗3个周期.D 组10例(围绝经期患者)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内膜电凝术.四组均随诊2年,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量情况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行宫腔镜手术的18例患者中,术后成功妊娠10例,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优于宫腔镜定位后行息肉摘除加全面刮宫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并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更有助于治疗及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绝经患者行内膜滚球电凝术,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复发,宫腔镜手术对息肉引起的不孕有一定治疗作用.所以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择适宜的宫腔镜手术方式.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接收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甲组患者采用正常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丙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三组患者在接受12周的治疗之后,对比三组患者的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子宫与子宫肌瘤的体积相比于治疗前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其中乙组患者的体积缩小情况要明显优于甲组与丙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时,选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其疗效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晚期结肠癌综合治疗1例

    1病例报道患者,男性,38岁,主诉:升结肠癌及左肝外叶包块切除术后3周.患者于2011年3月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下腹持续性疼痛,间断性加剧,伴水样便,大便习惯改变.4月1日在外院行肠镜检查,病理示:(升结肠)中分化腺癌.胸腹部 CT 示:左肺下叶结节影;肝左叶外侧稍低密度影,不排肝外转移.遂于2011年4月7日在该院行全麻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左肝外叶包块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升结肠)中分化管状腺癌 II 级,侵犯肠壁全层及周围脂肪组织,标本两侧切缘均未见肿瘤累及,肠旁淋巴结未见转移(0/7),送检左肝组织为结肠癌肝转移.术后标本行KRAS 基因检测为突变型.既往无特殊,直系亲属中无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遗传性疾病.术后恢复可,入我科进一步治疗.2011年4 月 28日我院胸腹部 CT 示:左肺内可见3个结节影,大约2.8 cm×2.0 cm,考虑为转移;左肝外叶及右肝后叶下段分别见一转移灶,大者约3.1 cm×2.5 cm.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正常.入院诊断:升结肠癌Ⅳ期,治疗过程:1)一线治疗:2011年4 月 29日行 FOLFOXIRI 三药方案化疗1周期,具体为伊立替康165 mg/m2,d1+奥沙利铂85 mg/m2,d1+亚叶酸钙400 mg/m2,d1+5-FU 2600 mg/m2(亚叶酸钙结束后持续泵入46 h).之后从5月13日至 8 月 8日给予改良 FOLFIRI 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7周期,具体为伊立替康:180 mg/m2,d1+亚叶酸钙400 mg/m2,d1+5-FU 2600 mg/m2(亚叶酸钙结束后持续泵入46 h),贝伐珠单抗5 mg/kg,d1,q2w.期间于2011年6月11日复查胸腹部 CT 示:部分病灶消失或缩小,疗效为部分缓解(PR).2)维持治疗:联合化疗后出现明显腹泻不能耐受,且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贝伐单抗维持治疗,遂于2011年 8 月24日至11月17日期间改行单药卡培他滨维持化疗 3周期,具体为2500 mg/m2,d1~14,q3w.期间出现2级手足综合征,减量后仍无法耐受,后于2011年 12 月 8日、12月29日行贝伐珠单抗(7.5 mg/kg,q3w)靶向维持治疗.2012 年 1 月 19日复查胸腹部 CT示:肝内转移病灶消失,肺内仅存左下肺1个病灶,且较前缩小.3)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2012年2月18日,患者行左下肺转移病灶切除术.

    作者:孟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8月~2014年05月5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应用低分子肝素、肝素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实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2.0%,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效果佳,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程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如何提升医疗技术应用管理质量

    目的::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的现状,并为提升管理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方法:探讨分析我国的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不足,并分析其中原因,就提升医疗技术应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仍然存在不足,法规建设与执行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与机构不能完全符合管理要求,各部门间沟通协作有待提高等问题。

    作者:肖艳;李艳;冯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采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观察其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74例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颅内压下降、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赵勇;杨露;郭继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冒首选中医药

    中医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经验积累,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病毒、抑菌、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作者:姜伟;姜淑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120例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120例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患有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进行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速度;另外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代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 C3型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2014年我科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远端 C3型骨折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的临床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骨折均正常愈合,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优良率,活动度伸膝150°—180°,屈膝80°—90°.1例患者因损伤严重,合并髌骨骨折、髌腱断裂,术后不能及时进行膝功能锻炼,导致膝关节僵直.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 C3型骨折,采用双侧柱同时固定,较单侧柱钢板内固定,能够大大增强骨折局部的力学稳定性,增加骨折端的牢固性,为骨折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提供了保障.避免单侧固定不可靠,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功能锻炼而导致内置物松动、拔出,甚至断裂等并发症,能够确保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大大提高骨折愈合的治愈率,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及伤肢,降低肢体伤残率.从而达到骨折治疗的终目的.

    作者:杨磊;高殿勇;杜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例上环后出现月经不调的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止血敏、止血环酸、维生素以及消炎痛等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33例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逐瘀摄血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69.70%,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上环后出现月经不调的环节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变子宫异常出血,非常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邢思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