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宁
先天性上睑下垂不仅影响眼部外观,而且由于下垂的上睑遮挡了视轴影响视功能发育,从而造成患儿弱视.手术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唯一选择[1].矫正上睑下垂手术方法很多,对于提上睑肌肌力弱的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多采用以额肌为动力的悬吊手术.
作者:蓝海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肌电图对急性周围性面瘫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24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病人,均进行过肌电图测定,并给予标准治疗,通过门诊和电话随访对预后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肌电图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神经失用的预后,明显较诊断为轴索断裂者好(P<0.05),肌电图阳性预测值为78.8%,阴性预测值为93.4%.结论 肌电图检查判断病损、面肌预后转归有效、直观,是一种简便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是后颅窝常见的良性肿瘤,其起源于前庭神经鞘膜的schwann细胞,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0%~95%[1].因肿瘤位置深,术野狭窄,邻近脑干及多根颅神经和重要血管,故手术治疗致残率、死亡率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越来越重视术后的生活质量,如何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又保留神经功能也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
作者:陈民;吴文昌;潘荣南;吴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足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了足的功能,其缺损的修复较为棘手,一直受到临床的重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显微外科解剖学的深入研究,为足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不少方法,而以足底内侧动脉主干及分支为蒂部的血管蒂皮瓣的移植,为足部及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1-3].
作者:莫雄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心内科需紧急处理的常见病之一,且复发率高[1].因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与促心律失常作用并存,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潘有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腹水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铁蛋白(SF)的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胸腹水标本118例,其中经病理或临床证实恶性61例,良性57例,应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胸腹水CEA、CA125、SF含量.通过ROC曲线评价CEA、CA125和SF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胸腹水组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清组,恶性胸腹水中的CEA、CA125、SF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根据所绘制的胸腹水组肿瘤标记物ROC曲线的特征,选出佳的临界点为:CEA(ng/ml)<9.70、CA125(U/ml)<440.35、SF(ng/ml)<560.86.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CEA的准确度好达到0.95.结论 胸腹水中CEA检测具有高的准确度,其他肿瘤标记物CA125和SF可作为备选标记物.通过ROC曲线评价,CEA检测指标对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CA125和SF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王俊利;潘明志;雷晓萍;杨凤莲;平静;韦叶生;常正义;滕元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双倍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在IgA肾病(IgAN)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入选的68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双倍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即予雷公藤多苷片2 mg·kg-1·d-1,8周后逐渐减量,每2周减10 mg;对照组32例应用缬沙坦80 mg,Bid;两组患者一般治疗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降脂、抗凝、对症治疗,伴血压明显升高者联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疗程均为6个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完全缓解率达到86.7%(31/36),对照组仅为37.6%(12/32),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定量治疗组从第4周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从第12周开始下降,且治疗组从第4周开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清肌酐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均稳定.血浆白蛋白治疗组从第8周开始升高,而对照组直到第20周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1例,骨髓抑制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2/36),但停药后肝损害及骨髓抑制均好转.结论 双倍剂量的雷公藤多苷片在治疗IgAN中的疗效明显优于缬沙坦,临床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且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沈良儒;张丽丽;池本香;沈海龙;刘志远;王守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IV) 一家系中间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基因中可能出现的突变进行检测.方法 提取IV家系成员和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及直接测序法,对FLG基因已报道的13个突变位点(3321delA、1249insG、441delA、S3296X、E1795X、R501X、R2447X、2282del4、S2889X、3702delG、7945delA、R4307X、Q2417X)进行测序.结果 2代4位成员中2例IV患者同时检测到FLG(3321delA)基因突变.家系中正常人及无亲缘关系对照均未发现突变.结论 家系中存在FLG(3321delA)基因突变,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作者:孙澍彬;李常兴;李雪梅;张锡宝;韩春雷;马泽粦;林东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危急症,病死率、致残率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1],但微创血肿清除术后仍可发生再出血、高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我院自2006年10月以来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其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1例.为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现将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镜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中常遇到的临床问题,却容易被忽视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探讨发生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现对我院14年来收治的46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作者:何英;邓婷丽;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MMP-2和CyclinD1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在口腔鳞癌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口腔鳞癌标本和10例正常对照组标本中MMP-2、CyclinD1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组的MMP-2和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2与Cyclin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高~中分化患者的MMP-2阳性表达率较高(P<0.01),而低分化患者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MMP-2与CyclinD1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的患者 (P<0.05或0.01);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MMP-2和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MMP-2和CyclinD1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6,P<0.05).结论 MMP-2和CyclinD1联合检测可作为OSCC早期诊断的指标,为尽早抑制口腔鳞癌侵袭、转移提供帮助.
作者:比力克孜·玉素甫;邝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常州市不育男性精液情况,了解该市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技术(CASA),参照,用 SCAR精子质量分析仪(Sperm Quality Analyzer)进行操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276例精液标本中,平均精子密度为(73.73±79.85)×106/ml,精子活率为(62.36±24.8)%,A级精子为(19.77±15.28)%.精液质量正常1264例(38.58%),精液质量异常2012例(61.42%),且精子活力异常1659例(50.64%),所占比例高.结论 常州市不育男性精液质量与同期育龄男性精液质量相比,精液质量明显下降,表现为61.42%的不育男性患者存在精液质量异常,精子活力异常所占比例高,提示精液质量下降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多种精子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将使男性不育特异性病因诊断变为可能.
作者:韩小亚;孙达成;张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约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80%,丘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占所有脑出血的12%~24%,积极完善地救治丘脑出血对于降低脑出血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黄华东;符黄德;李传玉;罗起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液渗漏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08例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局部采用山莨菪碱持续湿敷联合电脑中频电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79.6%,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显效率较高.结论山莨菪碱持续湿敷联合电脑中频电流刺激治疗输液外渗消肿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英;滕卓志;林小慧;陈娟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黄蜇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TIMP-1表达影响的动态变化,探讨大黄蜇虫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大黄蜇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蜇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蜇虫丸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均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制作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模型制作完成后,各组采用相应的药物连续干预4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后1、2、3、4周末随机处死5只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变化.结果 ①模型组随着周次的延长血清TIMP-1同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大黄蜇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蜇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蜇虫丸高剂量组随着周次的延长血清TIMP-1同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黄蜇虫丸中剂量组优于其他两组(P<0.01);③大黄蜇虫丸有明显的抑制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TIMP-1表达的作用,且抑制作用要优于秋水仙碱组(P<0.01).结论 大黄蜇虫丸可有效防治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纤维化组织TIMP-1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于震;杨丽;罗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双腔支气管插管是目前实施单肺通气常用的方法,但其操作复杂、定位难度大,若遇困难插管愈加难以完成.近年来支气管堵塞器已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大多采用的是纤支镜引导的支气管堵塞器(Arndt型).我院2010年4月至12月采用盲插型(Coopdech型)支气管堵塞器对21例胸科手术患者进行单肺通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义琛;李月光;张玉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活产新生儿[1].由于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成熟度亦不同,胎龄越小,成熟度越低,因此,对早产儿的特点必须全面掌握.
作者:莫春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理不明,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社会心理障碍密切相关[1].胃肠镜检可排除溃疡糜烂、肿瘤等胃肠的器质性改变.我科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于66例FD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敏庆;韦柳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血液检查对某些危害严重的、有一定发病率的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使它们在临床症状尚未表现之前或表现轻微时得以早期诊断,从而可以早期进行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不可逆性的损害所导致的死亡或生长及智能发育的落后[1].
作者:梁瑞;赵建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所有性传播疾病中容易复发的一种,且反复发作有癌变的可能性.近年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杀灭和清除病毒,停药会复发长期用药会产生耐药,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
作者:修猛刚;王大芬;杜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