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宗凡
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共对52例合并肺功能异常的胃癌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现对胃癌合并肺功能异常时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正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予温经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两组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χ2=6.61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疗效明显优于田七痛经胶囊.
作者:陈文芳;魏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内科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缺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西药常用扩张冠状动脉的消心痛、硝酸甘油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等治疗.笔者自2001年1月以来,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51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宗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好发于儿童,但近年来在成人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不少见,临床诊断MPP的病例逐渐增多[1],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而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6例确诊为MPP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康莱特静滴和超声高温热疗联合治疗晚期肝癌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同期住院的Ⅲ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康莱特注射液和超声高温热疗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治疗组在消除癌痛、其他症状缓解、抑制癌肿生长、延长生存时间等四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和超声高温热疗联合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邓福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相对的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胃潴留、呕吐、胃食管反流、腹胀等不耐受现象[1],给患儿及早喂养造成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对30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胃管喂养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贤;林梅;梁秋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五年制本科内科学临床见习课双语教学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507名五年制本科学生分为两组,混语教学组256名,单语教学组251名,通过问卷调查及课堂考试成绩评价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结果两组分数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学生绝大部分认为有必要开设双语教学;混语教学组认为学时适宜或较多高于单语教学组(P<0.01);混语教学组学生能够听懂80 %以上的内容高于单语教学组(P<0.01);大多数学生对课堂满意;混语教学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利于他们对内科医学知识的学习高于单语教学组(P均<0.01);两组学生要求以汉语为主讲解约占将近一半.结论内科学临床见习课双语教学符合学生的主观需求,以混语方式进行教学能更好地改善学生的英语现状,学习效果更好.
作者:蓝景生;潘兴寿;黄照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SCT)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肺隔离症异常血管的价值,并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10例患者做了胸部正侧位片、平扫与增强CT、MPR检查.结果 10例肺隔离症中有7例为肺叶内型,3例为肺叶外型;7例位于左肺下叶,3例位于右肺下叶;9例胸片表现隔离的肺组织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均匀的团块影,1例呈薄壁含气肺肿;9例CT扫描示胸椎旁软组织密度肿块,1例示左下肺肺气囊.增强CT均显示供血动脉.MPR能显示其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行程和分支,其中有9例为降主动脉供血,1例为腹主动脉供血.结论 MSCT及MPR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两法结合可取代普通X线、断层摄影、支气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作为肺隔离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吴世行;粟永明;罗国英;陈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胶质瘤术后如果出现急性高颅压,将会明显加重病情,不能尽早进行化疗和放疗,对患者短期内身体恢复和防治肿瘤复发都极为不利.我科近3年来共发现中央回区旁脑胶质瘤切除术后出现急性高颅压4例,经抢救治疗后治愈,现分析如下.
作者:周志宇;黄纯真;李光;黄冠斌;黄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在2004年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本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流行期间,应用海南先声敬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必奇治疗患儿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英;余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类胃十二指肠损害的主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胃癌发病率与当地的HP感染呈正相关[1],与萎缩性胃炎、胃癌和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关系密切[2,3];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已将其定为I类致癌源[4],然而有关HP的致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5].
作者:黄赞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将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 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观察组用纳络酮与氨茶碱交替治疗,对照组继续单用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的次数、呼吸暂停日均积分及呼吸暂停的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SpO2及心率下降程度也明显减轻(P<0.01或<0.05).结论纳络酮与氨茶碱交替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优于单用氨茶碱治疗.
作者:谭海松;麦劲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西咪替丁口服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接受CO2激光切除疣体和口服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CO2激光切除疣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90.0%、对照组治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35P<0.01).结论 CO2激光联合西咪替丁口服是临床治疗尖锐湿疣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卫中;梁小玲;马泽粦;周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潘南金联合立其丁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潘南金及立其丁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66.3%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96P<0.05).结论潘南金联合立其丁治疗肺心病合并心衰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黄彩英;黄爱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脊髓损伤是由外力的作用引起脊椎骨折,导致脊髓休克、受压、水肿.脊髓和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而产生的系列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具有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等特点.
作者:吕瑞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从1999年~2003年共手术治疗脑瘫105例,其中采用颈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剥脱切除术治疗重型脑瘫26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辉能;张旭光;黄荣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其与细胞凋亡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相关性,探讨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法观察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30例胃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Survivin基因及HP感染阳性表达.结果胃淋巴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6.7%(14/30),而正常胃组织均无表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26, P <0.01).Survivin表达与淋巴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胃淋巴瘤组织中HP阳性检出率为36.7%(11/30),正常胃组织检出率为23.3%(7/3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27,P>0.05).胃MALT型淋巴瘤Survivin阳性表达与HP感染有显著相关性(r=0.644, P <0.05).胃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显著低于正常胃粘膜,胃淋巴瘤Survivin阴性表达组细胞凋亡指数与Survivin阳性表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Survivin基因在胃淋巴瘤中表达上调,而且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胃淋巴瘤与Survivin表达、细胞凋亡、HP感染有关.
作者:揭旭日;夏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GDM的诊断、治疗、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方法根据血糖是否得到良好控制,将确诊的126例GDM患者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产前治疗措施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血糖控制良好者母子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良者(P<0.05或<0.01).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可增加孕妇和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从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早期进行饮食控制或加用胰岛素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母子围产期并发症.
作者:李桂荣;郭士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腺样囊性癌由Billroth(1856年)首先描述,自1930年由Spies命名以来沿用至今,又称圆柱型腺瘤,是涎腺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
作者:石尧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研究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影响,减少医药费.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一对一强化教育组(A组)和一般健康教育组(B组),各51例,连续观察两组10个月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病情控制和医药费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疾病控制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P<0.01),医药费用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实施强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利于病情控制,明显降低医药费用.
作者:郑雪英;唐海军;黄艺群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