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定点矩形瓣修复红唇的临床价值

夏光明

关键词:术前定点, 矩形肌皮瓣, 修复红唇
摘要:唇裂修复是涉及面部容貌的整形美容手术,随社会不断发展,对其修复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因红唇修复和唇珠再造是唇裂修复术中较为关键步骤,故一直受到很多学者的重视[1].由于红唇修复和唇珠再造目前尚无比较规范的定点,其修复后的效果存在着不确定性.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快速型心房纤颤(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并快速型Af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3 ~5 mg*kg-1静脉推注,观察15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3~5 mg*kg-1,仍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则以胺碘酮600 mg稀释于5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时停止滴注.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27人(62.79%),有效14人(32.56%),总有效率95.35%;心电图改善显效17人(39.53%),有效20人(46.51%),总有效率86.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CHF并快速型Af,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

    作者:廖继全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床边血液灌洗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疗效观察

    口服大剂量有机磷农药发生中毒病例病情凶险,以往应用洗胃及解毒、对症、支持治疗等抢救,病程长,病死率高,后遗症多,现收集我院1998年~2003年采用血液灌流(HP)的方法,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甘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留置胃管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留置胃管是施行胃肠减压、外科手术前准备和危重昏迷病人胃肠道营养持的基本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护理人员操作方法不当及疾病的病理改变等因素,常会导致胃管留置失败,给病人带不不必要的痛苦.为此笔者对我院两 个科室2001年1月~2004年3月胃管留置失败的30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华;吉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产科子宫切除33例临床分析

    产科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妇急性大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对合并有妇科良、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我院产科近15年来共施行子宫切除33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汤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谈搞好临床检验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检验医学是在科学实验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医学分支,而临床检验实验教学是整个临床检验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有验证科学规律、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功能,并且在对学生进行方法理论教育,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技能,认识到这些知识和技能与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但通常的教学活动中,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对实验教学有所疏忽或重视不够,以至出现高分低能,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工作适应性较弱的现象.教育,培养出大批创新人才.

    作者:黄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5例心律失常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片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第1周200 mg/次,每日3次,第2周200 mg/次,每日2次,第3周200 mg/次,每日1次,维持量200 mg,每日1次,每周用药5天,停2天;对照组用心律平片100~150 mg/次,每日3次,见效后逐渐减量为50 mg/次,每日3次,用药期间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心电图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中分别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及Q-T间期延长各1例.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明显,副作用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张成荣;罗文第;蒙学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特定场所.面对青年学生,学校既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输送一线劳动者的天地,又是向他们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空间。

    作者:周美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进展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将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经静脉通道输入人体内的方法.TPN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危重病人救治的成功率,改善了手术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劳贤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肠瘘八例的临床分析

    肠瘘分为内瘘、外瘘,其发生原因常见于创伤、手术、感染、肿瘤、放射损伤等,是腹部外科危重症疾病之一.现将我院于1996年10月~2003年9月收治的8例肠瘘病人作一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马良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联合α-干扰素栓治疗阴道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对妇发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激光、微波、冷冻等物理疗法是治疗尖锐湿疣的主要方法,但是治疗后容易复发.

    作者:韦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肩锁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

    肩锁关节脱位约占肩部损伤的12%左右,我院自2002年2月~2004年3月采用肩锁钩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坠跌3例,摔倒1例.

    作者:李玉春;陈上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思路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思路.方法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化湿健脾、活血逐瘀的方法,观察治疗99例.结果治愈45.45%,好转38.38%,总有效率达83.83%,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马小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31例体会

    过期流产是指宫内胚胎和胎儿死亡后未及时排出[1].我院2003年1月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3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洁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学科.近年来,由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与这些基础学科密切相关的内科学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和深入.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重要基础,又与临床各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蛋白饮食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进展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在不补充α-酮酸或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给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所致慢性肾衰(CRF)患者肾功能进展情况的影响.方法 5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实际蛋白摄入量分为两组,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组(LPD 蛋白质摄入量为0.60±0.07 g.kg-1.d-1)34例,正常蛋白饮食组(蛋白质摄入量为1.0±0.06 g·kg-1·d-1)20例,观察患者顺应性及肾功能进展情况.结果患者对低蛋白饮食有良好的耐受性,34例患者都能坚持LPD治疗.LPD组和正常蛋白饮食组肾功能不全下降速度分别为0.262±0.015 ml·min-1·月-1和0.684±0.086 ml·min-1·月-1,LPD组显著慢于正常蛋白饮食组(P<0.01),LPD组患者平均62.6±8.6个月进入透析治疗,而正常蛋白饮食组平均26.4±3.5个月进入透析治疗,比LPD组提前3~4年.结论 LPD在不补充α-酮酸或必需氨基酸的前提下,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并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治疗的时间,成为延缓DN所致慢性肾衰进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沈良儒;张丽丽;张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导乐陪伴分娩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有经验的助产师给予心理指导和产程观察,使其顺利完成分娩过程,我院自2002年4月起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剖宫产率明显下降.

    作者:朱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654-2)治疗支气管肺炎或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静滴乳糖酸红霉素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山莨菪碱(0.25 mg/kg)于乳糖酸红霉素液中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红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因而被迫停药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退热及肺部罗音消失快、住院时间短,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因而被迫停药的发生率均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红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1例临床分析

    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正规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由于隐球菌对脑和脑膜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其感染率高,其中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一种.本文对2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勤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开放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结果本组28例病人中,12例行骨窗入路,另16例行骨瓣入路并Ⅰ期颅骨整复修补,上矢状窦损伤均行一次性修补成功,恢复良好24例,2例下肢轻瘫,1例失语失明,1例死于广泛脑挫裂伤.结论早期彻底清创,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

    作者:廖振南;廖志武;覃家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多种抗生素单剂量治疗单纯性淋病探讨

    目的研究多种抗生素单剂量治疗单纯性淋病的疗效以及疗效对比.方法使用头孢三嗪0.25 g;壮观霉素2 g(女性4 g);阿奇霉素1.5 g;氧氟沙星0.6 g;单剂量治疗单纯性淋病.结果各组的总有效率和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8%、96.3%、93.3%、73.7%,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效果好,阿奇霉素次之,氧氟沙星疗效欠佳.结论单剂量药物治疗单纯性淋病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效果良好.

    作者:黎兆军;马泽粦;孙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