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法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马蔡昀;蒋理

关键词: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 梅毒螺旋体抗体, TPPA, Tp-ELISA, RPR, 胶体金试纸
摘要:目的探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等四种方法在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分别检测50份阳性标本及50份阴性标本.结果 RPR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假阳性率为4%;胶体金试纸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90%,假阴性率为10%,阴性符合率100%;TP-ELIS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TP-ELISA是目前较为合适的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及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主要手段,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0年6月~2003年1月共进行了8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循证医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循证医学的认识,阐述循证医学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够充分运用前辈们的临床经验和专家们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将这些新知识用于解决各种临床问题.

    作者:邓小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8例重度宫颈糜烂的病人随机分为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微波治疗组(对照组)各89例,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微波输出功率为30~50W,子宫颈糜烂面由内向外进行点灼凝固治疗,使糜烂面全部变白为止,治疗当天将干扰素栓于睡前置于阴道后穹窿,,隔日放1枚,6枚为一疗程;对照组仅采用微波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25.84%,显效率为50.56%,总有效率为96.63%;而对照组痊愈率为8.99%,显效率为29.62%,总有效率为66.29%,两组比较P值均<0.01,两级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既迅速有效地去除了局部病灶,又对潜伏感染进行了治疗,从而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东;梁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由于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法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目的探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等四种方法在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分别检测50份阳性标本及50份阴性标本.结果 RPR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假阳性率为4%;胶体金试纸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90%,假阴性率为10%,阴性符合率100%;TP-ELIS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TP-ELISA是目前较为合适的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

    作者:马蔡昀;蒋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引起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有关产科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肩难产和臀位分娩是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 结论预防臂丛神经损伤,关键是要做好产前预测,掌握好正确的分娩方法.

    作者:马钦玲;包芳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院开展防治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

    非典型肺炎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严重威胁和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卢秋容;王寿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六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观点认为,AMI患者至少卧床2周,以减轻心脏的负荷[1].

    作者:李素芝;冯艳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重型肝炎病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9例予护肝、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病死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症状消退快,病死率低,疗效好.

    作者:邰立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透明的晶状体由于某种原因变混浊者称白内障.而老年性白内障为常见.

    作者:韦爱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对再孕的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人流)对再孕并发症的影响,以减少不必要的人流.方法 A组151例为人流1~2次者,B组59例为人流≥3次者,C组312例为无人流史者,A组与B组、C组分别对照比较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结果 A组的自然流产、宫缩乏力发生率低于B组(P<0.05),早产、胎盘滞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C组的自然流产、继发不孕、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早产、宫缩乏力、胎盘滞留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人流易致再孕并发症,且人流次数越多,其再孕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杨爱华;梁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U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UC患者疾病活动期和18例中、重度UC患者于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D8 、NK细胞明显减少(P<0.01) , CD4/CD8比值上升 (P <0.01);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CD3、CD8、NK细胞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带旋髂深动静脉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刮除股骨头内坏死组织,将下陷的软骨面托起,采用带髂深动静脉髂骨瓣植入治疗42例(髋).结果 术后随访2~4年,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推荐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评判,FicatⅠ期优良率100%,Ficat Ⅱ期优良率91.3%,Ficat Ⅲ期优良率71.4%,FicatⅣ期优良率20%,Ridit检验:FicatⅠ期Ri值0.3214,FicatⅡ期Ri值0.4218,FicatⅢ期Ri值0.6650,FicatⅣ期Ri值0.8786.经χ2检验,FicatⅠ、Ⅱ、Ⅲ期疗效与Ⅳ期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Ⅰ、Ⅱ、Ⅲ期疗效明显优于Ⅳ期.结论 该术式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可重建血运,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坏死,适用于成人各期骨头坏死的治疗.

    作者:刘森;曾广吾;全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南海市学龄前儿童补钙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补钙对其骨骼生长、骨矿获得是否有促进作用,为合理补充钙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为期3个月补充钙片,测定血清钙、身高、体重增量,了解骨矿获得及体格变化.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与身高增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儿童补钙对其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鲍木丹;张健;余万辉;游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式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用改良式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各类型锁骨骨折及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18例各类型锁骨骨折,其中包括18例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采用改良式张力带加1~2枚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经3~24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按优、良、可、差的疗效评定标准,结果共计优 202 例 ,良 11 例 ,可 5 例 ,差 0 ,优良率 达 97.71%.结论 改良式张力带加1~2枚克氏针内针固定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类锁骨骨折及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且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张耀光;刘一帆;周敏;成显黔;黄大晟;曾宪明;潘玉成;杨石;陈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预后差.80年代以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现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黎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洗胃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很多.其中由于婴儿出生时咽下羊水或产道血,刺激胃粘膜引起的呕吐称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作者:黄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丙戊酸镁与苯噻啶防治偏头痛314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验证丙戊酸镁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并与苯噻啶防治偏头痛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偏头病患者314例,分为丙戊酸镁组236例,口服丙戊酸镁0.2~0.4g,bid或tid;苯噻啶组78例,口服苯噻啶0.5~1.0mg,bid或tid,连服3~6个月后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防治偏头痛,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丙戊酸镁基本控制率优于苯噻啶(P<0.05;两药的副作用均较轻微,无显著差异.结论 丙戊酸镁防治偏头痛的基本控制率优于苯噻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药物,且用药较为安全和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宗平;杨晓苏;郑自贤;唐敦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抗精神病药对大脑皮层、丘脑或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抑制作用,中毒则时可严重抑制脑的功能而引起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1998~2002年我院门诊急诊救治服用抗精神病药中毒9例,均抢救成功.现将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洛赛克针剂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洛赛克针剂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确认为重症脑出血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颅内压、抗脑水肿、调整血压、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入院后每天静脉注射洛赛克针剂40mg,连用14天.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7.1%,对照组为36.7%,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洛赛克针剂能有效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降低病死率.

    作者:谢桂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