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扣手法和握拳法膝腱反射加强试验的临床比较

李峰虎;范守诺;蒋俊龙

关键词:膝腱反射, 加强试验, 扣手法, 握拳法
摘要:目的:比较扣手法和握拳法两种膝腱反射加强试验的临床优劣,推荐一种更好的试验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对扣手法和握拳法两种膝腱反射加强试验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试验效果及试验对象学会配合动作所需时间等,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方法试验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均<3.85,P>0.05);试验对象学会两法配合动作所需时间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u=14.66,P<0.01),握拳法所需时间较短;左、右手分别进行握拳法加强试验效果相同.结论:握拳法膝腱反射加强试验较扣手法简便,更适用于临床.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结石治疗方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在我国胆结石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困扰着千家万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胆结石的发病率很高,达普通人群的1%-10%,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胆结石治疗方法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作者:王君;韩建涛;张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珍稀胃片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珍稀胃片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采用阿莫西林加珍稀胃片联合疗法,阿莫西林100mg/(kg*d),分3次口服,疗程2~4周;珍稀胃片1~2片,每日3次,疗程6~8周.结果:50例中上腹部疼痛3天内缓解率达80%,胃溃疡愈合率为58%,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为75%,总有效率达92%,HP根治率为72%.结论:两药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瑜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的护理

    颈椎病是骨科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随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共行颈椎前路减压加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12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娥;覃丽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静注异搏定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前RR周期长短交替的机理与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到30例房室外反复性心动过速、12例房室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静注异搏定后,心动过速终止前RR周期长短交替发生率分别为37%、33%,长短差值50ms仅见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对比房室结电生理特点,认为室上速RR周期长短交替是冲动分别落在房室结相对不应期的不同阶段或经房室结不同经路下传达室的结果.

    作者:杨继昌;曾雅洁;马泽粦;敖晓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人特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期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发作前期(3个月内)心电图改变规律.方法:对36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发作前期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并与50例正常老年体检查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发作前期的Pmax、P波离散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用P波离散度结合临床症状,可用于预测特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李翠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脾网罩治疗创伤性脾破裂

    目的:探讨自织脾网罩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织脾网罩对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网罩罩住脾脏两极并拉紧,打结,使脾脏裂口受压合拢达到止血目的.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经卧床休息2周并予止血药物,抗生素等治疗后,未发生再出血,恢复顺利.结论:采用脾网罩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只要掌握其适应证,是一种方法简单、实用、取材方便、止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包聿祥;陈明;郑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1年行开颅去除骨瓣减压术56例,比较大剂量使用激素及脱水剂在防治术中急性脑膨出中的作用.结果:本组资料提示,CT显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中线结构移位<10mm,经上述处理效果较好,但中线结构移位>12mm,GCS评分较低则效果不明显.结论:对颅内血肿脑室、脑池受压,中线移位<10mm经大量激素及脱水剂治疗,积极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而中线结构移位>12mm,GCS评分较低提示保守治疗为佳.

    作者:缪锦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纳洛酮在儿科临床的新用途

    纳洛酮为吗啡的完全拮抗剂,结构似吗啡,与吗啡竞争同一受体,但几乎无吗啡样激动作用.它能够阻断吗啡的作用,消除吗啡的中毒症状(如呼吸抑制、缩瞳、胃肠和胆管痉挛,可以迅速诱发吗啡成瘾者的戒断症状),但本身无镇痛和呼吸抑制作用,临床上用于麻醉性镇痛药的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及其它中枢抑制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纳洛酮在儿科临床有新的用途,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春贵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输注速度与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减少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对200例在门诊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患者,通过减慢和加快输液速度进行观察.结果:输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输注速度有非常显著的关系,输液速度快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输液速度慢时明显增多(P<0.01).结论:减慢输注速度可减少或避免使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邓爱春;黄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香丹注射液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香丹注射液与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把基本情况相似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香丹注射液20ml+5% GNS或0.9% NS 250ml静注,联合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仅用香丹注射液,疗程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一定效果,总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1.15,P>0.05),但总显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85,P<0.05).结论:该法对急性期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作者:张滨;刘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频与工频高千伏胸片200例成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高千伏胸片的成像效果.方法:在使用器材和材料相同、摄影方法一样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高频和工频X线机所照的正常病例高千伏胸片中的甲级片各100张,以肺纹理追踪和低密度区标志结构辨认的6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比较,找出工频和高频高千伏胸片的异同.结果:工频和高频高千伏胸片视觉评价上,肺野部分的影像表现两者相似,在肺野密度适宜的情况下,高频高千伏胸片层次更丰富,组织结构影像更清晰,在低密度区的显示比工频高千伏胸片优,使用的X线量更低.结论:高频高千伏胸片在影像层次、清晰度和X线照射剂量方面比工频高千伏胸片为优.

    作者:农俊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4例肝-肺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4例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方法:通过测定病人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等的均值,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估肝-肺综合征病人低氧血症的程度.结果:肝-肺综合征病人氧分压和氧饱度均较正常人低(P<0.01).结论:进行血气分析可以提高肝-肺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作者:李锦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在我国较为多见,病死率较高,故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工作甚为重要.现将慢性肺心病的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孙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8例糖尿病急性低血糖反应的观察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其并发症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较为常见.我科自2001年1~12月共收治591例病人,糖尿病271例,占我科年住院总人数的45.9%,其中有18例不同程度发生低血糖反应,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6.6%.笔者对1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蒋素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扣手法和握拳法膝腱反射加强试验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扣手法和握拳法两种膝腱反射加强试验的临床优劣,推荐一种更好的试验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对扣手法和握拳法两种膝腱反射加强试验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试验效果及试验对象学会配合动作所需时间等,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种方法试验效果相比差异无显著性(χ2均<3.85,P>0.05);试验对象学会两法配合动作所需时间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u=14.66,P<0.01),握拳法所需时间较短;左、右手分别进行握拳法加强试验效果相同.结论:握拳法膝腱反射加强试验较扣手法简便,更适用于临床.

    作者:李峰虎;范守诺;蒋俊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TBARS比色测定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研究

    目的:建立和改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直接测定法.方法:TBARS比色法.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0~10mmol/L,与酶法相关r=0.9853,批内CV=1.51%,批内CV=2.84%,平均回收率100.4%.结论:该法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测定范围大,适于临床应用.LDL-C正常参考值18~42岁为2.53±0.82mmol/L;43~63岁为3.01±1.2mmol/L.

    作者:张运斌;潘大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提高婴幼儿头皮下静脉穿刺成功的方法及体会

    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婴幼儿头皮静脉小,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婴幼儿不配合治疗,给护理操作带来很大不便.穿刺的成功与否可反映一个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现就如何提高2岁以下的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作者:张春梅;韦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Anderson-Hynes)术加肾、输尿管造瘘及内支架引流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4例.结果:一次手术成功23例,二次手术成功1例.近期并发症1例.24例经6个月~2年随访,远期疗效好.结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方法以Anderson-Hynes术为首选;双J管能起到引流通畅及内支架作用;儿童患者仍需采用肾、输尿管造瘘引流.

    作者:唐汇龙;佘湘群;谢逸峰;唐米纳;刘明;万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继发性前房出血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眼球挫伤继发性前房出血临床诊治规律.方法:对24例继发性前房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20例,5天以内出血吸收15眼,6~10天出血吸收5眼.平均出血吸收8天,视力达0.5以上者16眼.结论:继发性前房出血的预防措施重在防止诱发因素发生,治疗上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可缩短前房出血吸收时间.

    作者:罗松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氟哌利多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的研究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氟哌利多在减轻插管时(后)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8例)和实验组(B组,34例),比较两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后)收缩血压(SBP)、心率(HR)和心率与收缩血压乘积(RPP),并观察心电图(ECG)情况.结果:SBP、HR和RPP两组于诱导前、诱导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插管时、插管后A组后均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A组非常显著高于B组(P<0.01),但室性早搏频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氟哌利多能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副反应.

    作者:庾俊雄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