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珍
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在男性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患者治疗前后6种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雌二醇、孕酮、泌乳素、促黄体生成素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作者:陈渝萍;龚飞跃;孙达春;黄永强;黄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测定葡萄糖血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肝素抗凝血浆在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及血脂浓度,并与非抗凝血清比较.结果:肝素抗凝血浆法与血清法测定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肝素抗凝可完成生化所有项目的检测.
作者:杨大梅;许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出院1天后死亡).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天,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潜伏期4~6天.发病24小时出现痉挛者4例,另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4例,硬肿3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2.治疗措施①控制痉挛: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10mg/kg@次,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0.5~1mg/kg@次,安定0.3~0.5mg/kg@次,每隔4~6小时交替使用.本组选用3种药物2例,2种3例;②TAT的应用:TAT 2万u静滴,连用2天3例,用5天1例,用10天1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变化情况.方法:用仪器测定12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MCHC、RDW有明显变化.结论:MCV、MCH、MCHC、RDW变化与缺铁性贫血的参效相符,尤其以RDW升高更为敏感,可作为发现早期缺铁性贫血(IDA)筛选的简易指标.
作者:关文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见于无脑外伤的老年人,发病缓慢,其发作性头痛及意识改变与某些内科病相似较易误诊,我院内科几年收治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病人,先后以肺性脑病、散脑、高血压病收入内科.病例介绍例1,女,71岁.因反复咳嗽20余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氧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否认头部外伤史.经吸氧抗感染治疗热退,咳嗽及肺症状减轻.次日上午9时无诱因出现头痛并呕吐2次,对症治疗好转.
作者:赵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皮肌炎心肌酶水平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动力学法对55例对照组和49例皮肌炎的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羟丁酸脱氢酶(HBD)、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进行检测.结果:皮肌炎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心肌炎心肌酶测定对皮肌炎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廖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吻合术的护理措施,提高手术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的胆道肿瘤、胆总管下段狭窄等患者,进行内引流术,并对留置的管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消除对影响术后的各种不利因素,缩短病程,使病人能提早康复.结论: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注重“T”型管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隆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必要,通过明确调查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开展兴趣小组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常见类型之一,其死亡原因主要来自并发症,及时正确的治疗将决定其预后.现将我科1975年5月~1999年12月收治的AMI 54例,其中对资料较为完整的43例的并发症治疗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43例中男38例,女5例,男:女为7.6:1.0,43例中年龄小38岁,大73岁,平均年龄69.4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18例(V1~V6),前间壁6例(V1~V3),下侧壁6例(Ⅱ、Ⅲ、avF、Ⅰ、avL,V5、V6),下壁9例(Ⅱ、Ⅲ、avF),前壁3例(V3、V4)间壁1例(V1、V2);原发病:冠心病28例,高心病8例,高冠心5例,心肌病2例.
作者:孙宏圻;吉文忠;吉春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宫外孕破裂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是妇科常见急症,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宫外孕破裂出血并失血性休克病人72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2例育龄妇女,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9岁,均为宫外孕破裂出血,其中右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39例,左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33例.全部病例都有休克典型的临床表现,收缩压降至12kPa(90mmHg)以下,脉压小于2.6kPa(20mmHg).术中统计失血量在800~1500ml,手术时间50~145分钟,平均95分钟.
作者:黄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人畜共患动物源性传染病,分布区域较广,易感人群较普遍.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形钩体血症,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伤,并引起中毒症状,多器官系统如肝、肾、肺、神经肌肉病变与功能异常.我院近8年收住各型钩体病28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近8年共收住钩体病28例,均为散发病例.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16~56岁,平均32岁,其中1例为怀孕8周孕妇;以农民为主,共23例(82.1%);发病以5~9月份为主,病后3~7天入院,病前1~3周有明确疫水接触史.诊断根据《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1).
作者:曾广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有良好的疗效.我院从1997年6月起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至今已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4~68岁,平均36岁.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7例.
作者:杜丹阳;张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宫外孕破裂或不全流产者病情发展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剧烈腹痛、晕厥、休克等,病人及家属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难以接受,往往处于极度的恐慌之中,且病人不仅面临死亡的威胁,还要接受此次怀孕失败的结局,以及再次妊娠挫折,产生自责悲观、气愤等心理反应,对治疗不利.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针对其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护理对策,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罗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方法:在心电监护下先给心律平70mg加入25%葡萄糖20ml静注并开始观察疗效,如无效则采用静滴治疗.结果:90.32%的病例在10~~120分钟内转为窦性心律,9.68%病例出现副反应,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心律平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门诊复诊率高,患者因反复咽喉部肿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摘除扁桃体,而用微波治疗在国内外尚少报道,我们从1995年3月~2000年5月应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扁桃体炎8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锡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胞二磷胆碱多用于急性颅脑外伤,脑部手术后及脑中风所致的意识障碍等疾病,以及用于促使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损伤所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尚少见报导.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胞二磷胆碱静滴,静注抢救安眠药中毒1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18例中,女性14例,男性4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安定中毒14例,氯氮中毒1例,氯丙嗪中毒3例,服药量30~300片,重度中毒10例,中度5例,轻度3例.对照组18例中,女性15例,男性3例,年龄17~33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安定中毒12例,氯氮中毒4例,甲丙氨酯中毒2例,服药25~280片,重度中毒9例,中度6例,轻度3例,诊断与分型根据《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标准(1).
作者:叶绿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肾下垂是一种常见病,占成人10%~20%,大多数无临床表现(1),不引起人们重视,而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长期误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门诊病例.男性25例,女性42例;30~40岁46例;农民45例、工人11例、驾驶员3例、职工5例、干部3例.2.症状体征上腹不适29例,腰痛11例,右上腹痛9例,伴有肋痛、腹胀、体重下降,血尿、失眠等,发病时间半个月~7年.瘦长型,体重达不到标准者60例;右侧肾可触及67例,双肾可触及者4例;Ⅰ度下垂24例,Ⅱ度下垂43例(3).
作者:陈知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静滴;对照组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静滴,观察两组腹水消长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减少和消失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见效快,肝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82.5%,尤其对心衰后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房颤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孙飞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适应证病例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顺铂、足叶乙甙等抗癌药物,肝功能好,病灶小,可用适量明胶海绵栓塞.结果:治疗有效率达85.3%,6个月生存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67.6%,2年生存率为44.4%,3年生存率为11.7%.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可阻断肿瘤供血动脉,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转移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国标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