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观察

刘继波;李江龙;周鹏;熊飞龙;谢大伟;龚光耀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小切口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68例行侧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逐级扩张,环锯一次椎间孔成形的方法,摘除突出髓核,完全松解硬膜囊及神经根.结果 本组214例患者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90 min/节段,平均出血量15 ml/节段,卧床时间均不超过24 h,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疗效评定,优190例,良11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93.9%.术后复发8例,其中术后3 d内复发3例,术后1周到1月复发3例,1月以后复发2例.脊柱不稳、椎间隙感染、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者.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糜蛋白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观察组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出院时评定疗效,出院6个月后回访再一次评定疗效.结果 术后第4天评比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3%(35/71),观察组32.0%(2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评比1次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1%(59/71),观察组为80.0%(60/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出物内注射糜蛋白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费用低、痛苦小、安全、疗效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许远海;陈丽;朱海峰;李万奎;许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采用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等对术前、术后4周、术后12周时的嗅觉功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4周、12周时患者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12周时患者嗅觉功能评分、VAS评分、SNOT评分均较术后4周明显改善(P<0.05).术后4周时,治愈37例,好转3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2.35%;术后12周时,治愈56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7%.结论 鼻内镜手术能明显改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献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保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听神经瘤切除术面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接受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给予神经电生理监测,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神经电生理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设定肿瘤的切除范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半年的听力功能、面瘫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后的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术后半年的听力功能、面瘫状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实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准确监测到患者面部神经的位置,可有效保护患者的面部神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民;吴至武;冯开明;杨瑞金;蒋秋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超高龄(年龄9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3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38例(PFN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两组均在术后1周内按三联药物(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和福善美)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 PFNA组在手术创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髋关节功能方面(Harris评分)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超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或机体状况欠佳,合并较多内科疾患者,在积极综合调治下应争取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者术后均应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及功能锻炼.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血肿引流术.术后第7天、14天评价两组神经功能并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治疗的进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依次下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依次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水平依次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迅速减轻脑水肿、脑缺氧等症状,降低炎性反应,避免继发性脑损伤,保护神经细胞,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颂国;廖海斌;刘榕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膜联蛋白A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6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5 cm)膜联蛋白A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为80.3%(61/76),癌旁黏膜组织中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为30.3%(2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 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膜联蛋白A7的阳性表达率较低(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CEA含量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膜联蛋白A7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在诊断价值.

    作者:刘锦新;龙军先;韦昭懿;韦永桃;蒋洪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非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围术期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将30例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5例.A组予面罩给氧,B组予无创正压通气(NIPPV),观察两组手术前(T0)、面罩吸氧或NIPPV治疗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各时点的HR、MAP、RR、SpO2、动脉血气变化,并计算PaO2/FiO2值;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T1、T2、T3 、T4与T0比较时,PaCO2、HR、RR显著增高(P<0.05),而PaO2/FiO2降低明显(P<0.05).A组1例患者改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B组T1、T2、与T0比较时,PaCO2、HR、RR显著增高(P<0.05),PaO2/FiO2降低明显(P<0.05),但T3后各参数逐步恢复到手术前水平.结论 NIPPV在TRALI患者早期通气治疗中安全有效,并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李洪;罗远国;曾军;马艳;张旭;王东;胡春林;曾长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电视内窥镜联合电离子在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内窥镜下用电离子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电视内窥镜下使用电离子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患者137例,其中声带息肉57例,声带小结80例.结果 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患者痊愈率分别为97.5%(78/80)、93.0%(53/57),好转分别为2.5%(2/80)、7.0%(4/57).术后随访半年,复发2例.结论 电视内窥镜联合电离子治疗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具有视野可控、图像清晰、精确度高、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启俊;零兴勤;班正锋;覃宏康;梁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860例肿瘤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 护理包括置管前护理、置管中护理、置管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本组860例均成功完成PICC置管术,置管期间共发生7例并发症,其中血栓4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导管感染1例,导管拔出困难1例.结论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ICC置管护理流程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PICC穿刺置管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且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维护简便,能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治疗踝前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接受治疗的33例踝前撞击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保守治疗,如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则行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踝关节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踝关节镜手术的优良率为87.9%(29/33);术后踝关节功能总分为(84.9±13.1)分,显著高于术前的(55.8±1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聂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骨盆前后环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骨盆前后环损伤患者按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19例.观察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感、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及Matts骨盆复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盆复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d和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用于骨盆前后环损伤疗效确切,能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临床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弛;刘松;梁笃;王钊;王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探测早中孕期心内结构异常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严重危害小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心病可靠而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心病应考虑胎儿心内结构特点、超声心动图探测的时间与安全性,以及胎儿心内结构异常及先心病特征,并对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三维超声心动图及心脏四维时空关联成像检测先心病的临床特征有所掌握和了解.

    作者:罗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慢性泪囊炎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不置入组24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术中不给予硅胶扩张管置入;置入组24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术中给予硅胶扩张管置入.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不置入组总有效率87.50%(21/24),置入组为83.33%(20/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不置入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置入组为33.33%(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不置入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置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置入组各项评分增加更显著,与置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置入与不置入硅胶扩张管进行治疗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作者:覃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Pinnacle3 9.10的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在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 比较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自动计划和手工计划设计乳腺癌放疗计划时的剂量分布特点,为乳腺癌的放疗计划优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6例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飞利浦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上分别用手工计划(对照组)和自动计划(观察组)方法设计出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的V95%、V100%、V110%、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危及器官(OAR)受量等指标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95%、V100%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110%剂量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侧肺、全肺受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脊髓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自动计划在提高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及降低肺接受的高剂量的体积上显著优于手工计划.

    作者:韦英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接受内镜取石治疗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与快速康复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腹腔和消化道出血、肠穿孔及术后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术后出现的症状、体征、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24 h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术后住院总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组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72 h总输液量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安全、有效的,缩短了术后禁食时间,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

    作者:吴坤远;邓伟均;利民;章晓路;邱培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咽喉返流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人群中有较高的咽喉返流性疾病的发病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已经得到耳鼻咽喉科及相关科室医生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咽喉返流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冬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颅内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进展

    颅内夹层动脉瘤是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由于各类型颅内夹层动脉瘤具有各自不同的临床特点,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各种介入治疗技术各有特点.

    作者:兰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519例因胆囊良性疾病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357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162例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黄长军;韦皓棠;卢蓝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68例行侧路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逐级扩张,环锯一次椎间孔成形的方法,摘除突出髓核,完全松解硬膜囊及神经根.结果 本组214例患者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90 min/节段,平均出血量15 ml/节段,卧床时间均不超过24 h,平均住院时间为5 d.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疗效评定,优190例,良11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93.9%.术后复发8例,其中术后3 d内复发3例,术后1周到1月复发3例,1月以后复发2例.脊柱不稳、椎间隙感染、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者.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破坏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继波;李江龙;周鹏;熊飞龙;谢大伟;龚光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腹腔镜集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高选择性(保留精索动脉)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主观症状、精液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均进行门诊回访,无失访病例.对照组主观不适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高选择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更好地缓解患者不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淦洪;李健;罗文辉;王勤;张鉴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