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华;向龙京
目的 比较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及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72例CI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宫颈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后或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72例患者中有51例行宫颈锥切术,其中有28例CINⅢ术后病理分级与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2.50%,锥切术后有1例由CINⅡ升级为CINⅢ,总的升级率为3.92%;锥切术前、术后CINⅡ、CIN Ⅰ病理结果一致的分别有1例和5例,因此总符合率66.67%;锥切术后病理分级降级:CINⅢ级11例,CINⅡ级3例,CIN Ⅰ级1例,降级率为29.41%.本组有21例患者因患者个人因素、无生育要求或合并其他疾病等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病理分级相符合共11例CINⅢ级,1例CINⅡ级,1例CIN Ⅰ级,因此CINⅢ级的符合率和总符合率分别为57.89%和61.90%.两种术式的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在CINⅢ级符合率、总符合率、总升级率和总降级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选择全子宫切除术或宫颈锥切术,其对术前病理结果的影响不大,两种术式都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合理选择.
作者:黄立冬;吴玉英;黄伟容;刘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在县级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输尿管中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患者49例,其中开放手术24例(开放组),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25例中,1例因输尿管上段结石粘连明显分离困难转行开放手术;开放组24例均成功将结石取出;腹腔镜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正常工作恢复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疗效确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在县级医院应优先发展的外科微创技术,可替代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作者:谭力;苏海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39例)和微创组(38例).开颅组采取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给予微创钻孔血肿清除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死亡率、近期(3个月)和远期(12个月)优良率.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54.01 ±4.63)mL,少于开颅组的(210.02 ±5.5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为30.77%(12/39),微创组为5.26%(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非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时,采用微创手术,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方式.
作者:刘天庆;郭东斌;邱平;祁小龙;蓝佛琳;周建军;官测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PTAS)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136例,其中接受PTAS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组,另68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脑卒中和死亡事件.结果 随访期间未出现失访现象,研究组再发脑卒中1例(1.47%),无死亡事件;对照组再发脑卒中4例(5.88%),其中死亡1例.两组脑卒中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例患者未给予NIHSS和MMSE评估.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入组时、人组1周、入组2周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在入组时、入组1周、入组2周、1个月各个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NIHSS评分在入组3个月和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应用PTAS治疗,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恢复迅速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预后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确诊的52例因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 50例成功施行腹腔镜下手术,2例改开放手术,平均肿瘤直径2.2 em(2~4.5 em).病理检查示52例为肾上腺腺瘤,手术以切除肾上腺腺瘤为主;术后平均随访11.4个月(6~27个月),52例患者均未见有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腺瘤引起的ACTH非依赖性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主要以切除腺瘤为主,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出血时间少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黄海鹏;莫林键;周立权;汪小明;黎承杨;杨占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射频联合阿霉素对癌性胸痛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中晚期或术后乳腺癌、肺癌等引起胸痛的患者,随机分成射频组、阿霉素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三组均在相应椎体旁2.0~3.0 cm处行脊神经阻滞,15 min后射频组在DSA下给予连续射频毁损术,阿霉素组在脊神经干处注射阿霉素,联合组在连续射频毁损术后给予对应脊神经干注射阿霉素.三组均采用MPQ表及VAS表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情况,以探讨射频联合阿霉素对癌性胸痛的干预机制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射频组和阿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联合阿霉素治疗癌性胸痛疗效优于单纯射频热凝治疗或者阿霉素阻滞治疗,而射频热凝治疗与阿霉素阻滞治疗疗效相似.射频联合阿霉素是治疗癌性胸痛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美果;刘翠芳;曹华;彭彬;李湘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温热生理盐水在白内障手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白内障患者348例(348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4例(174眼).观察组术前给予38 ~40℃温热生理盐水200 mL冲洗结膜囊,对照组术前给予常温的0.25%聚维酮碘稀释液200 mL冲洗结膜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后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复查均无眼内炎发生;而角膜水肿、结膜充血程度、眼部不适症状、术后1个月干眼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内障术前应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具有安全、刺激性小等优点,而且物理除菌效果明确,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结梅;熊义斌;区关仪;张志辉;严丽花;钟月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显微镜下行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15例(19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在显微镜下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术后局部反应及矫正效果.结果 1眼矫正不足,需二次手术,3眼过矫,经按摩对症处理后位置恢复正常,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至1年,19眼上睑缘位置均在瞳孔以上,平视时睑缘高6~8 mm,睑缘弧度自然,睫毛位置正常,无暴露性角膜炎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显微镜下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满意.
作者:曾少杰;谢怀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下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以评估麻醉效果.结果 A组麻醉平面出现较B组明显快,阻滞平面范围较B组广,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牵拉反应及辅助用药B组较A组明显增多,A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好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肌松好、牵拉反应轻等优点,辅助用药少,是在下腹部短小手术中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珍科;陈陈燕;尧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40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肿瘤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肿瘤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大肝血管瘤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行射频消融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程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修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34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24例,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0例,观察手术时间、皮瓣成活及供区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移植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踝关节功能.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组22例(91.7%),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组全部成活8例(80.0%);皮瓣远端部分坏死4例,经换药、植皮均愈合,供区肿胀、疼痛不明显.随访12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软,耐磨,外形、感觉、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需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大小、局部损伤情况及患者年龄、性别、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方能达到佳手术效果.
作者:蓝耿亮;王照卿;温雅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排查时应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使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已婚妇女5 362人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终检查结果与正常状况不同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 362例受检者中,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及以上者429例,主要为31 ~ 50岁的女性.429例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确诊为宫颈癌2例,原位癌30例.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提早进行治疗干预,可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
作者:余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维护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62例PICC带管出院患者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有效护理.结果 患者治疗间歇期带管出院出现并发症2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8%,分别为导管脱出或回缩8例、穿刺部位感染6例、穿刺部位渗血4例、皮肤过敏3例、血栓性静脉炎(导管堵塞)3例.结论 出院前责任护士做好患者带管出院健康宣教,完善出院回访制度,对患者回院行导管维护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进行正确处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萍;李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制双钳道内镜在ESD术后并发穿孔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固有肌层胃黏膜下肿瘤患者12例,对其中行ESD术后并发穿孔直径>2 cm穿孔的患者行内镜下手术干预治疗,利用改制双钳道内镜配合尼龙圈和钛夹对穿孔行荷包式缝合.观察缝合成功率,评估该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 单钳道内镜通过添加简易管道改制成双钳道内镜,配合尼龙圈和钛夹缝合技术成功修补直径2 ~3 cm的ESD术后穿孔.术后完整随访11例,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经内镜复查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 改制后双钳道内镜下进行荷包式缝合、修补ESD术后大穿孔并发症操作简单,是一种经济、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的辅助方式.在拥有普通单钳道内镜的医院即可开展此项技术,缩短手术时间,尽快安全、有效地修复穿孔,避免行二次外科手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有助于更广泛深入地开展消化道病变的EMR和ESD技术.
作者:陈茂顺;黄淑华;陈辉杰;吴惠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撕脱输尿管有、无外膜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肠段能否重建血运的差异性.方法 将33条杂交犬分A、B、C三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5条,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组5条和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15条(再分术后4周组、6周组、8周组各5条),分别制作保留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和去除离体输尿管外膜的模型,再包埋于肠系膜缘浆肌层下,术后4、6、8周分别处死犬,取出移植输尿管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空白组输尿管黏膜肌层无变化,保留撕脱输尿管外膜输尿镜下原移植输尿管内膜层消失,见不到移行上皮细胞,输尿管肌层退化,变薄或消失,原外膜层出变成黄色钙化斑,内有大量炎性细胞侵润.去除撕脱输尿管外膜组镜下移植输尿管内膜存在,移行细胞核良好,细胞层较正常减少,但仍有2~3层.输尿管肌层存在,变薄与外周肠壁肌层融合血运重建存活.结论 输尿管外膜是影响撕脱输尿管重建血运的重要因素,采取去除外膜后移植于肠系膜缘浆肌层肠段的方法,能够使其恢复血运而成活,证实该方法有可能是解决输尿管撕脱造成输尿管长段缺损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毕革文;覃智标;张家宙;黄克强;黄瑞旭;雷华;黄崛倬;赵书晓;张伟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ED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扩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MED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扩大减压治疗296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手术先完成进入侧椎管扩大,转而向外倾斜工作套管,切除对侧椎板内板、增生内聚小关节突、退变肥厚黄韧带,完成对侧椎管扩大,可见到膨隆搏动的硬膜囊、双侧舒展的神经根和表面充盈的血管,存在椎间盘突出者进行椎间盘摘除.手术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年,JOA评分改善率77.6%,优116例、良147例、可31例、差2例,优良率达88.9%.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内潜行扩大减压治疗老年性椎管狭窄症,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腰部干扰小、住院时间短、经济实效、对人体生理干扰小等优点,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牛玉珍;李功伟;白建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的方法及对策,以解决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操作相对薄弱、理论脱离实践、操作不够主动等问题.方法 通过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特点,增强其自律性,强化培训方式,增加多样式教学方法,提高留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结果 多样式多元化临床实践教学课可增强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结论 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考验,应结合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模式.
作者:李鲲;冯旭;张谕羚;周华富;李世康;黄柳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瘢痕憩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阴式修复术治疗,联合组给予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经期、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经期均显著缩短,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阴式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经期,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郭桂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及实习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需求.方法 对护理专业实习生及所在实习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课及实训课)的需求.结果 护理专业实习生与医院护士认为,相对重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心肺脑复苏、心电监护、呼吸困难、窒息、休克、昏迷、急性消化道出血及急性心衰的救护.实习生及护士均认为,徒手心肺复苏术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是重要的操作技能.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与实习医院护士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内容需求大部分相似,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薛丽平;龙淑珍;苏东红;檀倩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牙槽突裂患者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牙槽突裂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取髂骨植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微创取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6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口长度为(0.89 ±0.11)cm、出血量(48.45 ±2.13)mL、取骨量(12.25 ±2.19)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49 ±0.29)d、手术时间(0.99 ±0.11)h及术后拆线时间(6.98 ±0.12)d;对照组伤口长度为(1.03 ±0.21)em、出血量(50.23±3.14) mL、取骨量(14.33 ±2.13)g、影响术后活动时间(1.68 ±0.31)d、手术时间(1.12 ±0.12)h及术后拆线时间(7.24 ±0.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取髂骨植骨术治疗牙槽突裂,临床效果较好,切口小且出血量少,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有利于患者尽早拆线出院,减少了住院费用.
作者:丹瑜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