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胡细苟

关键词:舒芬太尼,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静脉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 评估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的布比卡因应用于老年患者体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组(复合组)和布比卡因组(对照组).复合组患者行0.75%布比卡因7 mg+舒芬太尼3 ug注射,对照组患者行0.75%布比卡因10 mg注射.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率(HR);麻醉用药后,采用针刺方法来测定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并记录2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SBP、DBP及HR数值均明显低于复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复合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复合组患者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感觉阻滞、良好的运动阻滞、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老年患者来说应用更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例合并有癫痫发作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显微手术,术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及范围.9例在切除病灶后致痫灶消失,2例位于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1例位于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结果 病灶完全切除12例,无创腔血肿,无新增脑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的癫痫症状消失.结论 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显微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运用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灶,能有效地治疗癫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永福;何强华;李扬;杨华;向先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普外科、眼科及骨科行甲状腺、乳腺、腹外疝、白内障、翼状胬肉和骨折内固定装置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前组(即对照组402份)和干预组(实验组1 996份),进行目标监测,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等,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 996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使用抗菌药834例,使用率41.78%;用药频次前三位的是:五水头孢唑啉410例(52.03%)、头孢呋辛254例(32.23%)、头孢替安18例(2.28%);单一用药829例(99.4%),二联用药5例(0.60%);术前0.5~2.0 h给药640例,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76.74%;疗程合理615例,用药疗程合理率73.74%.结论 围术期用药日趋合理,多科堂联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选用性价比高的抗菌药物,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滕凤兰;于先合;陶红;简鸿琇;陈高勇;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库溴铵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铵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B组(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快诱导插管,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2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停药.B组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复合吸入1.3 MAC七氟醚,经阴道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B组术中七氟醚吸入时间为(83.6±12.4)min.术中采用TOF-WatchSX加速度仪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神经肌肉功能,术中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维持肌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罗库溴铵经阴道手术时期的使用量、患者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及有无术中知晓、躁动等不良情况发生.术中由手术医生对子宫松弛度进行评级,术后根据对手术医生单盲问卷调查评估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结果 A组经阴道手术时期罗库溴铵使用量为(14.6±4.2)mg,B组为(8.2±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子宫松弛度分级明显低于B组(J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应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全凭静脉麻醉,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预见性复合吸入七氟醚,是快通道麻醉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维持方法.

    作者:黄获;冯继峰;郑剑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60例膝关节镜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160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术前护理和术后病情观察及康复训练,研究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160例患者手术时间50~ 125 min,平均91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出院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采取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62分,终末随访93分,患者均无感染、无粘连、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达到0°~ 120°.患者下蹲和屈曲活动良好,平路行走、上下楼梯关节活动无受限,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膝关节镜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患者因术中剥离面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开腹手术组均顺利完成.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大多学者认为手术过程中心肌保护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脏不停跳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本文就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做一综述.

    作者:钟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9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0)d和4.54%,低于对照组的(11.4±3.4)d和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碎石成功率,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照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愈合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商环包皮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对切口更换旧纱布后消毒加压包扎护理,实验组则更换切口旧纱布后行氦氖激光照射,后再消毒加压包扎护理.术后10、13、16 d与术后3、4、5周分别观察切口水肿消退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水肿消退率与愈合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加快,实验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45.2%、82.3%、98.4%,愈合率分别是21.1%、64.4%、90.0%;对照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22.0%、64.4%、83.1%,愈合率分别是9.3%、45.3%、7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定期氦氖激光照射,可以有效缩短切口的水肿消退时间与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婷;梁季鸿;黄琨;周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逆行输尿管镜失败后的输尿管下段结石之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切开后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36例,其中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原因有输尿管开口狭窄、输尿管开口难以辨认、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扭曲、医源性输尿管开口损伤、医源性输尿管黏膜脱套.36例患者逆行进镜失败后均采用开放手术行输尿管切开后顺行置入输尿管镜后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切口感染1例,术后需进一步处理残石1例,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无输血、术后高热、周围器官损伤及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输尿管下段结石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选择经小切口顺行置入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志华;邵卫兵;胡卫;林剑;易小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RCA1、RRM1和TUBB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的关系

    肺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效预测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靶向分子和指标有助于提高NSCLC个性化化疗效果.本文就BRCA1、RRM1和TUBB3基因作为预测NSCLC化疗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阳诺;马辉;冼磊;陈铭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肠道造口患者病号服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 探讨对肠道造口术后患者的佳护理病号服和造口袋的更换.方法 根据造口患者护理的需要改良病号服,把普通病号服腋中线的缝合线剪开,在两边分别缝上三组10~12 cm长的比较柔软的“魔术贴”.结果 经216例肠道造口术后患者的应用,无1例病号服和床单受到污染,便于引流管伤口换药和护理,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肠道造口患者病号服制作简单实用,患者穿着方便、舒适、无污染,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宏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髓核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65例患者,通过预约就诊、电话、信函、上门访问等方式,对患者腰腿痛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短36个月,长60个月,其中3例疗效不佳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后治愈,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有进一步缓解的趋势.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06±2.11)分,术后1周、12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23.72±2.06)分、(24.15±1.96)分、(24.18±1.87)分,术前与术后各阶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JO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陆生林;白宇;庄小强;方旭;吴颖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合并肾结核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结核的可行性.方法 行经皮肾镜术后确诊的肾结核病人4例,肾结石3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术前可疑肾积脓2例,行结核相关检查,结果提示阴性.4例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中发现肾内均有不同程度积脓,予吸净脓液,用超声碎石取石,术毕取病理活检.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结核3例,随访1~2年,病情治愈,肾盂黏膜慢性炎症1例,术后肾造瘘通道反复流脓,抗结核治疗半年后行患肾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结核.结论 结核合并结石并非经皮肾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结合有效抗结核治疗,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缩短病程,保留肾功能.

    作者:王坚;周大庆;王封景;邹汉琦;邓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治疗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后续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Ⅲ~Ⅳ期并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按术后自愿接受LNG-IUS、孕三烯酮或GnRH-a治疗分为3组:A组(LNG-IUS组)21例,B组(孕三烯酮组)23例,C组(GnRH-a组)20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痛经程度[即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量、血清CA125的变化及3组复发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3、6个月时痛经VAS分值下降、月经减少、血清CA125下降效果相当;治疗后2年,B组、C组患者上述指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A组与治疗6个月时水平相当,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分别出现个别复发病例,治疗2年后A组复发率9.52%,B组复发率21.74%C组复发率1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EMT患者,LNG-IUS与孕三烯酮、GnRHa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有避孕作用,且其价格比GnRHa制剂便宜,特别适用于合并子宫腺肌病的EMT患者长期的维持治疗,用药便捷有效,作为术后巩固治疗更为经济便利.

    作者:杨冰;叶元;陈辉;李昱川;王晓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管癌静态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中肺损伤的剂量学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sIMRT)与容积调强(VMAT)中肺损伤的剂量学因素.方法 对40例首次治疗食管癌病人分别采用sIMRT或VMAT放疗,对比两种放射方法双肺耐受量及放射性肺损伤剂量学因素.结果 双肺V20 、V30的剂量较sIMRT降低,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的因素有V20 、V30 、Dmea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V20、V3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何志杰;王晓敏;赵一电;唐广;孙秀珂;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3人,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0.35±19.62) min,高于对照组(64.12 ±21.44)min(P<0.05);而腹腔镜组的出血量为(19.13 ±2.01)mL,低于开腹组的(40.98±9.22)mL(P <0.05).腹腔镜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33 ±0.65)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71 ±1.08)d(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5.2±1.5)d,远低于对照组(9.1 ±1.8)d(P <0.05).腹腔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 (2/37),其中2人均出现了切口感染;对照组为11.54% (3/26),其中2人出现了切口感染,1人为肠粘连(P>0.05).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痛苦小、微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吴任鸿;吴光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阳春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阳春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普及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阳春市登记办理婚育证明的14 735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滴虫、白色念珠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项目的检查,以评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同时向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现场问卷调查,了解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现状.结果 14 735名育龄妇女中,5 013名出现一种或者多种生殖道感染疾病,总患病率为34.02%,其中支原体感染居首位,患病率为50.21%,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为11.03%、滴虫性阴道炎为9.62%、念珠菌性阴道炎为8.52%、衣原体感染为6.04%、淋球菌感染为0.92%、弓形虫感染为4.53%、风疹病毒感染为4.05%、巨细胞病毒感染为3.19%、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为1.90%.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9.74%,41.98%的妇女认为生殖道感染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63.95%妇女渴望得到规范、定期、有效的治疗.结论 阳春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种类繁多,育龄妇女对于生殖道感染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缺乏相应的了解,应该加大对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

    作者:唐翠云;郭群;邓赤;刘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6例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进行断指再植病例46例共计48指,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再植手术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包括病室环境管理,严格禁烟,绝对卧床,再植指温度的保持,疼痛的护理,指端血液循环的观察,输液的管理,预防便秘,心理疏导,功能锻炼.结果 48例断指再植患者中39例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有9例发生血管危象,发现后立即给予去除病因,使用肝素钠等药物治疗,2例行手术探查和放血治疗,4指坏死,成活率为91.7% (44/48).住院期间无便秘、缝合口感染等发生.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舒适的环境、疼痛护理、再植指温度的护理、病情的严密观察是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苏燕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IL-6及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白介素6 (IL-6)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肺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3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及IL-10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于术后6h、12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0水平于术后12 h、24h和48 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恢复促/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缓解术后免疫损伤.

    作者:何柳;周小青;梁丽梅;凌朝灵;王宁莉;黄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培训经验探讨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是心血管疾病三大介入治疗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手术对诊疗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学习历程较长,再加上不同医院的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导致目前全国先心病介入诊疗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阻碍了国内先心病介入诊疗质量的整体提高.本文总结我院作为卫生部首批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四年来,在培训先心病介入医师过程中,结合当前先心病介入技术基础情况,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课程体系和考核指标等方面所积累的初步经验,为提高我国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凯;伍伟锋;郭盛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