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治疗方法的应用评价

杨冰;叶元;陈辉;李昱川;王晓谦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孕三烯酮, GnRHa, 疗效, 复发率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后续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Ⅲ~Ⅳ期并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按术后自愿接受LNG-IUS、孕三烯酮或GnRH-a治疗分为3组:A组(LNG-IUS组)21例,B组(孕三烯酮组)23例,C组(GnRH-a组)20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痛经程度[即视觉模拟评分(VAS)]、月经量、血清CA125的变化及3组复发率的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痛经VAS评分、月经量、血清CA125水平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3、6个月时痛经VAS分值下降、月经减少、血清CA125下降效果相当;治疗后2年,B组、C组患者上述指标恢复到治疗前水平,而A组与治疗6个月时水平相当,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3组分别出现个别复发病例,治疗2年后A组复发率9.52%,B组复发率21.74%C组复发率1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EMT患者,LNG-IUS与孕三烯酮、GnRHa的治疗效果相当,同时有避孕作用,且其价格比GnRHa制剂便宜,特别适用于合并子宫腺肌病的EMT患者长期的维持治疗,用药便捷有效,作为术后巩固治疗更为经济便利.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肠套叠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CRP)(mg/L)、手术时间(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d)、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前CRP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402 9,P=0.853 7),观察组术后24 h CRP较对照组低(P=0.0000);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00 0).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大多学者认为手术过程中心肌保护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脏不停跳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本文就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做一综述.

    作者:钟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库溴铵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铵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B组(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快诱导插管,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2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停药.B组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复合吸入1.3 MAC七氟醚,经阴道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B组术中七氟醚吸入时间为(83.6±12.4)min.术中采用TOF-WatchSX加速度仪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神经肌肉功能,术中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维持肌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罗库溴铵经阴道手术时期的使用量、患者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及有无术中知晓、躁动等不良情况发生.术中由手术医生对子宫松弛度进行评级,术后根据对手术医生单盲问卷调查评估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结果 A组经阴道手术时期罗库溴铵使用量为(14.6±4.2)mg,B组为(8.2±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子宫松弛度分级明显低于B组(J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应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全凭静脉麻醉,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预见性复合吸入七氟醚,是快通道麻醉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维持方法.

    作者:黄获;冯继峰;郑剑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肠道造口患者病号服的制作和应用

    目的 探讨对肠道造口术后患者的佳护理病号服和造口袋的更换.方法 根据造口患者护理的需要改良病号服,把普通病号服腋中线的缝合线剪开,在两边分别缝上三组10~12 cm长的比较柔软的“魔术贴”.结果 经216例肠道造口术后患者的应用,无1例病号服和床单受到污染,便于引流管伤口换药和护理,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肠道造口患者病号服制作简单实用,患者穿着方便、舒适、无污染,适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宏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9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Miles造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造口护理,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果 发生造口并发症5例,其中造口出血1例,造口黏膜分离2例,造口狭窄2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安全、可行,加强健康教育和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建波;郑伟;彭先美;莫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眶内壁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以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在鼻内镜下修复的29例眶内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组织修复手术,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球偏移、移植物脱出等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以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骨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林毅;黄祖成;何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体位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4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或局部麻醉,仰卧位体位自动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行PVP,评估术前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及渗漏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4h均能下床,腰背部疼痛缓解,腰背痛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分别由术前的(9.0±1.1)、(18.8 ±2.6)mm及(19.2±3.2)°改变为术后1d的(3.1±0.6)、(25.2±3.5)mm及(15.1±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例出现骨水泥外漏,术后无明显症状,均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对于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有利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明显缓解疼痛,可早期下床活动,临床疗效好.

    作者:任德轩;潘汉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髓核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65例患者,通过预约就诊、电话、信函、上门访问等方式,对患者腰腿痛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短36个月,长60个月,其中3例疗效不佳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后治愈,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有进一步缓解的趋势.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06±2.11)分,术后1周、12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23.72±2.06)分、(24.15±1.96)分、(24.18±1.87)分,术前与术后各阶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JO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陆生林;白宇;庄小强;方旭;吴颖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式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疗,在临床甲状腺疾病治疗中内镜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现了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随着腔镜技术的逐步成熟,在科学技术支撑下出现了针式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本文将就该术式的径路、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秦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细节管理对减少长期留置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对减少长期留置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心静脉置长期血透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的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主要做法为:加强无菌操作培训和无菌操作,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者5例,发生率8.3%,对照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22例,发生率3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能有效地降低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拔管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海莲;黄玲;熊礼佳;陆世颖;覃宗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腹腔镜下对91例上尿路疾病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路径10例,腹膜后路径8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6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5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4例,肾盂成形术4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9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0.5~4 h,平均1.5h,术后住院天数2~10 d,平均5.5d,第1例单纯性肾切除因术中出血过多,给予输红细胞2U,其余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上尿路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先忠;郭晓峰;徐光云;金美华;杨文周;马东升;温正党;盛洪;周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一期Fowler-Stephens术治疗儿童高位隐睾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治疗46例儿童高位隐睾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46例高位隐睾患儿实施Fowler-Stephen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术后康复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隐睾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本组病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血肿1例,睾丸萎缩1例.术后3~6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d.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康复指导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黄少华;周维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患者因术中剥离面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开腹手术组均顺利完成.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RCA1、RRM1和TUBB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的关系

    肺癌已成为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研究表明有效预测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靶向分子和指标有助于提高NSCLC个性化化疗效果.本文就BRCA1、RRM1和TUBB3基因作为预测NSCLC化疗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阳诺;马辉;冼磊;陈铭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的布比卡因应用于老年患者体内行蛛网膜下腔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组(复合组)和布比卡因组(对照组).复合组患者行0.75%布比卡因7 mg+舒芬太尼3 ug注射,对照组患者行0.75%布比卡因10 mg注射.麻醉过程中观察记录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心率(HR);麻醉用药后,采用针刺方法来测定患者的感觉阻滞平面,记录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并记录2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SBP、DBP及HR数值均明显低于复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复合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复合组患者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对老年患者具有良好的感觉阻滞、良好的运动阻滞、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老年患者来说应用更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细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13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DCO理念进行救治,共包括控制大出血和骨折临时固定、创伤复苏、分期手术3个救治阶段.结果 本组13例患者均全部救治,无1例死亡患者,其中3例(23.1%)患者发生并发症,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为一期愈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中的应用可更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可降解止血纱在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拔牙创内植入可降解止血纱,探索其在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50例下颌埋伏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完成阻生牙拔除术后拔牙创内即刻植入可降解止血纱,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开口困难、感染以及干槽症发生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阻生牙拔除术后出血及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对于预防术后肿胀、张口受限、感染及干槽症发生无明显效果.结论 可降解止血纱止血可靠,同时缓解拔牙术后疼痛,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灵;刘正武;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3人,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0.35±19.62) min,高于对照组(64.12 ±21.44)min(P<0.05);而腹腔镜组的出血量为(19.13 ±2.01)mL,低于开腹组的(40.98±9.22)mL(P <0.05).腹腔镜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33 ±0.65)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71 ±1.08)d(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5.2±1.5)d,远低于对照组(9.1 ±1.8)d(P <0.05).腹腔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 (2/37),其中2人均出现了切口感染;对照组为11.54% (3/26),其中2人出现了切口感染,1人为肠粘连(P>0.05).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痛苦小、微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吴任鸿;吴光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诊断为大肠癌患者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年龄、部位、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和腹部包块等;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以40岁以后检出率逐渐增多,60~ 69岁及70~79岁为高检出率年龄段;直肠是大肠癌多发部位;结肠镜下表现为隆起型225例(68.6%)、溃疡型71例(21.6%)、浸润型32例(9.8%);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多.结论 结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直肠黏膜的病变状况,结合活检病理诊断,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对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月萍;蒋健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管癌静态调强与容积调强放疗中肺损伤的剂量学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静态调强放疗(sIMRT)与容积调强(VMAT)中肺损伤的剂量学因素.方法 对40例首次治疗食管癌病人分别采用sIMRT或VMAT放疗,对比两种放射方法双肺耐受量及放射性肺损伤剂量学因素.结果 双肺V20 、V30的剂量较sIMRT降低,与放射性肺损伤有关的因素有V20 、V30 、Dmea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剂量学因素可以较好地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其中肺V20、V30的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何志杰;王晓敏;赵一电;唐广;孙秀珂;陈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