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葵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和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小儿在切皮前、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记录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入PACU滞留的时间.结果 与切皮前相比,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的MAP和HR波动幅度A组较B组大(P<0.05),术后A组较B组在PACU滞留的时间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躁动发生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而平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作者: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方法治疗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13例,非手术治疗组14例,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组13例患者中,痊愈7例(53.85%),好转4例(30.77%),无效2例(15.38%);非手术治疗组14例患者中,痊愈7例(50%),好转4例(28.57%),无效3例(2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均为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有效方法,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更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邓赤;赖以光;李汉福;刘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明胶海绵预防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1例,A组行减压术后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囊,B组只进行减压术而不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囊;定期随访,以Macnab优良率、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等指标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神经根粘连少于B组,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意义(P≤0.001),而且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明胶海绵浸泡地塞米松后覆盖于腰部手术后硬脊膜囊上,既可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有效预防硬脊膜外瘢痕粘连,预防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症较为满意.
作者:张文作;罗小珍;陈东;曾业龙;宁世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传统的二尖瓣置换手术通常采用胸部正中切口,锯开胸骨.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的成熟,追求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医疗费用等微创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从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采用右胸小切口不阻断升主动脉和腔静脉在心脏跳动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手术11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顾超琼;温昭科;邓福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对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引流管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口长度、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需要镇痛治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7% (5/5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7.17% (2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1例术后复查发现有结石残留.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雷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1].参加手术人员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确或不彻底,可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手术感染[2].实习护生是医院的一类特殊群体,其外科手消毒的执行情况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我院是教学医院,每年都有来自不同护理院校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我科属特殊区域,要求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及带教下上台参加手术配合,为了解实习护生的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我科与院感科配合,先后分6批对实习护生进行了外科手消毒调查取样,旨在为寻找相应的带教及监督管理方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敏玲;苏庆娇;骆如香;陈云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分流术)是被广泛采用的有效手术方式.传统V-P分流术需要开腹,手术切口长,术后腹部粘连、腹腔管梗阻等并发症较多见.腹腔镜手术微创、并发症少,易为患者及术者接受.我们于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共开展了4例腹腔镜辅助下脑积水V-P分流术,现复习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覃家德;余居殿;李锋;霍永强;庞叶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东方民族普遍认为,女性的椭圆形脸是美丽、温柔和妩媚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呈现凹陷、萎缩、消瘦、皱纹形成、皮肤松弛等一系列面容老化,主要原因是人体面部脂肪组织量的不断下降或深层软组织结构松弛下垂,肌肉及其附着区结构进行性萎缩.要想重返青春,关键是要恢复面部体积.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移植后形态和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受区手感自然,皱纹得到明显改善,年轻化得到平衡,是面部嫩肤术治疗领域的趋势.现就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止使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部炎症,这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可直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院内感染病死率增高.我们对部分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微泵滴人气道湿化液,明显地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黄源雄;罗小珍;黄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小儿输尿管镜治疗简单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不留置双J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60例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用狼牌WOLF、工作直径4.5/6.5Fr的小儿输尿管镜行输尿管下段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32例不放置双J管,B组28例均放置F7双J管,两组术后5d内均静脉滴注间苯三酚,口服尿石通及双氯芬酸钠片.结果 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后2周活动时腰腹痛、血尿发生率、尿急尿痛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输尿管无石率两组均为100%.结论 小儿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简单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不留置双J管,而且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及学习,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邱光进;冯振华;黄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而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其中外科患者比例高达9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美英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5%[2].卫生部从2003年至今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12个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文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特别是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被称为史上严厉的抗菌药物管理法规.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使抗菌药物监管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现就国内外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监测管理的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庞才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1].液囊空肠导管是近年来用来代替胃管的一种治疗导管[2].许多食管癌病人,因错过治疗时机而选择保守治疗,或因手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出院后由家庭管饲进行营养支持,由于对管道的护理不当,经常出现管道脱落、堵塞现象,重新插管的难度和风险均很大.我们采用液囊空肠导管来代替胃管来解决这一难题.
作者:邱小青;吴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使用动力髋部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例使用DHS、27例使用LCP和24例使用PFNA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76例获得随访,随访8 ~36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LCP组和PFNA组在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方面PFNA组优于DHS组、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DHS、LCP和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CP和PFNA的临床疗效优于DHS.
作者:覃小武;韦东;李林峰;蒙向铖;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 对53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前经阴道B超测量肌瘤大小,分为肌瘤直径5~7.9 cm组,肌瘤直径8~12 cm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穿破内膜例数、术后妊娠时间、孕周、产科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差异.结果 8 ~12 c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穿破内膜率均较5 ~7.9 c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妊娠时间、孕周、肌瘤部位、产科妊娠并发症和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严密随访下,较大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分娩是安全的.
作者:黄玉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双J管又名猪尾巴管,表面光滑、多孔、内径大,主要有内引流和内支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肾盂、输尿管开放性手术和泌尿外科腔内手术中…[1],多在放置1~6个月后拔除或更换[2],在医院观察1周左右即可出院,之后再按医师的嘱咐回院拔除.患者放置双J管期间过多活动可引起双J管向下滑入膀胱或向上回缩到输尿管内[3口],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带管期间活动度及管道移位处理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科利用健康教育处方对留置双J管患者进行预防管道移位的宣教,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不合并主动脉夹层,而单独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SISMA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国内外报道病例较少.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报道明显增多,现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左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施行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气管插管成功后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根据术中需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停止静脉泵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效果、手术持续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40 ~9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拔管时间短.
作者:莫子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自发性气胸是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突然、症状重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农民工尘肺1 183例,其中35例在我院住院期间并发自发性气胸,经过及时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均缓解,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耘;黄坚芳;林慧玲;林锦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CGM)下应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CGM联合CSII组(简称“双C”组),B组为常规强化应用胰岛素(CSII组),C组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比较治疗3d的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记录治疗2周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3d后的MBG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的MAGE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Homa-IR、CRP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Ins、FCP、Homa-IS以A组、B组较C组升高更明显(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所需胰岛素用量比较C组>B组>A组(P<0.01或P<0.05).A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43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7次,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1次,C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4次.结论 CGMS监测CSII治疗T2DM的治疗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波动更少,血糖达标时所需胰岛素量更少,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和CRP的降低明显优于MSII,且容易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较MSII疗效、安全性更好.
作者:梁慧;张萍;蓝海云;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类与猿猴类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其他如语言、智慧、情感等都是在双下肢直立行走的基础上产生的.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足母)外翻、平足症等许多下肢疾病乃是人类所独有.左右腿交替迈步行走,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由于腿的长短、粗细、比例不一、腰椎与臀部结构的细微差异,生存环境、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独特行走方式.下肢的解剖部位从骨盆到足趾,行走、跑跳运动涉及全身每一块肌肉、血管、神经、淋巴、关节与相应部位的皮肤,因此下肢是复合组织,行走跑跳是全身运动.
作者:秦泗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