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栋;杨建青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是指原发于胃部而起于黏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983年Isaacson与Wright首先提出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概念,即来源于胃肠道及其他黏膜组织的低度恶性B细胞淋巴瘤.
作者:陆伟;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G切割活检针,每个病灶取材2~4次.结果 51例肺部肿物,取材成功率100%(51/51),2例恶性肿瘤未能分型,只提示可疑恶性,2例未能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敏感性92.1%(47/51),诊断准确率为96%(49/51).结论 对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彩超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简单、安全,病理诊断可靠,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一锋;马力;郭云怀;霍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门诊常见病,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适应门诊病人简捷施术的需要,探索简便而又复发率低的术式,我们试用20%的酒精溶液浸泡剥离翼状胬肉,并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强;卢林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末端置于上下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术,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NICU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是新生儿静脉输液可靠而有效的途径.
作者:钟丹妮;杨朝霞;高宗燕;李小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疾病经腹子宫切除术(TAH)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V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TAH手术患者(TAH组)和32例VH手术患者(VH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肛门捧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手术时间:TAH组(92.00±13.5)min,VH组(70.00±11.5)min;术中出血量:TAH组(215.00±57.6)mL,VH组(140.00±43.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AH组(31.2±5.8)h,VH组(11.6±7.4)h;术后住院时间:TAH组(7.6±2.8)d,VH组(5.5±1.5)d.2组以上4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较,阴式子宫切除术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应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25例比较,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C组手术时间为(40.2±16.6)min.对照组为(52.4±18.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术中出血(50.3±11.2)mL,0C组(150.3±2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指标比较,MC组均显著优于OC组(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罗肇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他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手术所做的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促进康复与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质量[1].
作者:刘建华;李艳玲;梁颖华;黄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为6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丽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从1999年3月起至2009年3月采用微创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5年至2007年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加电切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向阳;刘成倍;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58例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于电子结肠镜下行氢离子凝固术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58例大肠息肉根据息肉数量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术中术后并发出血12例,未发生肠穿孔,术前2例病理为腺瘤样息肉,术后为腺癌,转外科手术.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及增生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肠黏膜染色早在纤维镜时代就已开展,但远未普及和深入.近年来由于电子内镜的应用,特别是电子放大内镜的问世,对结肠黏膜染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共进行结肠镜检查3 886例,对其中的722例用亚甲兰或靛胭脂进行黏膜染色,现报告如下.
作者:邝敏亨;刘福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对术后肩背部疼痛发生几率及疼痛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四组.观察和比较四组术后动脉血PCO2、PO2及肩背部疼痛程度.结果 氧疗可以增加PO2、降低PCO2,不同浓度吸氧及联合肩背部按摩对不同时点的疼痛发生和疼痛程度的影响不同.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可有效减少或缓饵肩背部疼痛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吴燕娜;黄秀菊;黄卫庆;吴小红;何春荣;余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65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三镜联合微创术在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胆道狭窄或胆总管复发结石等异常.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术相比,三镜联合微创术治疗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监护、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因维护不当或者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
作者:林月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B超定位引导局麻下穿刺置管腹腔多管冲洗引流治疗非胆源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程;覃洪斌;梁旭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效果的阑尾切除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切口(1.5~2.5 cm)阑尾切除(212例)与常规阑尾切除(3.0~6.0 cm,215例)的外科治疗阑尾炎和3个月后的随诊资料.结果 与常规阑尾切除相比,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更少,切口感染率和术后3个月随访,切口瘢痕率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适合病程3 d内、非肥胖体型患者,具有微创、恢复快的特点,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基层医院普外科推广运用.
作者:黄海魂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以及失败的原因,以提高临床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对98例147指的再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致伤原因、热缺血时间、离断部位、年龄等因素对再植成活的影响.结果 98例147指中24指坏死,再植成活率为83.7%.致伤原因、离断部位、年龄均对再植成活有影响.结论 要严格把握再植适应证,指体伤情、热缺血时间及血管吻合技术高低是决定断指能否再植的主要条件.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传统的术式多为开腹完成,大的缺点是腹部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多,术后病人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VH)将传统的子宫切除术带人了微创领域.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行LAVH共2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殷艳红;高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证明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具有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强脉冲光治疗仪治疗面部雀斑2~6次,每次间隔30d,术前术后拍照对比,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54例患者随访3~6个月,45例治疗效果稳定(有效率占83.3%).结论 使用强脉冲治疗仪治疗雀斑方便快捷,安全有效,无需休息,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值得推广、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朱格非;麦慧;黄欣;梁敏华;滕晓颦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