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燕;胡琼燕;韦玉华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困扰妇女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诊困难,有时给治疗带来困难,导致疗效差[1],而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及时、正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5年来我们对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腔镜联合诊断,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病因确诊率高,针对病因处理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腔镜不但可以帮助诊断,还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和治疗.但腹腔镜器械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清洗消毒难度大,比较昂贵,一般的医院难以购买多套手术器械,存在供需矛盾.因此,导致临床腹腔镜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本文就我院目前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气道狭窄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36例气道狭窄合并严重气促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气道直径、气促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6例均获成功,支架留置后患者气促立即改善,气道直径由(5.36±1.76)胁扩大为(11.66±2.48)mm(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内支架成形术能显著提高气道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可在有条件的单位广泛开展.
作者:贾世隆;何贵新;严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早产儿)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随着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的应用,NRDS的病死率显著下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多种体位气管内给药以预防和治疗NRDS,我科新生儿室采用单一仰卧位给药与其他体位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燕;胡琼燕;韦玉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正畸支抗的设计和控制对于矫正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由口内的牙(组牙)、横腭杆、Nance弓、舌弓或口外的装置来实现.口外弓支抗方法虽然能有效控制磨牙,但其过分依赖患者的合作,而患者对戴用口外弓配合的总体情况并不令人满意[1].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利用种植体可以承受一定的持续力量而不会发生移动的特性,将种植体用作口腔正畸支抗[2].
作者:刘甘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化和预后至关重要,是减少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祖国医学的针刺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逐步深入,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疗效逐渐提高.
作者:岳进;李荣华;聂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为了减轻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治愈率,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舒适感,2005年6月至20cr7年12月,我科用湿润烧伤膏(MEBC)处置包皮术后切口处理8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困难插管病例,记录插管完成时间,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呛咳情况、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成功,需时30 s至4.5 min,平均约2.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困难气管插管者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病人痛苦轻、损伤少、风险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已成为首选方式[1].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慈芳;黄而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创伤本身引起的局部损害以及抢救创伤附加的损害(包括手术、外固定、牵引制动)等即为引发深静脉血栓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直接诱因.DVT主要发生在下肢,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关键.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骨科创伤病人4685人,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例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光;何世聪;朱汝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施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SCI-ET)技术后所获异位妊娠(EP)的27例病例(含2例官内宫外同时妊娠,H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助孕指征比较分析显示,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盆腔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EP发生与患者年龄、促排卵方案、胚胎移植数、平均获卵数无明显关系,与移植内管深度、子宫内膜厚度有相关性.结论 输卵管病变、盆腔枯连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提高IVF-ET盯技术可降低EP的发生率.
作者:谭舒尹;张波;周红;方伟芬;冯贵雪;梁雪飞;周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至肾盂径路,输尿管镜下观察肾囊肿对肾集合系统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将压迫肾盂明显处肾囊肿囊壁内切开,于肾集合系统隧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3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5例囊肿消失,4例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作者:王晓平;蓝志相;李恩春;黄延伟;玉海;杨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复习文献,总结经验.结果 本组46例病人,年龄49-81岁,平均65.2岁,疝的类型包括双侧直疝15例,一侧直疝另一侧斜疝5例,双侧斜疝26例,其中9例为复发疝,43倒完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转经腹腔腹膜前修补3例,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成功率93.48%.手术时间75-180min,平均96min.住院时问5-10 d.平均8.5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5例(10.87%),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1例(2.17%).膀胱损伤1例(2.17%).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5年.术后复发1例(2.17%).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祖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江文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周围神经修复方法,对小间隙外膜袖缝合法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 神经两断端外膜下潜行游离3~4mm,适当牵拉外膜,使其突出神经纤维,于15倍手术显微镜下以针距0.5mm精密外翻缝合神经外膜,使神经纤维断端间形成2~3mm的密闭小间隙.结果 随访6~20个月,36例周围神经损伤中,优27例、良5例、差4例.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周围神经修复的理想方法.
作者:袁炜庆;黄科;蔡树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渗高糖非酮症昏迷(hypertonic hypergluotic nonketoticcoma,HHNC)常发生于开颅术(特别是手术涉及丘脑下部时),是颅脑外科危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共抢救40例唧HHNC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桂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患者,年龄30~45岁,平均33岁,均已婚.其中19例已生育,3例上环,1例结婚2年未孕.肌壁间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2例,其中1例有2颗5 cm大肌瘤.
作者:陈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38%[1,2].且有逐年增加趋势,有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其病死率为35%-54%[1,2].内科保守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均不理想.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YL-1型血肿粉碎微创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谭卫;黄斌;汪洋;冯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变体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治疗肾盂结石的效果及临床ESWL术各因素的关系.方法 112例肾盂结石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进行不同体位方式ESWL术治疗及辅助治疗,比较碎石次数、碎石后排净天数、碎石后肉眼血尿次数、术中疼痛、结石面积、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石街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排净率.结果 改变体位组组3与同一体位组1、组2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有显著差异(均P<0.001),捧净天数有显著差异(均P<0.05).组1与组2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组3石街发生率0,碎石次数1次,术后2个月捧净率100%,术后6个月无复发.术中疼痛与肉眼血尿次数组3、组2、组1均显示正相关(分别为r=0.087、r=0.273、r=0.137,均P<0.001).结论 碎石效果与碎石体位密切相关.改变体位方法的ESWL术可进一步提高结石粉碎效率及减少术中疼痛、肉眼血尿次数,捧石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谢登宏;林卫;蒋连庆;廖丽冰;郭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发生咽瘘率在3.2%~38.6%[1],但同时并发肠瘘者少见.2008年1月10日,我科成功治愈1例下咽、食管上段癌全喉切除、胃代食道术后并发咽瘘、肠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敏;黄玉英;李凤提;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舷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关节常见的骨折,占肘部骨折的50%~80%[1].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外侧小切口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少、术后恢复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梁红镇;古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