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兰杰
目的 探讨等离子刀经皮穿刺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ArthroCare2000等离子手术系统,通过CT定位经皮穿刺的微创方法,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4例,采用VAS评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疗效.结果 随访2个月,术前VAS评分7.4分,随访时平均1.6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6%,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等离子刀经皮穿刺微创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近期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近期有效率高.
作者:徐雄;张玉国;钱腾飞;张东平;黄志林;邱学红;姚金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应用腹腔镜对疤痕子宫全切除术的方法及难点.方法 对腹腔镜行疤痕子宫切除术的3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麻醉方式、手术入路、疤痕粘连的分离及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处的处理、切除标本的取出方法等.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腹腔镜成功地进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路径与非疤痕子宫的切除手术基本相同;切除的子宫经阴道取出,并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断端及膀胱腹膜反折.手术时间平均为(143±35)min,出血量平均为(110±90)mL(20~20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为(6±2)d.其中1例发生膀胱损伤.结论 腹腔镜对疤痕子宫行子宫全切除术的难点是子宫疤痕粘连的分离,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处的处理要紧贴子宫壁行钝锐结合进行分离才能避免膀胱、输尿管的损伤.该术式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林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松果体区肿瘤是指原发于松果体区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1.0%,以生殖细胞瘤、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胶质瘤、脑膜瘤、松果体囊肿等为常见[1].由于手术切除的死亡率较高,传统上多主张保守治疗.
作者:梁敏;汤树洪;甘谓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复杂性肾结石及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可通过MPCNL进行治疗[1,2],但结石残留是开展MPCNL过程中困扰泌尿外科医师的一个问题.
作者:黄瑞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出血也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是常见急诊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廖光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增进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舒适程度,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肝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加栓塞与单纯性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重要措施,能缩小癌性肿块,减轻病痛,延长寿命.
作者:程虎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内二科于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运用护理程序为4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实施精心护理,通过护理评估、分析资料,制订护理计划,提出针对患者个性化的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菊;梁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LISH)术后宫颈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LISH术后宫颈囊肿的临床资料30例,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LISH术后宫颈囊肿的总治愈率96.7%,总有效率为100%,手术1次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5.4 min,平均出血量3.2 mL,无术中、术后出血及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LISH术后宫颈囊肿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术后阴道排液少,效果好.
作者:关锦图;李秋萍;苏凌春;李光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渗出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使用口服药物、咽鼓管吹张、鼓膜切开或置管进行治疗.我科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微波辐射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报告如下.
作者:古道健;黄超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Q-Nd:YAG激光对颧部褐青色痣和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波长1 064 nm激光分别治疗颧部褐青色痣患者共135例,太田痣697例,每次间隔时间至少3个月.结果 随着治疗次数增多,色斑逐渐变浅,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明显相关.135例颧部褐青色痣中,治愈105例,显效2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7.7%;697例太田痣患者中,治愈559例,显效107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95.6%.结论 Q-Nd:YAG激光波长1 064 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和太田痣是理想、安全简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
作者:滕晓颦;殷国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已广泛采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不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但有部分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下降,虽裸眼视力达到1.0,仍觉得视物模糊、重影.
作者:宋强;谭少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再次手术的应用.方法 在鼻内镜下对40例鼻中隔矫正术失败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措施再行手术.结果 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失败再次手术的患者,在鼻内镜下应根据具体病变再手术矫正是可行的.
作者:杨正光;吕忠;温丽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乳腺微创手术在乳腺病灶切除及可疑病灶活检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总结有效降低出血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276例乳腺微创手术,将切割过程中出现的出血及穿刺过程中出现的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B超监视下共切除乳腺病灶546枚,术中出血30例,其中切除病灶在2.5~3.5 cm之间的出血率达20%,术后形成血肿9例,术后用垫圈压迫且弹性绷带包扎48 h未出现术后血肿.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在切除较大病灶时出血情况明显增加,手术难度加大,但通过改良术后压迫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春嫦;傅建民;李欢;张文夏;朱运添;周爱华;陈媛媛;王恩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膀胱前列腺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常用且较为理想的膀胱癌根治术式[1],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和新膀胱功能较好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7月至12月开展了5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黄松芳;谭理宁;候美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999年5月至2006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 125例,发生胆漏11例.本文对11例LC术后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诊断防治对策.
作者:朱铁雨;杨枋;任俊年;郝兴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临床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又加重.
作者:李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笔者对56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以下简称AV)检查,以探讨CDFI对诊断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的价值.
作者:苏芬莲;陶宗欣;王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需手术修补漏口外,余16例患者漏口均自行愈合;颅内感染患者5例中有4例感染得到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患者25例经此法引流血性脑脊液后,仅有3例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腰大池置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神经外科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唐景峰;肖绍文;张超元;罗昱;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国电子胃镜诊疗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普及到基层医院.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我院共对55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人采用内镜下止血和内科保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致;农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经皮穿刺术是安全、简便的微创手术定性诊断方法,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由于CT密度分辨高,断层扫描没有骨骼重影,定位准确,能对透视下不易发现或不易到达部位的病变穿刺,故CT引导下的穿刺日益普及.笔者自2000年以来将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应用于诊断胸部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