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要迷信纳米食品

常怡勇

关键词: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推广,近年市场上又推出了不少“纳米食品”,如声称内服能起到美容养颜功效的珍珠粉、黄瓜粉,还有花生,甚至白酒,只要贴上“纳米”的标签,价格就能往上窜.“纳米食品”到底是怎样的一类食品?是否物有所值?在保健和安全方面到底有怎样的作用?
药物与人杂志相关文献
  • 柔韧性锻炼,舒展不老身心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作为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之一,柔韧性的重要价值在于,良好的柔韧性不仅是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重要基础,还可以提高运动素质、减少运动器官在锻炼中的负担,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秋来银杏黄

    银杏,为银杏科植物,其种仁、叶皆可入药入食,为药食两用药物.银杏,又名公孙树.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我国自然条件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又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身,从来都不晚

    近日看《鲁豫有约》专题节目《身体的奇迹》,今年86岁的上海退休工程师沈维德,退休前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胆结石等疾病,大半世人生是在病魔缠身的痛苦中度过的.出于求生的欲望,他从62岁开始自学瑜伽,4年的时间,便练成了各种高难动作.节目中只见他身体四肢犹如婴儿一样柔软,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高难度瑜珈动作,看得主持人和现场观众目不暇接,大呼神奇.经上海中医药大学测试,其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年轻18岁.

    作者:朱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食用低钠盐,给我们的血压减负

    李老师由于患有高血压,家人平时做菜很淡,但是李老师却经常自己偷偷加盐,他说吃得没点味道,还不如不吃.于是口味成为影响李老师身体健康的大问题.目前市场上普通碘盐占有率非常高,而这类食盐氯化钠的含量高达95%以上,钠离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而中老年人由于味觉功能减退,比较偏好吃口味重的食物,这就是普通食盐过量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成年人一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

    作者:戴汉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曾国藩独特的养生法

    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绝对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湘军之父,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日文正.毛泽东对其极其推崇:“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藩一生处世高明、颇有心得,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养生有术.

    作者:刘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要迷信纳米食品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推广,近年市场上又推出了不少“纳米食品”,如声称内服能起到美容养颜功效的珍珠粉、黄瓜粉,还有花生,甚至白酒,只要贴上“纳米”的标签,价格就能往上窜.“纳米食品”到底是怎样的一类食品?是否物有所值?在保健和安全方面到底有怎样的作用?

    作者:常怡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蚕蛹营养高入饌吃法多

    蚕蛹,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蚕茧缫丝后留下的蛹体,经日晒或烘干备用.现在多为冷藏,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蚕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蚕蛹不仅有多种保健功能,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适量食用蚕蛹,对高血压、高血脂、慢性肝炎及营养不良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功效.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好家居,让生活充满正能量

    客厅:让家庭亲子关系更亲密客厅是一个家庭的休闲娱乐中心,全家一起在这里享用水果点心,观看一部精彩的剧集,商量一次旅行,为孩子生日准备的派对,客厅就是由这些温馨的生活小片断打造出让我们迷恋家的气场,客厅有多欢乐,就代表着家庭关系有多亲密.问题是,显然一个脏乱,布满灰尘,充斥着各种随手扔放的生活用品的客厅,会使我们不自觉地厌倦呆在家里,也就是,负面能量已经产生,我们需要动手扫除.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为什么我们常感觉疲劳?

    工作节奏加快,生活紧张,人很容易疲劳,如果休息后还不能缓解,就要找找原因了.1、查微量元素 很多研究发现,铁元素、维生素B12的水平偏低会让人感觉疲倦、焦虑和虚弱无力.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肌肉无力和疼痛.特别是处于生育年龄段的女性,她们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较高,也更容易疲劳.

    作者:严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给予”有助健康长寿

    给予往往比索取更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是“使别人获得;给”.也许有人要问了:“为别人付出,自己何谈快乐?”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指出,给予是一种利他行为,就是出于自愿、不计较外部利益去帮助他人.其实,给予别人帮助是人之本能,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理心理论”.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以至于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这得归功于大脑中存在的一类神奇的神经元,它们不仅会在人有亲身体验时被激活,在看到他人喜怒哀乐时也能被激活,从而“感同身受”.

    作者:张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合理应用加替沙星

    加替沙星与妥舒沙星、司帕沙星、吉米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等同属于第4代喹诺酮类抗生素.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滴注.据报道,每日1次口服与静脉滴注具有同等效应,因而尽量以口服给药为主,每次400mg,每日1次即可,简便易行.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国式输液与巨噬细胞之殇

    巨噬细胞——人体卫士巨噬细胞是一种人体组织内的白血球,具有吞噬能力,在人体内参与防卫作用.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残片及病原体进行噬菌作用(即吞噬以及消化来消灭它们),并激活淋巴球或其他免疫细胞,令其对病原体作出反应,巨噬细胞的寿命可达数个月至数年不等.换言之,它是靠吞吃有生命活性的敌人(主要是各种细菌等病原体)来保护人体免受这些敌人的侵袭而起到保卫作用的卫士.

    作者:陆曙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每天营养需求知多少

    民以食为天.对老年人来说,吃的科学合理方为养生的第一要素,因为这是保证有适宜自身健康的营养元素,减少疾病发生的关键所在.那么,老年每天营养需求是多少,该怎样吃,医学专家给出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韩咏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饮食法

    营养鸡蛋别乱吃——有些人喜欢买营养鸡蛋,认为吃含有微量元素的鸡蛋对身体有益.所谓的营养鸡蛋,就是用碘、锌、铁等微量元素制成特殊饲料,鸡吃此饲料生出来的蛋就是营养鸡蛋.专家指出,其实健康成人容易缺少的微量元素钙、铁和碘,通过每天吃1到2个普通鸡蛋就完全能够满足.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闲来多挠头能防痴呆缠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提到老年性痴呆,很多人只知道这是老年人的易患疾病,却不知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症状,有许多的疾病可以产生这样的症状,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记忆减退是老年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公众应正确认识,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延缓病情进展,而没事挠头能防老年性痴呆.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美食清肠胃健脾助消化

    生活中,很多人常因暴饮暴食导致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影响到日常饮食,下面的美食,能帮你解决消化不良.番茄排骨汤 小排500克、番茄250克、番茄酱40克.排骨汆烫后,加适量开水,放入姜片、排骨、料酒.待排骨烂熟时,再加入番茄、番茄酱、盐,再炖上一会就可以了.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等人体代谢的重要营养素.这道汤水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

    作者:董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吃素未必就能保健康

    为了健康去素食现代生活中,吃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爱美女士为减肥吃素;应酬繁多的商务人士通过吃素排毒;“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为控制病情吃素,国内“素食一族”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近日,香港、台湾地区相继有调查发布显示,吃素已然成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香港一家调查公司于今年3月成功访问了1006名港人,当中12%受访者每周素食一天,8%受访者近半时间吃素,另外3%受访者为全时间素食者.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都是肥胖惹的祸——浅谈儿童2型糖尿病的诊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型糖尿病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利.如今,在以中老年为主体的2型糖尿病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天真稚嫩的面孔.来自北京和上海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0.48‰~0.60‰.糖尿病这种“年轻化”趋势,与青少年不良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长期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有密切关系.糖尿病不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保护祖国的未来,必须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娃娃抓起,及早干预.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药水,岂能乱“滴”

    黄红正准备给自己的眼睛点眼药水,凑巧,她中学时的同学,现在的某大医院眼科刘医生来访.“眼睛干涩,发痒,可能是发炎了……”黄红放下眼药水,轻声说.“没搞清楚,就乱点药,这是十分有害的,弄不好会出事呢!”刘医生批评道.

    作者:王金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调理血糖的运动处方

    高血糖和糖尿病当血糖值高过规定的水平时(空腹血糖>6.0毫摩/升或餐后血糖>7.8毫摩/升)就会形成高血糖症.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但糖尿病一定是高血糖.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糖代谢功能失调.高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糖的含量过高,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但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都比较高,这是二者的共性.

    作者:张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药物与人杂志

药物与人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北京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