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琳
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ASGE(American Societyfor Gastrointstinal Endoscopy)估计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者达1000万人次以上[1].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因其材料特殊,构造精细,存在许多管腔、窦道,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消毒剂浸泡,又因其造价高,医院内镜数量少,使用频率高等原因,给内镜消毒带来许多困难,是造成医院疾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消毒剂使用不当,也会对病人与工作人员造成化学性伤害.因此,正确地对内镜进行消毒,预防与控制内镜引起交叉感染和危害,对患者和工作人员有极重要意义.现将内镜引起感染及消毒方法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唐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日趋成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THA)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所接受.我科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完成高龄高危患者THA 49例,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宏;刘清秀;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解磷注射液和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81例AOPP的临床资料进.A组94例,用解磷注射液治疗,B组87例用氯磷定治疗.结果A组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10.5±3.6)h,住院时间(108.7±10.5)h,治愈率94.68%,病死率5.32%.B组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16.7±3.6)h,住院时间(150.6±13.8)h,治愈率83.91%,病死率16.09%.两组相比,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or0.05).结论解磷注射液治疗AOPP与氯磷定治疗比较,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方法在早期鼻咽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电子鼻咽镜对临床疑为早期鼻咽癌的67例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并在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术前临床拟诊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4例,Ⅱ期53例.结果67例可疑为早期鼻咽癌病例中,电子鼻咽镜引导下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的病理类型:鳞癌58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瘤1例,结核1例,慢性炎症3例.确诊为鼻咽癌62例,重新修正鼻咽癌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52例.结论对临床上没有张口困难,舌根、口咽麻醉后无明显咽反射的早期鼻咽癌患者,推荐使用电子鼻咽镜引导的经口腔、口咽行鼻咽部活检法.
作者:林高娟;刘陶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急诊科在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出诊接诊骨折病人86例,在转运过程中给予病人舒适护理以减轻疼痛及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怀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ASDH)在临床上少见,我科于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SASDH 8例,均予钻孔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宇;黄纯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2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中分别静脉注射FDP 200mg/kg,对照组不用FDP.于手术开始前1 h、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1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外循环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无差异,体外循环后即刻及后1h,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CPB时静注FDP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中TNF-α、IL-6、IL-8的释放,表明FDP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郭建极;何巍;罗玉忠;覃家锦;冼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特点、病因、转归和防治措施.方法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MOF与85例急性脑血管病不合并MOF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重于不合并MOF患者,脑出血组发生MOF(63.52%)多于脑梗死组(17.65%),且病情重于脑梗死组.年龄越大、原有基础病者易并发MOF.死亡率与衰竭的器官数目成正比.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F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困难,故应积极预防,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洪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体外循环(CPB)可以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近年来,粘附分子(AMs)在SIRS中的作用的研究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
作者:肖志凌;胡振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病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医务人员因接触到HIV感染和AIDS病人的体液、血液而面临被感染的危险.职业暴露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在防治AIDS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作者:韦彩云;许萱荷;潘彩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手术矫正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重度上睑下垂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式易矫正不足,近年来我们采用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徒前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0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洁;谢怀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博苏对高血压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口服博苏5~10 mg/d,如降压达不到理想血压(收缩压≤135 mmHg,舒张压≤85 mmHg),可根据病人情况加服一种或多种其他类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照组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除了包括博苏在内的所有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两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QT离散度测量.结果对照组降压治疗2个月后,其心率(HR)、OTd、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大QT间期(Qtmax)无改变(P>0.05),HR显著减慢(P<0.01),小QT间期(QTmin)及QTd显著缩短(P<0.01).结论博苏治疗高血压病可使QT离散度明显缩短,有利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阮锡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在内镜下行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68岁,平均42.7岁.息肉位置:12例胃息肉见于胃的四壁,息肉直径0.2~0.3 cm,均为宽基底部,表面光滑.
作者:黄映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痉挛性脑瘫简称(SCP)是脑性瘫痪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步态异常和肢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我院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SCP 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我校2000年建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以来,笔者将多媒体技术用于组胚教学当中,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照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高血病(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应用厄贝沙坦治疗35例具有LVH的EH患者,疗程为180 d,用超声心动图法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能反映LVH程度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VD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DP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l).结果治疗后的LVDD、LVDST、LVDPWT和LVMI均比治疗前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逆转EH患者LVH.
作者:肖智谦;陈平姬;陈永坚;吴英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心肺脑复苏(CPCR)新技术、新成就、新观点不断涌现,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8年来抢救42例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呼吸骤停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依地酸二钠钙对慢性镉中毒患者的驱镉效果以及对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冶炼厂确诊为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的患者15例,每年用依地酸二钠钙驱镉治疗1~2个疗程,持续10~20年,并进行尿镉、尿β2-微球蛋白(β2-MG)动态观察.结果依地酸二钠钙驱隔后尿镉浓度与驱镉前空白尿镉浓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后者大于前者;2001年组尿中β2-MG较1986年~组为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结论小剂量依地酸二钠钙对慢性镉中毒患者驱镉疗效确切,但对肾脏重吸收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陈志强;梁启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股方肌骨瓣移植结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承伟;顾家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