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丽
患儿,男,12岁。因突然跌倒伴抽搐2小时入院。既往体健,无污水接触史,来自非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疫区。入院查体:无发热,呼吸平,血压14.0/9.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朦胧、躁动、失语、口角向左歪斜,颈软,两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侧上、下肢体软瘫,巴彬氏征右侧阳性。发病24小时,查头颅CT示左额、顶叶、左基底节区大面积低密度灶。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后患儿合并脑疝,经积极抢救,6天后清醒,住院第9天抽血送当地防疫站作钩体凝溶试验,报告阳性,考虑脑梗塞原因为钩体性脑动脉炎。住院第17天发现心率速,120次/分,律齐,心前区闻Ⅱ°/6°收缩期杂音。胸片示:心影形态大小正常,仅左心耳稍丰满。心肌酶检查比正常值高2倍,拟心脏彩色多谱勒检查,但因经济原因未做,临床按缺氧性心肌损害治疗。住院35天出院,出院时患儿已恢复语言功能,右上、下肢肌张力恢复为Ⅲ级、Ⅳ级,心脏杂音仍存。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探讨硫胺素缺乏病对老年肺心病预后的关系,我院通过门诊对19例≥60岁肺心病加重期并发硫胺素缺乏病进行5年跟踪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5月收治老年肺心病68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男37例,女31例。其中并发硫胺素缺乏病19例,发生率27.94%,男12例,女7例。
作者:解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0年10月至2000年11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243例,其中延迟型脾破裂32例,现就其诊治体会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13~65岁,平均3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空坠落伤4例,斗殴致伤6例,塌方挤压伤4例,步行跌伤2例,足球踢伤1例。出血时间:伤后2~6天25例,7~14天5例,15天以上2例,长为1个月。伤后2周内出现症状者共30例,约占93.7%。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纳洛酮作为一种吗啡类药物中毒的特效急救药,随着在临床中的不断推广应用,发现其对眩晕症有明显的疗效,现将我们在1996年12月至2000年7月对81例脑动脉硬化症眩晕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治疗其眩晕,比较两药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何伟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对31例晚期乳腺癌采用冷冻免疫配合以表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组)和31例晚期乳腺癌采用生物免疫制剂配合传统的CAF方案化疗(对照组)在疗效、毒副反应、免疫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化疗有效率67.7%,显著优于对照组化疗有效率51.6%(P<0.05);冷冻免疫治疗的患者在化疗一周后免疫水平继续提高,和单纯生物免疫制剂化疗一周后明显下降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骨髓抑制低于对照组。结论冷冻免疫配合表阿霉素为主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以达到预期的佳疗效。
作者:蒙志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维拉帕米(Verapomil)系钙通道阻滞剂,属苯脘胺类药物,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现其药理效应并不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其在保护肝、肾功能等诸多方面具有广泛作用。现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孙玉秋;汪明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3年以来,采用间隔小剂量人血丙种球蛋(IVIG)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PT)1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按第五届血栓与止血会议标准诊断IPT 28例,均为初治患者。男16例,女12例;年龄5~14岁,平均9.3岁;病程3~6个月;3个以上部位出血10例;治疗前血小板计数<100×109/L 12例,~80×109/L 9例。~60×10+9/L7例。随机分为IVIG联合强的松组(治疗组)14例和强的松组(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等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100~200mg/(kg.d),对照组口服强的松1~2mg/(kg.d),均为4周为1疗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末输血及输注血小板。1.3 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作者:韦君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肌缺血者病因的诊断性价值。方法对436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检测,对检出心肌缺血的171例进行病因回顾性分析。结果 436例中检出心肌缺血171例(39.3%),其中冠心病82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66.7%),风心病及肺心病各4例(33.3%),高血压病16例(76.2%),心肌炎20例(48.8%),心肌病3例(60%),病窦4例(30.8%),胸闷及心悸31例(18.9%),其它系统疾病7例(15.6%)。结论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患者的心肌缺血检出率较高,在诊断中应引起重视,心肌缺血的检出对疾病的防治、预防猝死及心脑并发症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晨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急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死亡。1999年6月我科曾有1例病人因导尿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彦飞;方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了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ecurrence vaginal candidasis,RVC)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婚姻质量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72例RVC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RVC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与亲友关系等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RVC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婚姻生活质量欠佳。
作者:刘素涵;谢凤云;程安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吲达帕胺(Indapamide简称IDP)具有利尿、钙拮抗作用,是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降压药。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在老干部科对老年性高血压试用IDP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常见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之一,多见于儿童与年轻的妇女,随着其生存率的不断提高,患者在获得长期存活的同时,对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我院从1987年10月至1997年11月共收治无性细胞瘤25例,现就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合理的治疗,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燕玲;孙树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分诊导诊护士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据患者病情作出判断,依次分诊出就诊的科别和专业,保持诊疗秩序,指导诊疗和检查工作。因此分诊导诊护士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应变的能力,同时要熟悉医院各部门的情况,还要善于应用沟通技巧,给患者以积极的影响。我们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曾巧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胎盘植入较少见,文献报道[1]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虽然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有较大优势,但产前诊断符合率较低,本文5例无1例产前诊断。多在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困难时想到本病,胎盘长期滞留可引起严重的出血、感染,以往多采用子宫切除,但这样会使患者失去生育机能,在心理上也受到很大创伤。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胎盘植入6例,其中5例行保守治疗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在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采用中药活血散煎剂进行湿热敷血管治疗静脉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在我院住院接受输液治疗而发生静脉炎的病人共56例,年龄19~75岁。脉管炎、皮肤病除外。1.2 治疗方法将5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丹参15g、槐花20g、蒲公英20g、川芎15g、莪术12g、三棱12g、紫草15g、牛膝12g。用上述中药一剂同两块小毛巾煎熬10~20min,待温度适宜后,取出小毛巾,将小毛巾拧至半干湿行湿热敷,热敷时保持一定温度,冷却后再加热,每日3次。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每日3次。皮肤破溃者,按常规换药。
作者:薛焕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了解驻新疆地区野外勘探职工的健康状况,我们于1999年9月~2000年9月先后对驻新疆地区的石油地质、建筑勘测等三个野外单位的1154名职工进行了随机检查,针对检查后发现的多发病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出血性疾病,我科自1994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ITP2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桂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以异环磷酰胺(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其中Ⅲ~Ⅳ期晚期肺癌42例(15例为复治者),术后复发或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12例,Ⅳ期精原细胞瘤2例;应用IFO、ADM、DDP联合方案化疗。结果 56例患者中,CR12例(占21.43%),PR23例(占41.07%),总有效率为62.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71.4%的病人有白细胞减少,Ⅲ~Ⅳ度者占35.8%。结论以IFO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恶性实体瘤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以往治疗失败者应首选,但由于骨髓抑制的毒副反应较大,老年人用药应注意调整剂量。
作者:宋向群;谢伟敏;于起涛;康平;吴英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脑卒中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以往只重视治疗,轻视康复训练及护理,结果使经抢救脱离危险的患者出现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自1997年3月我院成立康复科,对该类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维虹;陈东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内和细胞间信使性气体物质,也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气体分子自由基。随着NO在各个领域的深入研究,运用NO的生理作用开发研究了各类NO制剂和拮抗剂,其中一部分已从动物实验走向临床应用。目前,NO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仅就NO在儿科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作者:覃桂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