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泉;黄建平;黄群珍
我院1991年11月至1999年6月采用解磷注射液(新疗法)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42例,并与1986年1月至1991月10月采用传统疗法(阿托品加解磷定)治疗的43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新疗法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16~65岁.传统疗法组43例,其中男16例,女27例,年龄20~60岁.两组口服农药品种均为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等;服毒量两组接近,约20~80ml.两组服毒至来院时间均为40min至4h.两组病例临床诊断及中毒程度均按陈国桢主编的<内科学>为依据,新疗法组轻度中毒16例,中度14例,重度12例;传统疗法组轻度16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
作者:胡志强;杨敬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作者:王志男;雷力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肾移植成功的因素有二:一是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的排斥;二是保持受者一定的免疫能力以预防感染的发生[1].我科于1991年开始应用以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药,至1999年底共完成肾移植35例.为降低感染率,术后均进行监护及隔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彦;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开放性心脏裂伤是一种致命性损伤,可导致心脏填塞、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正确的诊断,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和开胸探查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我院1997年3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4例开放性心脏裂伤,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0~38岁,均为胸腹部刀刺伤,右心室壁挫裂伤2例,右心室前后壁贯通伤1例,伤及心头浅表肌层1例,伤后来院就诊时间20~110min.2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平均动脉压<60mmHg),神志淡漠,面色苍白,脉搏细快,3例表现心脏填塞,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微弱,1例测不出血压,3例合并血气胸,2例合并肺叶裂伤.
作者:王国茂;李家琪;金丽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波治疗某些皮肤病具有简便、快速、无副作用和一次性治愈率高的特点.从1999年9月至2000年3月我们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了14种皮肤病共计25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57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47例.年龄大66岁,小6个月.统计治疗的病种有:跖疣、寻常疣、色素痣、尖锐湿疣、血管角皮瘤、丝状疣、粟丘疹、皮赘、扁平疣、汗管瘤、血管瘤、假性湿疣、睑黄疣和鸡眼等.
作者:张桂梅;李放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见习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好临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深入门诊和病房见习,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适应从理论学习向临床思维的转变,为进入临床学习及毕业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在临床见习课教学中,引入SOAP格式问题描述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韦锦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群体伤系指数人以上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爆炸以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1],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对减少伤亡和损伤至关重要[2].本文结合我中心于1991~2000年院前施救的群体伤98批860例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有关组织管理问题.
作者:李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年6月~2001年3月,应用复合维生素B(复合B)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婴幼儿腹泻46例,获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急性婴幼儿腹泻患儿76例,年龄1岁以内36例,1~3岁40例,腹泻每天5~10次不等,大便外观和镜检黄绿色稀糊状或稀水样35例,粘液脓血便21例,乳白色奶瓣便10例.镜检可见5~10/HP白细胞及红细胞.伴有发热、恶心、呕吐50例,轻度脱水60例,中度脱水12例,重度脱水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邱春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普罗布考片(Probucol)应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3例患者同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连续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每天2次,每次500mg.用药后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服用普罗布考片4周后,患者TC下降25.3%(P<0.001),LDL-C下降30.8%(P<0.001),HDL-C下降13.2%(P<0.05).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TG下降7.4%(P>0.05).在本研究中,除有2例患者因为腹泻而退出研究,没有发现其他严重的副作用.结论普罗布考片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高胆固醇患者的TC、LDL-C和HDL-C.
作者:尚晓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溶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介入前后分别血管造影,以观察血管数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01),髋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远期疗效和治疗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李伟雄;王大健;裴云;李荣富;曾自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近年来采用桂林兴达光电仪器厂生产的XD-ⅢA辐射血稀生物平衡治疗仪开展等容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脑梗塞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血稀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2~75岁.两组均为住院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陆佳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及制动等原因不易早期恢复,致使病人难以早期进食,营养不足,过分消耗常影响病人的切口愈合和机体恢复.如何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早期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灵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喷昔洛韦乳膏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外涂1%喷昔洛韦乳膏和3%阿昔洛韦乳膏,每日3次,疗程7天,于初诊和用药后第1、3、5、7天观察记录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开始脱痂时间和完全脱痂时间快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1%喷昔洛韦乳膏局部外用治疗生殖器疱疹效果良好.
作者:张杰;杨慧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医院感染已成为国内外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导致医院感染诸因素中,消毒与灭菌质量为重要因素之一[1].为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进一步了解我地区医疗保健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现状,我们自1995~2000年,对我地区部分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督、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寿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剂学>中增设了“抗氧剂抗氧化作用的观察”实验[1],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中抗氧剂及金属络合剂延缓氧化反应速度的作用,但笔者发现按教材中的方法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断结果严重不符.为此,笔者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并与原教材方法进行对照.
作者:容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采用KD-120C乳腺病电脑综合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院门诊2000年5~12月乳腺增生病例90例,年龄18~50岁,病程3月~10年.表现为不同程度乳房胀痛或乳房扪及肿块,局部触痛感.采用近红外线扫描仪检查,灰阶度Ⅱ以上.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ICU(Inetnsive Care Unit)病人多处于创伤和/或感染的重度应激反应状态,严重创伤和感染导致代谢亢进,从而引起营养状态的迅速恶化,并发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使重症病人病情缓解、病程缩短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对危重病人来说,营养支持是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一个部分.
作者:彭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毒副反应.方法从54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中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常压缺氧两周复制成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后分为:缺氧组:每日继续缺氧6小时;吸入NO组:继续缺氧同时每日吸入40ppm(40/106)NO 1小时,于第8、15、22、29天分别观察肺动脉压力、右心室肥厚指标、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1)缺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升高,右心室肥厚显著(P均<0.01),而吸入NO组肺动脉压降低,右心室肥厚减轻;(2)吸入NO不同时间组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与缺氧组同时间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且吸入NO各时段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均>0.05);(3)光镜下,缺氧组腺泡内肌型肺动脉增多、无肌肺动脉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及吸入N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吸入NO组明显改善三型血管比例失调,阻抑慢性缺氧所造成的腺泡内肺动脉肌化和肌型小动脉中膜增厚,未见明显肺泡水肿、渗出、细胞浸润等NO损伤性改变.结论长期吸入40ppmNO可以减轻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以及肺小血管肌化程度,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曾玉兰;张珍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早产儿是常见高危新生儿,合并症多,而众多的并发症是危及早产儿生存的主要原因[1].做好早产儿早期观察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及早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性58例,女性28例.胎龄小30周,大36周,平均胎龄33.4周;出生体重低1245克,高2350克,平均体重1458克.有高危因素影响,其中宫内窘迫5例,胎膜早破12例,孕母合并妊高症5例,臀位产3例,出生时发生窒息8例,其中重度窒息3例,吸入性综合征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住院天数少6天,长32天.
作者:石耀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由于人体基因突变或缺失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遗传病,常见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其中广西、海南的发生率高达20%(α地贫15%,β地贫5%),治疗上尚无理想的方法,因此预防与监控是降低发生率的有效方法.1 地贫分型和临床表现1998年广西出生缺陷发生率12.8%,其中主要病种是巴氏(Hb-βαrts)综合征,亦称重型α地贫.该型胎儿往往是死胎或孕7~8个月早产、娩出片刻即死亡,同时可导致孕妇发生孕高症,甚至先兆子痛及/或产后大出血;重型β地贫,一般出生后3~6月开始贫血,且日益严重,呈现肤色苍黄,发育滞后,肝、脾肿大,骨骼变形,呈特殊地贫外貌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往往幼年夭折或长期依赖输血维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中间型地贫亦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肝、脾肿大,有些亦需间断输血;轻型地贫,虽无贫血症状,无需治疗,但他携带有地贫的遗传基因,可通过婚育遗传给子孙后代,严重地影响民族人口健康素质.
作者:龙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