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法祥;李水法
肾移植成功的因素有二:一是合理地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的排斥;二是保持受者一定的免疫能力以预防感染的发生[1].我科于1991年开始应用以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药,至1999年底共完成肾移植35例.为降低感染率,术后均进行监护及隔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彦;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科自1999年上半年开始在住院病人中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技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3~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中行静脉留置套管针78例,其中男60例,女18例,年龄21~75岁.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套管针,型号为22G,加肝素帽,套管针的固定运用3M透明敷贴,选择穿剌部位为前臂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1].而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亦是致人群中形成众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阻断母婴HBV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2].近年来,国内外对母婴HBV垂直传播途径及其阻断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观察了40例在安定、羟丁酸钠、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下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16~62岁,体重45~71kg。入室前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麻醉诱导方法: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后依次静注安定0.3mg/kg,羟丁酸钠80mg/kg,芬太尼2.0μg/kg,地塞米松10mg。静注时间为8~10min,同时面罩供氧。然后静注琥珀胆碱100mg,待下颌松弛后,以喉镜暴露声门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操作均在1min内完成,记录插管前1min、插管时、插管后1min、3min、5min监测的SBp、DBp、HR各参数。见表1。
作者:郑自富;沈有良;项炎;梅诗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ACEI类药物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为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我科对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使用科素亚或卡托普利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曾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UK组,分别应用rt-PA和UK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冠脉)总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80.65%和UK组为51.85%;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治疗,冠脉再通率分别为rt-PA组91.18%和UK组67.8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5周住院病死率分别为rt-PA组6.5%和UK组11.1%.结论小剂量(50mg)rt-PA用于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血管再通率高,尤其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rt-PA溶栓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作者:王志男;雷力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以往,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处理上较为棘手,因其易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进一步实践,其处理上多无困难,手术恢复顺利.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手术病员13例,本文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桢;潘洪玲;景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l Hypoic-isehemil encephalopathy,HIE)是一种由于新生儿窒息致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目前已成为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疾病,它所引起的脑损伤病死率及后遗症率在各地报道相差甚大[1].CT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脑水肿及合并颅内出血诊断率在90%以上[2],但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和其血供方向结合进行分析的文献尚少.本文总结51例HIE,将二者结合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廖锦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er Speciffic Growth Factor,TSGF)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具有恶性肿瘤特异性[1].我们采用新的TSGF诊断试剂对92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及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进行检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实验对象恶性肿瘤组血清标本来自本院住院病人,经临床病理确诊,并未经过任何治疗,其中肝癌37例,肺癌12例,胃癌14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25~67岁.非恶性肿瘤组29例(包括子宫肌瘤、血管瘤、甲状腺瘤、良性乳腺肿块、胃炎、阑尾炎等),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21~65岁.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体检人群,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无心、肺等疾病.
作者:林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近年来采用桂林兴达光电仪器厂生产的XD-ⅢA辐射血稀生物平衡治疗仪开展等容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脑梗塞3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血稀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5~77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2~75岁.两组均为住院患者,治疗前年龄、病程、神经功能缺损平均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陆佳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目前临床上仍较常见,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我院神经内科1996~2000年共收治结脑6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13~73岁,职业:农民32例,工人18例,学生和干部分别为8例和4例.病后7~20天以上就医.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别.
作者:王四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肿胀,大部分合并急性硬膜下出血或硬膜外血肿或脑挫伤,部分则单独存在,临床较为常见.我科自1996年8月~2001年2月,共收治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68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鹏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9~2000年本人参加了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在对柳州、河池地市的21家二级综合医院进行等级评审过程中,发现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贮存及无害化处理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谈谈个人的看法及建议.
作者:陈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目的是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收集、核实和记录,以识别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有计划、正确的护理,整个护理程序是否有效全看评估的结果[1].作者对我院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的63例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评估的得失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蒋春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我科应用气囊导尿管的患者200余例,无尿道损伤情况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人准备留置导尿管前首先向病人解释,说明留置导尿的必要性,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使病人消除顾虑,主动配合治疗.2 尿管的准备选择光滑、粗细适宜的气囊导尿管,如为前列腺肥大的男性患者,应选用前列腺气囊导尿管.插管前不但要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同时还要检查气囊和注气管是否通畅,有无破漏情况,注气和放气时顺利.检查方法:检查过程应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首先,将注射器乳头旋转插入注气管阀内,注入15~30ml的气体或液体,感觉有无注气困难,注气后即将注射器旋转拔出,观察气囊和注气管有无破漏情况.如无异常,再次将注射器乳头旋转插入注气管阀内放出气体,观察放气情况.
作者:邢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为尽早恢复血运,以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达到限制AMI范围的终目的,尽量保护心室功能.我科1997年6月~2001年5月应用尿激酶治疗有合并症的AMI患者5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院1997年6月至2001年5月对103例AM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为二组: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组(Ⅰ组)和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组(Ⅱ组).两组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见表1.
作者:张林潮;庞媛尹;卓柳安;银剑斌;杨进;韦红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检测性激素受体水平对肿瘤的监测、鉴别良恶性病变、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1].本文综合近年有关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在消化系肿瘤表达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食管癌和胆囊癌有研究表明[2],食管癌、胃癌、大肠癌性激素受体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阳性率与肿瘤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统计学显著性,Jung[3]等亦有相似报道.李永国等研究表明[4],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的重要标记物.
作者:胡虞乾;邓水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对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者在第三产程采用卡孕栓直肠给药以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1999年3月~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而不同程度的运用宫缩素,经阴道分娩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及对照组(B)各43例,全组产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4.5岁,孕周37~41+2周,二组年龄、孕周、产次、病种分类及例数、新生儿体重等条件基本相似.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10年瑞典医生Jacobaeus首先将腹腔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90年的历史,并由早期单纯用于诊断拓展为现代诊治并重、多学科发展的水平.70年代末开始引进我国,在胸外科、腹部外科、妇科应用较多,尤其在妇科方面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治,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肿物、异位妊娠及早期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和广泛切除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失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就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临床治疗牙病过程中,有些感染的根尖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痛苦不已,作者对根尖感染者采用替硝唑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患者172例213颗患牙,经3年的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2.4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随机抽取1996年门诊病例172例,年龄16~68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104例,前牙97颗,尖牙50颗,双尖牙40颗,磨牙26颗.其中根尖周炎伴根尖窦道32颗,牙髓炎、牙龈坏死153颗,外伤不能保存活髓者28颗.
作者:张伟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